黎惠純
摘 要:山區留守兒童問題一直以來得到了很大的關注,他們由于缺乏父母足夠的關愛而孤僻寡言和學習成績下降,逐步發展為待進生。留守兒童待進生的轉化是教育全面發展的要求,也是一項任務艱巨需要長期堅持的工作,提出了相關措施,希望對廣大教育者有所幫助。
關鍵詞:留守兒童;待進生;轉化;因材施教;愛心教育
山區留守兒童待進生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他們在思想、行為、成績和道德上都表現得比較差,很多有厭學情緒的產生。待進生的轉化,是我們教育面向全體學生,公平和公正的體現,對待進生進行教育轉化為他們創造一個美好的人生和未來。待進生的轉化有著很大的意義,對個人,有利于培養學生成為心理健康,積極樂觀的人;對教師,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減少輟學學生的數量;對社會,待進生轉化是教育公平性的體現,有利于營造公平教育的社會氛圍。在我國高度發展的今天,山區留守兒童問題仍然需要很好的解決,家長為了生計外出謀生,孩子沒有得到陪伴和足夠的關愛,無法像同齡人一樣健康快樂地成長。因此,山區教師要積極探索有效教學措施,讓留守兒童待進生重新點燃學習的熱情,立志成為國家有用的人才。
一、愛心轉化是前提,架起心靈的橋梁
作為老師,成功的教育對他們來講不僅僅是出色的教學成績,還應該包括從心底里關愛學生勇于走進學生的生活中,急學生所急,想學生所想,用一顆愛心愛護和關心學生,尊重和理解學生的想法,樂于與學生交流和溝通。愛心和教學一直都是互相伴隨的,教師對學生真正的關愛會在學生心中滋生愛的種子,有利于學生重燃對生活的希望。留守兒童待進生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自卑又極度敏感,教師必須用深切和真誠的愛來感化他們,要知道教師的愛是打開學生心門的鑰匙,也是幫助待進生走出當前困境的有效途徑。在教育過程中,要用溫暖和關懷來表達對待進生的關注,引導他們持續進步。
例如,教師進行充滿愛心的教育方式,可以激起待進生心中變得優秀的愿望。面對班級中的待進生,教師要實地家訪熟知學生的具體情況,從內心中產生對學生真正的關懷和教育愿望。待進生是比較可憐的一個特殊群體,遠離父母的他們很難得到愛意,教師要適時扮演這一角色,用愛來打開他們的心門。記得我們班的待進生賴xx,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一年都回不了兩次家。我利用賴xx的生日,帶上班里的一部分學生和他慶祝生日,讓賴xx很受感動。讓賴xx從內心感受到大家對他的愛。在學習中,面對待進生的困惑可以多次講授,適當對待進生降低標準來引導他們體驗成功;在生活中,關心學生的情感,及時排解他們的困惑與不解,用愛呼喚他們心中對美好的向往。愛心是溝通的前提,如果教師真的從心底來關心愛護待進生,他們一定會進步。
二、恒心轉化是關鍵,作出不懈的努力
留守兒童待進生的轉化是一個艱巨的過程,需要教師長時間付出努力和汗水,付出巨大的耐心和恒心來引導他們重回學習的正途。在待進生學習和轉化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是很正常的,像思想不端正,行為不得體,態度不夠好等,作為教師要合理看待他們的問題,耐心分析出現反復的原因,采取合理的手段來解決。對待進生的轉化教育,教師要有恒心和信心,要相信學生經過努力會變好,要相信自己經過付出會有收獲,不斷為待進生進行思想和行為教育,在他們表現不好的時候進行鼓勵,在他們表現進步的時候大力表揚。教師是待進生轉化教育的核心,需要教師付出持之以恒的努力。
例如,在待進生教育和轉化的過程中,教師要用耐心面對其中發生的諸多問題,切不可因為一時的激昂就放棄了每一個待進生,記得我們班有個學生叫姚x,作為一個典型的待進生,剛到班里報到時,擺著一副自高自大的樣子。但是,經過幾次與他推心置腹的交流,他明白了老師對他的關心和誠心的幫助,他漸漸地改變了原來的作風,學習也有了明顯的進步,學習更加認真,生活習慣和上進心都增強了。教師必須用恒心和耐心再次引導學生變得優秀和自律,不因為學生不夠好而放棄他。教師在待進生教育轉化中扮演著一個核心的角色,他們直接決定了留守兒童待進生能否變得更加努力和積極轉變。
三、激勵轉化是手段,樹立學習的信心
待進生存在著諸多的問題,但是他們身上仍然有閃光的部分,仍然渴望得到老師和同學的尊重和鼓勵。作為教師,應該尊重每一位學生尤其是待進生,用智慧的眼睛來發現他們的潛力,讓待進生在成就感獲得的過程中不斷進步,實現轉化。在待進生取得進步的時候,教師要給予肯定和鼓勵,衷心祝賀他們的進步,促使他們將學優秀作優秀的風氣堅持下去。對待進生轉化過程中的教學任務要循序漸進,周密考慮他們能否接受和完成,引導他們在每一步的進展中都能獲得滿滿的成就感。鼓勵教育可以產生巨大的動力,引導待進生在學習生活中不斷激發積極性,在尊重和愛心的感召下得到學習和生活的信心,與過去不努力的自己告別。
例如,鼓勵式教育是不斷引導待進生進步的必要手段。待進生敏感的學習態度需要用鼓勵的語言來保護,用激勵手段來不斷引導他們去成長。在他們取得一定程度的進步后,及時的鼓勵會讓他們激發莫大的動力,去跟過去的自己說再見,去擁抱更好的自己,去構建更美好的明天。
總而言之,山區留守兒童待進生的轉化教育是一個在努力中不斷創新的教育體現,在這個過程中,以人為本和愛心教育得到了淋漓盡致地體現,突出了教育的公平和平等。用愛心架起溝通的橋梁,用努力關懷每一個學生,實現教育的真正內涵。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