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會
摘 要:探究式教學法主要強調的是在日常教學活動設計組織中,為學生提供本節課教學主題的相關案例,讓學生基于自主閱讀、合作討論等方式得到最終答案,以此來促進學生綜合學習能力的不斷提升。而實驗探究在初中化學課堂教學中的科學引用,不僅有助于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也能夠為學生化學綜合素養的進一步發展創造良好條件。
關鍵詞:初中化學;實驗探究;應用策略
初中化學作為應用性較強的一門自然學科,不僅有助于學生科學意識的培養,也能夠促進其自主學習能力、實踐操作能力的不斷提升。作為初中化學教學的關鍵組成部分,實驗教學活動的有效組織,既有助于學生化學學習興趣與效果的全面提升,也能夠發揮出優化教學內容與成果的積極作用。因此,對于實驗探究在初中化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其教師應給予足夠重視,結合不同階段的教育培養目標,探索出更科學新穎的應用策略方法。
一、優化實驗方法,增強實驗趣味性
初中生往往都具有較強的好奇心,對一切新鮮陌生事物都存在強烈的好奇心。對此,其教師在組織實驗探究活動過程中應給予充分考慮,不斷豐富實驗方法,促進實驗教學趣味性的不斷增強,吸引更多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其中。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從不同角度入手,多方面變化實驗原理,并確保實驗最終可以獲得相同的結果,促進學生化學探究意識的不斷增強,真正感受到化學知識的魅力,促進授課水平的不斷提升[1]。
例如:某教師在組織學生開展“氧氣制取”的實驗過程中,就可以先將引用高錳酸鉀制氧氣的過程展示給學生,讓學生認真觀察教師每一步的具體操作,以此來吸引更多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各項實驗探究活動。在教師完成氧氣制作之后,可以將學生合理劃分成幾個小組,然后鼓勵各小組引用不同的方式來完成氧氣制取,如使用雙氧水與二氧化錳制取氧氣等等。引用不同的實驗方式來獲得相同的實驗結果,這樣不僅有助于增強化學實驗教學的趣味性,也能夠為學生主觀能動性的充分發揮創造良好條件,促進其學習效果與效率的大幅度提升。
二、結合實際生活,豐富化學實驗內容
初中化學教材中有很多知識都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有著密切聯系,對此,為了不斷加強化學教學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讓學生對所學知識產生透徹理解,且能夠將所學知識準確、靈活地應用到解決實際問題當中,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尋找實際生活中蘊含的化學知識,懂得從生活角度來進行化學實驗探究活動的精心設計,這樣既有助于學生化學學習興趣、效果的全面提升,也能夠促進化學實驗探究教學水平的不斷提升[2]。
例如:某教師就將去除衣服上的汗漬作為課堂實驗的主體,讓學生以小組合作探究的形式來分析其汗漬要怎樣有效地去除,若引用化學方面的方式來去除該怎樣做。在各小組思考探究之后,為各小組提供事先準備好的衣服放在鹽水中浸泡,浸泡一段時間后,讓學生引用肥皂進行清洗,在此過程中學生可以發現衣服上的汗漬很容易就被清洗掉了,此時,很多學生都產生了強烈的好奇心與求知欲,且對這種現象十分不解。在此基礎上,該教師又引導各小組學生,引用相關的化學試劑來進行汗漬去除劑的制作,這樣既有助于增加整個實驗探究過程中的趣味性,吸引更多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其中,也能夠使其在制作、實驗中獲得極大的成就感,真正感受到學習化學知識的價值與樂趣,在今后的化學教學中,積極主動地配合教師開展各項探究活動,為化學教學效果與效率的大幅度提升奠定堅實基礎,也能夠為學生化學綜合素養、應用能力的科學培養與不斷提升提供有力支持。對此,廣大化學教師應給予足夠重視,在實際授課中不斷加強化學教學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
三、引用多媒體技術,優化實驗探究過程
在信息時代高速發展的背景下,多媒體技術在教育領域的引用也越來越廣泛。對此。高中化學教師應給予足夠重視,科學引用多媒體技術來進行實驗過程的展示,在活躍課堂教學氛圍的同時,也能夠將相關知識與整個實驗過程更生動、直觀地展示給學生,再加上音樂、場景的搭配,讓學生對實驗的意義有更深刻的感受,促進實驗探究水平的不斷提升,也能夠將多媒體技術的優勢特點充分發揮出來。
例如:某教師在組織學生開展“氫氣燃燒”方面的實驗探究活動時,就引用了多媒體技術,為學生播放了氫氣燃燒視頻的播放,讓學生對其具體燃燒過程有更直觀的感受,對其中淡藍色的火焰進行認真觀看,促進實驗形象性的不斷提升,進一步優化實驗探究過程[3]。在全面激發學生好奇心、探究欲望之后,該教師又為學生播放了一些氫氣裝置爆炸的場景視頻,這樣不僅有助于學生各種感官的激發,學生也能夠在觀看中對相關化學知識的奇妙之處有更深刻的感受,進而對接下來的化學實驗探究活動產生濃厚興趣,積極主動參與其中,取得更理想的實驗教學成果。
綜上所述,廣大化學教師應充分認識到,在初中化學課堂教學中科學引用實驗探究教學法,不論是對學生學習參與積極性的全面調動,還是對授課內容、方法與成果的進一步優化都具有重要意義。對此,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應整合現有資源與條件,結合學生不同階段的認知發展特點,科學設計實驗探究活動,吸引更多學生全身心投入其中,進而獲得更理想的教學成果。
參考文獻:
[1]徐敏.數字化實驗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以《二氧化碳的釋放與吸收》一課為例[J].教育研究與評論(中學教育教學),2018(10):92-96.
[2]許逸群,林建芬.SOLO分類理論在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以“粗鹽中難溶性雜質的去除”為例[J].教育與裝備研究,2018,34(8):27-30.
[3]張軍.交互式電子白板在初中化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