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吉偉
【摘要】將互動反饋技術應用到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活動中,要求教師可以針對傳統課堂教學模式弊端,做出創新和突破,轉變低效教學的現狀,為小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培養提供契機。互動反饋技術在小學數學學科教學中的應用使教師能夠借助技術手段獲得學生的學習情況反饋,這對教學策略調整起到了參考作用。筆者將在文中分析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應用互動反饋技術的有效辦法,供各位同仁參考。
【關鍵詞】互動教學反饋系統;小學數學教學;反饋技術
課堂教學是教與學的信息傳遞與反饋的過程。教師在指導教學活動的過程中,一般是按照教學計劃進行信息輸出,學生接受信息。我們在這個過程中,為了優化信息反饋效果,就將互動反饋技術應用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實現教學方法的靈活應用,對課堂教學模式的和諧發展具有積極意義。下面筆者就利用互動反饋技術,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實效性這一方面談談自己的體會。
一、利用互動反饋技術為教師的教學策略調整提供參考
教學活動是面向全體學生的,但是不同學生在個性、思維能力以及學習潛力等因素上都有差異,因此教師要關注教學反饋,及時了解和掌握學生的知識學習狀況,并依據反饋信息調整教學方案和策略,旨在促進學科教學質量的提升[1]。如在“分數的基本性質”的內容教學中,我就為學生設計了教學情境:中秋節,李奶奶的三個孫子都來陪她過節,奶奶很是高興,在分月餅的環節,奶奶說小利年紀最大是哥哥,于是就分給他整個月餅的1/3,然后是老二小明,奶奶將月餅的2/6分給他,最后是老三花花,奶奶說將月餅的3/9給她,這時候老二撅起嘴說,奶奶您偏心,小利卻笑了起來。你們覺得奶奶公平嗎?選項:A.公平 B.不公平 C.無法判斷。學生們結合自己的認知,選擇自己認為正確的選項,然后我統計學生的選項。全班有48%的學生選擇A選項,35%的學生選擇B選項,17%的學生選擇C選項,可見有一半以上的學生不能根據分數的基本性質來進行判斷。這時候,我就需要結合學生的知識薄弱點,有針對性地講解分數的基本性質。
二、靈活多樣的教法,讓數學課堂精彩紛呈
為了提升課堂教學活動的趣味性和有效性,我們在設計互動反饋教學的過程中,要注意教學方法應用的有效性和靈活性,這就要求教師在設計教學課件的過程中,可以科學設計和安排互動教學反饋系統,互動教學反饋系統的功能主要有:應答測試、搶答游戲、淘汰比賽、投票選舉、問卷調查、打分評選、口頭出題、電子舉手(搶權發言)、點名考勤等[2]。我們要結合具體的教學需求靈活選擇和應用這些功能。如在“長方體與正方體”的教學過程中,我利用這些功能完成了課堂教學任務,還將其引入學生的知識復習環節,幫助學生鞏固知識點。緊接著我利用長方體與正方體的變形題目引導學生開展競賽搶答,包括求長方體與正方體的四個面或五個面的總面積(表面積的知識點的變形),包裝禮盒中求包裝帶的長度(棱長總和的知識點)等。結合學生的解題結果,我還了解到了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這樣的課程教學活動很好地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三、針對重難點進行突破
重難點突破是各個學科教學都需要關注的重要環節,我們也可以利用互動反饋教學系統進行重難點突破。例如在“小數的大小比較”教學中,我將這節課的教學難點評估為“小數的大小比較與數位的多少無關”,很多學生由于在整數學習過程中固化了思維,客觀認為小數也是位數越多則數字越大。為了打破這樣的負遷移,我在互動反饋系統中設計了兩個接點,如圖所示。
我們在反饋系統中可以發現,題1大多數學生都能夠正確選擇答案,并說明理由。但是在題2的答題反饋中,我們可以發現題目的正確率不高,依據這樣的反饋我讓學生結合題2進行合作探究學習,之后利用IRS進行二次反饋,將題2中的5改成3,這一次的反饋結果顯示,大部分學生選擇了正確答案D,但還是有少部分學生出現了錯誤,我就讓選擇答案D的學生在后續的練習中指導選錯答案的學生,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四、結語
互動反饋教學技術的應用為小學數學學科教學質量提升提供了助力,教師的教學負擔得以減輕,小學生能夠獲得更有針對性和高效性的教學服務。課堂教學是教與學的信息傳遞與反饋的過程,如果教師和學生能夠建立和諧的互動關系,這對課堂教學質量提升就具有積極的意義。但是在互動反饋教學技術應用過程中,我們還是需要緊密結合學科的教學需求,開展更深層次的教學研究。
【參考文獻】
[1]徐燕.基于交互式電子白板的?互動反饋課堂——以初中數學課堂為例[J].數理化學習,2014,12(08):154-155.
[2]馬勛雕.交互式電子白板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