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分層教學是順應新課改新要求下誕生的一種新的教學方法。經實踐證明,分層教學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的運用,既能營造良好教學氛圍,還能推動學生全面發展,進而達到優化整體目標。但同時,分層教學法在高中體育教學的應用效果并不樂觀,影響著課堂教學效率及學生整體進步發展。鑒于此,本文就結合自身教學實踐,談談初中英語分層教學實踐中出現的問題及對策,旨在為相關教學活動開展提供可參考價值。
關鍵詞:高中體育;分層教學;教學實踐
經過多年教學實踐得知,將分層教學應用到高中體育教學對學生學習、教師教學均有重要作用。對學生而言,可讓學生找到適合自身學習的學習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增強課堂參與度。對教師而言,可優化課堂教學結構,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那么,如何科學、有效地將分層教學應用于課堂實踐,是當前廣大教學工作者研究的核心問題。為此,本文就結合高中體育教學,提出了以下幾點策略與注意事項,以期更好地推動高中體育教學,提升學生全面發展。
一、
分層教學法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的實施策略
(一) 科學分層,明確目標
在分層教學模式下,高中體育教學要想得到有效性發展,體育教師最先應該做的就是科學分層、明確目標。具體而言,在日常教學實踐中,體育教師應根據學生身體素質、學習能力、興趣愛好等多方面進行層次劃分,因材施教,讓每個學生都能明確自身運動鍛煉目標,進而起到嚴格體育教學環境、激發學生運動潛能作用。以100米短跑訓練為例,我們可以以時間標準進行科學劃分,以期讓全班同學在運動過程中收獲不同的快樂。以男生來說,可以要求男生在20-23秒內跑完;以女生來說,可以要求女生在23-26秒內跑完。久而久之,一方面因為結合科學的運動安排,逐步提升學生身體素質;另一方面運動目標的引導增強學生體育鍛煉效果,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
(二) 因材施教,擇優選拔
在素質教育不斷深化的今天,因材施教、擇優選拔是新課程改革的主要內容之一。為順應新課程改革教學內容,作為一線體育教師就要對全班學生進行詳細了解,在掌握學生學情基礎上再科學劃分,進而在日常教學實踐中為國家發現、培養及選拔體育優秀人才。為此,這就要求體育教師在體育教學中做到因材施教、擇優選拔。具體而言,體育人才在日常課堂中的表現并無法展示其自身某一項才能,這就要求體育教師能夠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對學生開展評價,進而找出適合學生訓練的體育項目,以期提升學生體育技能,樹立正確體育運動觀,讓學生充分發揮自身體育才能,促使學生得到更進一步發展。
(三) 普遍培養,分層訓練
經實踐得知,在高中體育教學中,個別教師因基于分層教學基本理念,對學生進行差異化教學時著重對具有體育潛能的學生進行重點培養,從而導致剩下的學生無人看管,無法得到更加科學化的體育指導。如對個別學生“開小灶”,讓其他學生在自由活動中“放羊”,這樣不僅不利于對學生體育素養的提升,對體育潛力的開發,還會降低學生學習興趣,進而拉低整個體育課堂教學效果。鑒于此,這就要求高中體育教師應轉變教學觀念,對分層教學進行更深入了解,實行“普遍培養、分層訓練”教學模式。如對于擁有更多體育潛能的學生,為其提供更廣闊的發展空間,使學生得到更好發展;對于其他學生則提供豐富多樣的體育運動項目,以充分展示分層教學效果,促使學生共同進步發展。
(四) 科學引導,穩步提升
根據國家體育教學標準要求,體育教師要善于結合運動項目標準將學生分層,并結合學生差異性特點確定不同教學方法,讓學生在具體實踐中循序漸進地提升。例如,在仰臥起坐教學中,體育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實際訓練情況開展教學,制定不同層次學生的運動指標,并讓學生在不同層次中感受集體鼓勵與引導,如針對處于C層(運動技能較弱)的學生,可以著重交給學生運動技巧,即兩腿并攏屈膝,兩手抱頭后,同伴壓著腳面。兩手抱頭收腹低頭成坐姿,兩肘出膝,然后還原成預備姿勢,繼續練習。這樣一來,不僅能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親切,還能讓學生在不斷努力中完成訓練,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
二、
分層教學法在高中體育教學中運用注意事項
分層教學法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的運用,雖具有多重優勢,但仍需要教師注意以下問題,避免出現教學效果不佳等問題的出現。一方面,在實行分層教學中,教師應盡可能地考慮周全,不能偏重就輕,否則就會影響學生訓練興趣。為此,這就要求教師應全面掌握學生學情科學分層,為接下來的教學做好準備。另一方面,分層教學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的運用,還要結合學生身體素質及學習能力進行分層。如若教師仍沿用之前傳統的體育教學方法,不僅不會激發基礎較好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還會在一定程度上挫敗基礎較差學生的體育學習自信心。所以,作為新時代背景下的高中體育教師,應做到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盡可能地將分層次教學法運用的科學合理。
綜上所述,分層教學法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的運用,對學生學習、教師教學有重要幫助作用。對學生而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增強學生課堂參與度,提升學生訓練質量。對教師而言,優化課堂教學結構,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為此,本文主要從以上四小點進行的探究分析,旨在更好地開展體育教學,推動學生更好地發展,促進整體學生的體育成績有效提高。
參考文獻:
[1]曹玉晗.新課標下高中體育教學模式初探[J].當代體育科技,2018(28):8-9.
[2]劉江平.高中體育教學中的多元化教學模式[J].課程教育研究,2018(18):203-204.
[3]羅海輝,董翠英.分類教學模式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的運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8,4(8):222+224.
作者簡介:
江柳,福建省龍巖市,福建省長汀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