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志芳
摘 要: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發展,對于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斷提升,不僅需要人才具有專業的知識和技能,同時還需要具備一定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當中也明確指出教師應當引導學生積極地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讓學生不斷地探索適合自己的高中數學學習方法,形成數學思維。基于此,主要對高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進行了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創新思維;高中數學;課堂教學
在高中數學學習的過程中很多學生會遇到很多的苦難,有些學生會很快地適應高中數學學習的模式,找到問題解決的方法,使自己快速地進入良性發展的軌道。但是有的學生卻因為思維方式的局限性,導致數學學習的效果不佳。因此,針對這樣的現象,高中數學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應當積極轉變以學生成績為主的教學觀念,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幫助學生突破思維的局限,提升學生數學學習的水平。
一、高中數學教學中創新思維缺失的成因分析
1.數學課程選擇性較少
目前我國的高中數學課程內容和知識結構比較統一,雖然大多數的教學內容都能夠面向全體學生,但是卻沒有充分考慮到學生個體的差異性,進而無法很好地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的需求。并且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只注重對基礎知識和技能的傳授,而忽視了將數學知識和學生的實際生活進行聯系,這非常不利于學生的創造意識和應用意識的發展。
2.課堂教學主體的缺失
由于我國長期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很多教師的教學活動都是圍繞高考開展的,一直沿用傳統的單向傳輸知識的教學模式,用講授指導來替代與學生互動交流的過程,嚴重忽視學生主動學習能力和創造性學習能力的發展[1]。實際上,只有通過學生自身去觀察、發現、驗證、歸納和總結等探究活動而獲得數學經驗和知識的過程才是最有利于學生各方面能力發展的。
3.教學評價缺乏科學性
目前很多教師只以學習成績作為衡量學生的唯一標準,這樣的評價標準使教育更加功利化,同時也加重了學生所背負的學業壓力和精神負擔。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為了提升學生的數學成績,經常會采取題海戰術,通過大量重復的訓練來讓學生機械式地記憶數學問題的解決思路和方法,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會嚴重阻礙學生探索精神和創新思維的發展。
二、高中數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策略
1.將課程資源進行整合
在目前的高中數學教學中,很多教師的教學活動都存在唯教材是綱的現象,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照搬教材,不去對教學資源進行深入的挖掘,從而嚴重影響到數學教學的效果,同時也不利于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2]。因此,教師必須轉變這一現狀,對教材資源進行深入的挖掘,并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對教材進行重組和加工。比如:教師可以通過對知識產生的背景和發展的過程進行介紹和講解,以此來增強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感知和理解,激發學生對知識的探究欲望。例如:在對“等差數列的前n項和”這一數學內容進行教學時,教師就可以為學生介紹著名數學家高斯求和的故事,并引導學生對等差數列的第n項與倒數第n項的和等于首項與末項和的規律。以此來幫助學生了解這一知識的來龍去脈,增強學生對這一知識的理解,并且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培養和提升學生的創新思維。
2.充分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
教師的創造性思維是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關鍵,一個缺乏創造性思維的教師是無法培養出具有創新思維的學生的。因此,教師應當對自身的教學行為進行反思,并不斷地提升自身的創新思維,對教學過程進行優化,充分地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鼓勵學生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保持好奇心和懷疑的態度,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和思考問題。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加強對學生思考的關注,根據教學內容為學生創設相應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對數學問題中隱性的條件進行深入的挖掘,幫助學生找尋出隱藏在數學問題背后的數學知識[3]。另外,教師還應當摒棄以自己的思維來代替學生思維的做法,在課堂教學中,應當要留下充足的時間讓學生進行獨立思考,從而鍛煉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此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應當注重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活動來提升學生的觀察、分析和概括等解決問題的思維能力。例如:在對“排列”這一數學內容進行教學時,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開展排隊、抽卡片和排課表等教學活動,從而有效地培養學生思維的多元性和靈活性。
3.建立科學的教學評價體系
教學評價是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環節,一個科學的教學評價體系能夠對學生產生診斷、調控和激勵的作用,引導學生抓住問題的內在聯系,挖掘問題當中的隱藏條件,尋求有效的解題策略,進而提升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深刻性[3]。因此,教師應當改變傳統的以學習成績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的做法,要多注重對學生解題思路和方法的評價,多鼓勵學生進行獨立思考,讓學生能夠從多角度和多層次去觀察和分析問題,不要盲目地跟從,發現問題要及時糾正,從而有效開拓學生的思路。同時教師還需要對學生的想象力、好奇心和挑戰性等進行評價,從而有效促進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
綜上所述,在高中數學教學中要想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那么教師就必須改變以往的難、繁的教學內容,減少對教材的依賴,減輕學生的學業負擔,積極地引導學生對數學問題進行思考,并通過動手實踐和自主探究獲得相應的數學知識,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余開永.基于創新思維培養的高中數學教學探析[J].成才之路,2013(28):85.
[2]楊捍軍.基于創新思維的高中數學教學模式探討[J].教師,2013(3):71.
[3]徐岳燦.淺談基于創新思維培育的高中數學校本教學綱要[J].創新人才教育,2015(3):21-23.
編輯 劉瑞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