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蓬勃
摘 要:進入21世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歐美等發達國家為了適應全球化發展,相繼在教育領域提出了核心素養的教學模型。在2016年,教育部正式發布了核心素養的官方文件,由此,高中化學教師展開了研究化學學科核心素養的高潮,高中化學教學也向著培養學生化學核心素養的方向發展,著力提升高中生的綜合素養。
關鍵詞:高中化學;核心素養;高效課堂
化學是一門基礎兼應用型的自然學科,但目前課堂教學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之處。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教師注重培養學生的知識,忽略了其能力的提升,缺乏對新課改教學目標的評價。此外,化學教師受到了來自高考的巨大壓力,課堂教學注重提升學生的應試水平,忽略了核心素養的培養。面對以上種種難題,筆者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探討,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創設情境,開展教學
高中化學教材內容較為抽象,學生在學習中一旦失去學習興趣就很難跟上學習節奏。在化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在開始講課時不妨從生活現象入手,引導學生運用生活經驗來理解化學概念,提升學習興趣,培養他們的化學核心素養。化學是一門應用學科,生活中有很多現象與化學密切相關,學生通過生活情境能夠快速進入課堂學習狀態,有效提升自身的化學學習效率,從內心對化學知識產生一種認同感。
如,在講解“油脂”時,筆者給學生展示了裝有花生油的油桶、紅燒肉等圖片,說道:“同學們,一聽到油脂班里的女生會說我不吃有油脂的東西,會變胖。其實適度攝入油脂并不會變胖,反而對身體器官有保護作用?!本o接著,筆者還播放了一段視頻,在一個酒類的廣告中,出現了“陳年醬香”的畫面,這大大引起了班里男生的興趣,問道:“同學們,我們經??吹骄频膹V告,大家有沒有思考過為什么酒會越存越香呢?”大家紛紛開始探討,但始終不得要領。筆者說道:“同學們,這個問題涉及我們今天要講的內容,即——脂”生活化的問題情境能夠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促使他們基于自身核心素養來解決問題,引導其開展科學探究,從而更好地落實化學核心素養教學。
二、圍繞核心,提升素養
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核心內容是本節課教學的關鍵,也是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所在。借助于核心內容教學,教師能帶領學生從紛亂復雜的現象、概念、定理中跳出來,從更高的角度看待化學知識。而化學核心素養教學應用圍繞化學學科的核心內容展開教學,促使教學重心向能力培養轉移,引導學生的學習重心由對知識的記憶轉向對核心概念的理解和應用,從而有效提升他們的化學核心素養,幫助其鞏固課堂所學。
在講解“醛”這一部分內容時,學生在上一節課中已經初步了解了乙醇的組成、結構和性質,具備了一定的知識基礎。在此基礎上,筆者確定了本節課的教學核心為醛的氧化反應與還原反應,著力于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筆者通過“為什么有的人喝一點酒就會面紅耳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講完乙醛的結構、物理性質后,筆者指出本節課的重點是乙醛的化學性質,要求學生分組完成實驗后回答預設的問題,學生小組合作完成實驗來記錄現象,同時派出小組代表來描述實驗步驟,得到實驗結論。同時,筆者還會播放乙醛與Cu(OH)2的反應視頻,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變化與平衡思想、證據推理與模型認知能力,促使他們從更高的角度認識到本節課重點。在課程的最后,筆者帶領學生分析化學實驗現象,把握教材本質,有效培養他們的化學核心素養。核心內容統領下的高中化學教學有助于學生知識體系的構建。
三、開展探究,培養能力
一個人的創新研究能力關系到未來社會的生存?;瘜W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因此,學生的探究能力非常重要。在探究過程中,學生能夠全方位提升自己的化學核心素養,形成創新意識。在化學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幫助他們有效提升自身的化學核心素養。
在講解“糖類”時,筆者在講解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進行實驗,要求他們完成葡萄糖溶解實驗。學生以小組形式進行討論,自主設計實驗方案,親自動手完成實驗設計,通過表格記錄分析實驗現象,得到實驗推理。通過實驗,學生有效鍛煉了化學思維,形成了實驗探究意識,提升了自身創新能力。在完成實驗后,筆者帶領學生學習了葡萄糖的化學性質,探討葡萄糖的用途及原料。此時,筆者順勢帶領學生學習蔗糖和麥芽糖,在了解物理性質后,要求他們設計二者化學性質的對比實驗,記錄相關現象,從而進行解釋。學生根據實驗分別找到了蔗糖、麥芽糖與葡萄糖的區別,從而學會了相關內容。
總之,高中化學教師要重視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從創設情境、注重核心內容、開展探究教學等角度落實核心素養教學,有效提升課堂教學的質量,發展他們的化學思維能力,促使每個人在化學學習中都有所收益,形成終身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陳新華.基于化學核心素養的學習情境創設[J].課程教學研究,2017(12).
[2]尹滄浪.分析學科核心視域下高中化學教學[J].課程教育研究,2017(11).
編輯 李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