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吉燕
摘 要:在小學數學教學中,主要的對象有兩方面,分別是數與形。這兩部分內容也是小學數學教學思想的核心內容。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數形結合的思想,可以將抽象數學概念變得直觀化,將數量之間的關系變得更加形象化。教師需要學會利用數形結合的方法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加強小學數學各類知識的聯系,從而促進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的提升。
關鍵詞:小學數學;數形結合;教學應用
數形是整個小學數學教學階段的主線,同時也是小學數學教學核心所在。因此對于小學數學教師而言,需要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進一步實現數形之間相互轉化與結合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在學會使用科學的方法加深對數學思想的理解,提升學生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一、數形結合思想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意義
(一)有利于抽象數學概念直觀化
學習的重點在于學習者根據自身需求以及所具備的學習經驗而開展主動學習的活動。在開展小學教學活動時,由于小學生自身的學習能力有限,無法對數學專業思想與規律有明確的認知。因此需要小學教師使用數形結合的教學思想,為學生構建直觀的數學知識教學體系,引導學生開展知識導入、概念構建、問題解決等諸多學習活動,幫助學生實現解題思考與過程的進一步清晰化,最終保證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有所收獲。
(二)有助于揭示數量之間的關系
“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代表的是數學思想、數學規律、數學法則;“形”則代表的是幾何圖形、位置關系等。而數形結合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出現的情形主要有:借助“數”的精準性來實現與“形”相關數學思想、數學規律、數學法則的闡釋,將抽象化的數學知識實現了量化;還有一種表現形式則是借助“形”的形象化和模型化來對數學專業知識與技能進行具象化處理,這對于學生加深對數學概念和數量關系的理解很有幫助。
二、數形結合思想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利用數形結合,加深學生理解
對于數學課題而言,理解是關鍵。在開展小學數學教學過程時,教師所講授的內容不應該局限于專業知識的灌輸以及數學習題的聯系,還應該注重對學生數學理論體系框架的構建以及相關數學知識技能的完善上。評價小學數學課成功的重要標志就是學生數學思維能力是否獲得提升。教師采用數形結合的教學方法可以將抽象化的數學概念變得直觀,從而加深學生對相關數學知識的理解與掌握程度。比如說在講授兩位數的加減法課堂內容時,教師可以選擇使用實物來向學生演示兩位數加減的概念,激發學生對數學知識學習的興趣,從而更好地將其運用到生活中。
(二)利用數形結合,加深學生理解
小學生由于自身的知識儲備量較少,無法運用充足的理論與學習體驗對所學到的數學知識進行理解。因此這也就需要教師采取切實有效的教學方法來為學生講解課程內容,尤其是對一些抽象的數學概念,教師應加深學生的體會,利用數形結合的教學方法,推動數學課堂教學體系的構建以及學生發散思維能力的提升。比如說在講授面積和面積單位的課程內容時,教師可以利用課件向學生展示相關的面積圖象,引導數形結合的思想與學生的解題思路實現緊密結合。
(三)利用數形結合,變“思維定式”為“知識創造”
新課標要求小學數學課堂在教學過程中重視對學生空間觀念以及數學感悟的理解,實現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二者之間的轉化,培養學生多種創新思維的能力。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學會利用數形結合的思想實現對數學思想的表達,幫助學生去打破原有的思維定式,在大膽想象中實現對數學知識的探究。比如,在講授“角的度量”這一課程內容時,教師可以選擇一些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實物圖片,為學生展示不同圖形之間度量的變化程度,并且可以引導學生去觀察蘊藏在現實生活的角度度數的變化,真正掌握角的概念與分類。
(四)應用數形結合思想使復雜數學問題更加簡單
由于小學生生理以及心理因素的限制,他們的理解能力與分析能力都存在明顯的不足。在遇到較為復雜的數學問題時,無法對各個數值以及已知條件的關系加以判定。學生在遇到復雜問題時都會表現出無從下手的狀態。因此,教師應該充分利用數形結合的教學思想,將數字與形狀應用到其中實現課堂內容的講解。教導學生如何把復雜的問題變得簡單化,從而加快解題的思路,樹立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自信心。
三、結語
在當前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教學的關鍵就是數形結合。數形結合可以幫助教師解釋數學與復雜的數量關系的概念,引導學生學會使用數形結合的方法去學習數學思想、數學規律和數學法則。總之,數形結合的教學思想對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的提升,數學相關知識的學習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幫助作用,也需要小學數學教師加以重視。
參考文獻:
[1]袁婷.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形結合思想的滲透研究[J].學周刊,2015(6).
[2]李文玲.“數形結合”思想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西部素質教育,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