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加慶
【摘 要】在初中數學教學領域,計算教學占據重要組成,也是學生學習的難點。為保證計算教學更加高效,教師需要對教學方法進行創新。鑒于此,本文主要圍繞初中數學計算教學有效性的具體措施,展開有效分析。
【關鍵詞】初中數學;計算教學;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9-0098-01
前言
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需要重點加強學生計算思維能力的培養,從而讓學生掌握良好的數學學習技巧,全面提高學生數學問題解決能力。因此,數學教師需要重視計算教學,并就具體的教學模式進行創新,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計算能力。
一、初中數學計算教學現狀分析
據了解,初中階段的數學教學工作環境當中,關于計算模塊的教學,所呈現的課堂效果并不理想。在計算課堂上,學生對數學計算練習缺乏參與興趣,課堂參與度不高[1]。同時,學生在計算方法和技巧的掌握上,目前來講比較薄弱和片面,在計算的過程中,經常因為審題不準確,而導致計算結果出現偏差。之所以出現上述不良現狀,原因在于教師在教學思想和方法的貫徹上,存在一定的教學弊端。在組織計算教學時,教師缺乏學生計算思維培養的重視,忽略計算方法的滲透,導致學生的計算技能比較薄弱 。同時,在教學方法上,教師所組織的計算教學活動缺乏一定趣味性,導致學生在計算課堂上的學習自主性,受到明顯的局限性。因此,針對上述問題,數學教師需要提高思想重視,并就教學模式和課堂環境進行優化和創新,從而實現學生計算能力的有效培養。
二、提高初中數學計算教學的有效性分析
1.加強算理、算法滲透。
在初中階段的計算教學領域,教師需要重視算法和算理等基礎知識的滲透與講解。讓學生在夯實基礎知識體系之后,對數學計算題解題思路和方法,形成正確的思想認知。通常情況下,在計算學習之前,教師需要向學生滲透一些相關的計算定理和法則,只有這樣,才能夠保證學生的計算思路準確。比如說,教師在組織“一元一次方程”計算教學時,需要將移項、合并同類項等相關定理滲透給學生。之后,引導學生根據具體的數學定理,對計算問題進行分析,全面提高學生計算分析和解決能力。比如說,“3X+4=2X-6”中,便包容了移項、合并同類項等相關定理。所以,學生可以根據基礎知識,進行計算和解決,“3X-2X=-6-4,X=-10.”
2.構建趣味的計算情景。
在初中階段的數學課堂上,為了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計算能力,教師需要強化學生計算思維。因此,教師需要根據具體的計算訓練內容,合理的構建課堂情境。將抽象性的計算習題,與現實生活建立聯系,構建直觀、生動的情境,讓學生形成良好的計算思路,全面提高學生的數學計算能力。比如說,教師在組織“平均數、中位數和眾數的選用”教學時,可以聯系生活實際,設計應用題,從而保證計算問題情境更加直觀和生動。學生在生動的情境下,進行思路整合,全面提高學生計算能力。
3.設計計算游戲活動。
在數學課堂上,教師為了讓初中生形成正確的計算思維意識,提高計算能力,需要重視學生計算興趣的培養。根據學生的具體興趣需求,積極設計計算游戲活動。讓學生以積極和主動的態度,參與到數學計算游戲活動當中,讓學生在游戲的過程中,正確掌握計算規律,全面提高學生計算水平。比如說,教師在組織“正負數混合運算”時,可以合理設計計算游戲。由教師負責當裁判,出題目,而學生則可以通過小組競爭的方式,搶答計算問題。比如說,教師提出“-10+5,”學生可以快速回答“-5.”在游戲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針對表現優秀的學生,給予一定的獎勵,讓學生產生計算活動參與的熱情,保證計算課堂教學更加高效。此外,教師還可以設置口算、心算類的游戲活動,全方面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讓學生能夠更好地利用數學知識解決實踐問題,提升學生數學學科綜合素養。
4.加強數學計算專題訓練。
在初中階段的數學教學領域,為了學生形成良好的計算能力[2]。教師可以根據具體的課程目標,合理設計計算專題,以便學生可以有針對性的參與到計算練習,促使學生掌握某一類型的計算問題分析和解題規律,同時也能夠加強學生數學知識、技能的銜接與整合,全面提高學生的數學計算綜合能力。比如說,教師可以針對“解一元一次不等式”設計計算專題。教師合理借助信息技術,開發和整合專題資源,引導學生自主就解一元一次不等式解題規律進行探究,保障學生的計算思維更加清晰,全面提高學生的計算水平。
5.規范學生計算檢驗習慣。
在初中階段的計算教學活動當中,教師要注重學生計算習慣的規范和培養[3]。在數學課堂上,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對計算形成良好的思維意識,對計算的流程和步驟進行規范,從而保證學生所獲得的計算結果更加準確。首先,在針對應用題進行計算時,教師要引導學生重點關注單位是否統一。如果不統一,需要進行換算,從而保證學生的計算更加合理。同時,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在計算完成之后,對計算步驟和計算結果進行檢查,確定是否準確無誤。不僅如此,教師要培養學生整理錯題集的習慣。將在計算訓練過程中出現失誤的習題整理到本子上,標注錯誤原因,和正確的計算方式。引導學生定期回顧錯題集,從而不斷強化學生計算思維,全面提高學生計算水平。
結論
綜上,在初中數學計算教學領域,教師為保證課堂教學更加高效,需要側重于教學方法和策略的轉變。在課堂上,合理滲透算理、算法、構建趣味的計算情境、設計游戲活動、加強專題訓練,規范檢驗習慣,從而強化學生計算思維,全面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參考文獻
[1]朱薇.問題導向,關注過程,引領思維,啟迪智慧——提高初中數學例題教學有效性的探索與思考[J].中學數學,2019(02):92-93+95.
[2]周桂榮.有理數的計算,打響初中數學“第一槍”——關于“有理數的計算”教學的實施建議[J].數學教學通訊,2018(35):3-4.
[3]于桂先.淺談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J].中國校外教育,2016(09):36.
本文系:福建省泉州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8年度)立項小課題《初中數學計算錯題歸因與對策研究》(課題批準號:QGX2018-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