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春虹
【摘 要】近些年來,隨著新課改的實行,傳統的教學方式和教學理念都已經不再適合于現代的教學,需要對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教學理念進行改進創新。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的教學目標不僅是要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還要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因此,培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已經是一種不可避免的教學趨勢。對于小學生來說,數學是一門邏輯性很強的學科,需要教師進行有效的指導。本篇文章主要分析了在小學數學課堂中師生之間進行互動的措施。
【關鍵詞】小學數學;師生關系;互動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9-0183-01
引言
對于小學數學來說,是一門邏輯性很強的學科,而小學階段是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關鍵時期。在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中,師生之間進行互動的機會并不多,使得教學的氛圍不夠活躍,教師向學生傳授知識機會都是單向的,時間一長,學生就會對學習數學知識失去學習的興趣,所以,增強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積極性已經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了。面對這種情況,教師要積極轉變教學觀念,要對教學內容進行精心的設計,要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使學生能夠更好的掌握數學知識。
一、積極建立和諧平等的新型師生關系
新課改實行以后,教師與學生在課堂上地位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學生成為了課堂教學的主體,而教師則成為了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一定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要在師生平等的基礎上進行教學。在實際的教學中,要想實現師生的互動交流,首先就要積極建立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教師要拋棄傳統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學觀念,要給予學生足夠的尊重。例如,教師在教學“圓柱和球”時,向學生們提出相應的問題:“會滾動的物體是否就一定是球?”學生們經過激烈的討論后,有的學生會回答:“不僅僅是只有球體才會滾動,圓柱也可以呀。”此時,教師不應該說出正確的觀點,要讓學生進行深入的思考,要和學生一起歸納總結出圓柱和球都會滾動的觀點。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既能夠體現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還尊重了學生的自尊心,促使學生能夠在實踐中得出正確的結論,從而形成了一種和諧融洽的教學氛圍[1]。
二、師生互動課堂進行教學設計要加強與實際生活的聯系
對于小學數學知識來說,大部分都是來源于生活,而小學生的知識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都較弱,為了能夠讓小學生更好的學習和掌握數學知識,教師在進行教學內容設計的過程中要加強與學生實際生活之間的聯系,這樣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小學數學知識。例如,教師在教學的《軸對稱圖形》時,教師可以先向學生們舉出一些生活中的軸對稱圖形,比如、小鳥的翅膀、蝴蝶以及生活中的一些物品等,這樣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什么是軸對稱圖形和軸對稱圖形都具有哪些特點等,之后,在引導學生從自己的生活中發現更多的軸對稱圖形,并進行小組之間的交流。通過這樣的方式教學,不僅能夠培養小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還能夠幫助小學生將抽象的知識具象化,從而使所學的知識能夠深深的印刻在小學生的腦海里,同時也加強了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溝通交流,從而進一步提高了學生的語言能力和溝通能力。
在進行師生交流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盡可能的向學生介紹一些身邊的例子,從而激發出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興趣。為了檢驗學生對軸對稱圖形相關知識的掌握情況,教師可以向學生列舉出身邊的一些物品,比如車子、刀子、滑板等,讓學生分辨一下哪些物品是軸對稱圖形,哪些不是軸對稱圖形,學生通過與教師和學生的溝通交流,嘗試找出軸對稱圖形。在這一活動中,極大的激發了學生參與的熱情,而且能夠更好的完成教師布置的學習任務[2]。
三、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要圍繞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開展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是教師開展教學互動、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的前提和基礎,缺少了這一點,會使教學變的漫無目的,甚至還會產生枯燥乏味的情緒,進行互動教學,有了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會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到知識。例如,教師在教學《對稱、平移和旋轉》時,教師可以先向學生提供教學用具,讓學生自行探索圖形的各式變化,并對自己探索的結果總結出規律和方法。學生自主學習完之后,教師向學生公布正確的答案和教具的正確使用方法,讓學生與自己得出的結論進行對比,從而了解不同方法的優劣之處,并進行最后的歸納總結,從而為下一階段的學習做好準備。
四、師生互動課堂中要將新舊知識串聯起來進行綜合性學習
對于任何一門學科來說,學習的過程都是由淺入深的過程,都要從最基礎的知識開始學起,然后不斷的深入學習,循序漸進,并最終學到更多的知識。在小學階段,數學是一門邏輯性較強的學科,教學的內容與前后知識的學習都存在很大的關聯,如果不能夠將知識串聯在一起進行學習,是很難學好新的知識的。因此,小學數學教師要注意培養學生將新舊知識串聯進行學習的能力,能夠為學生更好的學習數學知識提供思路。例如,教師在教學《小數的四則運算》時,教師要引導學生提前復習一下整數的四則運算,促使學生能夠形成知識的遷移,并從過去學習的知識上找到學習新知識的方法,找到小數四則運算與整數四則運算的聯系和不同之處,并加以牢記[3]。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教學的過程就是師生之間進行互動的過程,而師生之間互動的積極性是教學成功的關鍵。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思想,要尊重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要積極構建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加強師生之間的溝通交流,這樣才能夠實現教師更好的教,學生更好的學。
參考文獻
[1]鐘華俊. 淺議小學數學課堂中師生之間的互動[J]. 學周刊, 2016(36):174-175.
[2]楊方楷. 淺議小學數學課堂中師生之間的互動[J]. 素質教育論壇, 2017(13):64-65.
[3]易文理. 淺議小學數學課堂中師生之間的互動[J]. 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