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標明確提出:有效的數學活動,不能夠單純地依賴模仿和記憶,要發展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究和溝通交流的能力。這就表明,小組合作活動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發揮著關鍵性的作用。因此,教師在日常教學的過程中,就要注重合作活動的創建,給予學生自主思考和解決問題的空間。
關鍵詞:合作;高中數學;高效課堂
合作學習,實際上指的就是學生在小組中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完成共同的任務,且責任明確的互助式學習模式。并且,合作學習的模式,已經被廣泛應用到小學、初中數學課堂當中了,但是,它較少出現在高中教學中。高中數學知識較為復雜,且需要學生極強的思維能力和分析能力。在這樣的形勢下,教師就會采取灌輸式的教學手段??蛇@樣的模式,忽略了學生自主思考的過程。所以,教師就要注重合作活動的創建,引導學生思考和交流,推動高效課堂的發展。本文結合筆者的實踐經驗,對于如何利用合作學習的模式構建高效的數學課堂進行了以下幾點探究:
一、 明確合作目標
合作目標是小組合作活動的基礎,只有具備明確的合作目標,才能夠保障小組合作的效率。并且,教師在設置目標的過程中,要充分了解小組成員的能力,尊重學生在數學基礎和學習能力上的差異,為學生設置多樣化、多層次的目標,從而滿足不同水平的學生的需求,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和效果。
比如:在《空間幾何體的三視圖和直觀圖》的教學過程中,為了提高小組合作的效率和效果,筆者明確地提出了本節課的合作目標:
1. 掌握中心投影和平行投影的概念,能夠畫出簡單的空間圖形(長方體,球,圓柱,圓錐,棱柱等的簡易組合)的三視圖,并且,小組成員間要互相幫助,使每一位同學都具備畫三視圖的能力。
2. 可以識別(長方體,球,圓柱,圓錐,棱柱等的簡易組合)三視圖表示的立體模型,掌握幾何體的結構特征。
3. 完成從立體圖形到三視圖,再從三視圖想象成立體圖形的復雜過程,掌握三視圖還原成直觀圖的能力。
4. 體會在作三視圖時應該遵循的“長對正、高平齊、寬相等”的原則。掌握一定的空間想象能力。合作目標的設置,就為學生提供了努力的方向。并且,學生就可以按照這個標準開展小組活動,數學課堂的效率和效果自然能夠有所提高。
二、 設置合作任務
數學任務是學生進行合作學習的靈魂與核心。并且,小組成員間的溝通與交流都是以合作任務為基準的。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就要從合作目標出發,設置合理的合作任務。同時,教師要注重學生間溝通與交流的加強,使學生能夠在小組合作中,掌握一定的數學知識。并且,實現小組成員間的以強帶弱,共同進步。
比如:在明確了《空間幾何體的三視圖和直觀圖》的合作目標之后,筆者就以目標為基礎,為學生設置了合作任務:
1. 課前共同搜集資料,思考照相和繪畫為什么會有空間視覺效果。
2. 分析中心投影與平行投影的異同,思考問題:不同的光源發出的光線是有差異的,其中燈泡發出的光線和手電筒發出的光線有什么不同?它們分別屬于哪種投影?在正投影和斜投影下的形狀、大小是否會發生變化?
3. 以學校的教學樓為例,要想很好地描述出教學樓,需要從哪些方向看?如果需要建造房子,要給施工員提供哪幾張圖紙?學生在探究活動中,就能夠明確三視圖的含義。
4. 畫出圓錐、圓柱、圓臺的三視圖?;卮饐栴}:一個幾何體的正視圖、俯視圖和側視圖的長度、寬度和高度有什么關系?筆者所設置的任務,都是學生可以通過自身的力量完成的。并且,學生要想解決這些問題,需要充分調動自身的生活經驗??梢?,合作任務的設置,對于數學教學質量的提高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
三、 合理評價成果
評價作為小組合作的最后一個環節,在明確學生的問題,提高學生的反思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并且,在實際教學中,能夠發現,由于小組間能力的差異和具體合作情況的不同,每個小組的合作效率和效果都不同。所以,教師就要合理的評價每個小組的合作成果。同時,教師要利用評價環節,幫助學生樹立起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在完成了《空間幾何體的三視圖和直觀圖》合作任務之后,筆者根據學生的表現進行了針對性的評價。并且,筆者主要采取了鼓勵和表揚的形式。對于合作效果非常好的小組,筆者給予了表揚,如:你們做得非常好,希望可以繼續保持。而對于合作效果不太理想,筆者設置的任務并沒有完成的小組,筆者則是給予了鼓勵,如:你們已經盡力了,不要氣餒,下次繼續努力,同時,也要好好想想問題出在哪了。在這樣的形式下,學生就能夠樹立起學好數學知識的信心??梢?,教師的評價在數學小組活動中,也是非常重要的。
總之,合作活動的創建在高中數學課堂中發揮著關鍵性的作用。教師在日常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從學生的興趣和學習狀況出發,明確合作的目標,設置合理的任務,評價合作的效果,從而提高學生合作的效率,推動數學改革的發展,完成高效課堂的創建。
參考文獻:
[1]錢洋.高中數學合作學習回顧及其實效性展望[J].數學教學通訊,2018(33):28-29.
[2]劉永.小組合作學習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運用[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5(11):98.
作者簡介:江麗芳,山東省聊城市,山東省聊城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