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燕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的落實和實施,對小學英語教學也提出了新的發展要求,要求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要以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為主要的教學任務,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于身心發展的重視時期,也是培養核心素養的關鍵階段,因此為了能夠讓學生核心素養得到有效的培養,就需要教師不斷的實現教學方式和教學理念的創新,并及時的了解和掌握學生的學習需求,通過有效的教學方法來激發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感受到英語學習的樂趣,從而逐漸的實現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本篇文章主要分析小學英語教學中核心素養的培養策略。
◆關鍵詞:小學英語教學;核心素養;培養策略
一、引言
在小學教育階段,英語是重要的學科,在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起著重要的作用,素質教育明確指出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要采用有效的方式來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傳統的小學英語教學中,由于教學模式比較落后,不僅影響了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也打擊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不利于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因此要想有效的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就需要教師要積極的創新教學方式,并通過有效的教學方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設置合理的教學內容,來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二、小學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方式落后
目前我國的小學英語教學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影響了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主要的問題就是教師的教學方式落后。目前大多數的英語教師在教學中家一直使用傳統的機械化灌輸教學,這樣落后的教學方式,嚴重的打擊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導致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逐漸喪失,不影響了課堂教學效率,對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也造成了一定的消極影響。
(二)缺乏明確的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開展有效的課堂教學的重要基礎,但是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并沒有樹立明確的教學目標,導致無法開展有效的教學活動。缺乏明確的教學目標主要就是教師在制定教學目標時過度的依賴于課本,忽視了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和認識能力,導致教學目標與學生的學習存在偏離,不僅對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帶來了影響,也導致課堂教學效率得不到有效的提升。
(三)教師綜合素質有待提高
教師因素也是影響小學英語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有些英語教師由于受到傳統應試教育觀念的影響,只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和應試能力,并且在教學過程中存在著嚴重的教學歧視現象,關心優秀學生的學習情況,忽視了對后進生的學習管理,導致核心素養培養效果低下。有些年輕教師的教學經驗比較淺薄,在課堂教學時時常常會出現各種教學偏差,導致教學課堂實效性較低,沒有起到核心素養培養作用。同時還有些教師由于年紀較大、臨近退休,逐漸失去了教學熱情,沒有及時進行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的有效創新,也不重視英語教學中的核心素養培養。
三、小學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有效策略
(一)采用多元化教學方法
隨著我國教學事業的不斷發展,教學方法呈現出多樣化發展趨勢。實踐證明,教學方法的應用需注重其適宜性、綜合性、科學性,應用不同教學方法所取得教學效果是不同的。因此,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應根據不同年級學生的發展規律與教學內容,科學選用教學方法進行教學設計,用以打造高效課堂。例如,在“pigment”模塊教學中,采用學科結合法,將英語知識與繪畫結合,在實踐操作中使學生掌握相關英語知識,如綠色的樹葉(green leaves)、紅色的花(red flower)等;在“Im hungry”模塊中,采用表演法,通過神態表演提升學生英語知識理解與應用能力。
(二)創設合理的教學目標
教師的教學能力直接影響到學生實際的理解情況,決定了學生未來的人才價值。實現課堂的有效教學,創設科學目標十分關鍵且必要。一名優秀的英語教師,必須具備一定的全局意識和睿智眼光,善于發現學生的內在潛能,設置符合學生個性化發展需求的教學目標,逐步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例如,在教學“We love animals”章節內容時,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的認知水平,設置了這樣的教學目標,第一認知目標:讓學生先認識duck、dog、cat、pig等與動物相關的英語單詞,之后學會應用“whats this?”“Its a/an...”進行提問與回答;第二情感目標:對動物個性特征有一定的了解,在觀察中培養學生辨識能力、觀察能力,在訓練中提升學生英語語言應用能力與創造能力。同時,幫助學生樹立愛好動物、保護動物的意識。可見,教學目標的確立在一定程度上為教師教學活動設計奠定了基礎,使教師對課堂教學重點與難點具有明確的認知,同時促進了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與強化。
(三)營造和諧的教學氣氛
教學氣氛是影響課堂教學質量以及核心素養培養效果的重要因素,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由于教師占據課堂主導地位,導致課堂氣氛比較沉悶,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質量和效率,不利于對學生的核心素養培養。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為學生營造一個和諧、良好的教學氣氛,使學生能夠愉悅地接受英語知識,從而達到對學生進行核心素養培養的目的。
(四)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從而推進對學生的核心素養培養。第一,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課堂學習習慣,在課堂學習過程中認真思考并及時提出問題。第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用為學生創設自主學習機會,如讓學生進行自主翻譯課文等,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四、結語
總之,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對學生的學習有重要的幫助,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采用有效的教學手段來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引導學生更好的學習和發展。
參考文獻
[1]高玉杰.小學英語教學中核心素養的培養策略[J].英語教師,2016(23):147-149.
[2]朱梅.小學英語教學中應如何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J].英語廣場:學術研究,2016(7):161-162.
[3]陳蓮英.小學英語教學中文化品格培養策略研究[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6(11):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