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定新 王亮
[摘要]中高職銜接是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重要環節,我國中等和高等職業教育協調發展的同時,中高職銜接勢在必行。闡述行業調研分析結果,中高職銜接實踐的動因、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制定的依據及指導思想,明確專業定位和培養目標,以期為汽車類專業中高職銜接人才培養提供指導。
[關鍵詞]高職教育;中高職銜接;實踐經驗
[中圖分類號]G71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6-0603(2019)07-0220-02
一、研究目標
發揮高職院校在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中的引領作用,帶動區域內中職學校的共同發展,形成中高職協調發展、共同發展的格局,探索中高職銜接人才培養的制度體系和運行機制,形成中高職專業課程、教學過程銜接及資源共建共享的優勢互補、銜接貫通的人才培養模式,為建設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提供保障。
二、中高職有機銜接研究的實踐動因
(一)區域職教體系良性發展的需要
佛山計劃到2020年,實現高水平教育現代化,建成國家教育綜合改革示范區、高水平學習型城市和人力資源強市,成為珠江西岸區域教育中心和改革先鋒、創新示范、引領發展的廣東教育高地。中高職學生在校生規模達到2:1,中職畢業生升高職升學率提高到50%以上。近幾年南海職教重點打造工業機器人、汽車、電商、物流等專業,滿足南海產業發展需求,中高職銜接為南海產業發展提供了人才支撐。
(二)產業結構調整升級對中高職銜接和體系建設的新要求佛山正積極研究“工業4.0”計劃,結合本地實際,推動佛山制造智能化轉型,堅持先進裝備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雙輪驅動,力爭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走在全省前列,謀求高質量發展,為經濟增長添動力增活力。“工匠精神”帶動南海從“制造”走向“智造”。
(三)實現職業教育專業建設與企業精準對接
根據社會需求,合理設置專業、與行業企業共同制訂人才培養方案,研發專業標準,開發課程體系、教學標準,開展專業建設;合作實現人員互相兼職,相互為學生實習實訓、教師實踐、學生就業創業、員工培訓、成果轉移轉化等提供支持。
三、中高職銜接的基本模式
(一)“3+2”模式
“3+2”模式是中職院校和高職院校所簽訂的基本辦學協議。基本流程是中職院校招生,完成三年的教學任務,各項考核合格,并符合相關條件和要求的,可參加高職學段的轉段選拔考核。學生經過高職學段學習,掌握相關專業高技能人才所需的專業知識。
(二)“自主招生”模式
根據《教育部關于積極推進高等職業教育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和《廣東省教育廳關于做好2018年高等職業院校自主招生試點工作的通知》要求,自主招生考試實行“文化基礎(含綜合文化知識和專業綜合理論)+職業技能”的綜合評價形式擇優錄取,學生生源主要來自區內各中職學校應、往屆畢業生。
(三)“現代學徒制”模式
現代學徒制模式是根據當地產業結構及經濟發展需要,結合企業工作崗位需求開展的學徒制合作。校企聯合招收學員,按照工學結合模式,實行校企雙主體育人。
我校計劃與北汽福田推進現代學徒制”項目,受到了企業的歡迎,校企雙方、當地政府已經達成合作意向,生源地為湛江,此項目為佛山市人民政府、湛江市人民政府對口扶貧項目。此項目為培養技能人才開辟了一條新的途徑,也為北汽福田的智力扶貧項目添磚加瓦。
四、中高職有機銜接人才培養方案設計
(一)人才需求調研與分析
人才需求是人才培養方案制定的第一步。職業教育以就業為導向,專業標準的制定需要重視市場需求。佛山是三大世界級制造業基地和九大國家級制造業基地,作為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帶龍頭,正加大產業轉型力度,結構調整,擁有一汽大眾、福田汽車、南車制造基地等項目落地,長城華冠新能源汽車、陸地方舟新能源汽車、風發科技智能電機生產基地等項目。佛山還是全國氫能產業重要基地,三大重要氫能產業園。百億級項目廣東長江汽車整車生產及氫動力研發中心2018年落戶南海,并將在2019年建成投產,預計年產新能源汽車6萬輛,南海已經成為燃料電池新能源汽車的研發、生產重要基地。
(二)人才需求的工作領域及職業能力分析
通過調研佛山本地一汽大眾汽車、福田汽車等大型整車制造與裝配企業,得出汽車制造與裝配技術專業就業的相關企業主要工作領域包括零配件制造、裝配(調)工、質檢員以及整車試驗,對應的職業能力有以下幾點。
1.零配件制造
機電及機械(含汽車)產品零部件設計;加工工藝編制;熟練CAD制圖;熟悉三維軟件繪圖及數控編程加工;熟悉汽車常用材料性能及結構;熟悉機床結構與原理。從業人員中高職學生需求量均較大,要求能吃苦耐勞。
2.裝配(調)工
熟悉汽車構造汽車車身、底盤裝配工藝;掌握汽車裝調基本技能;生產線內外飾、附件的裝配;5s管理意識與素養。從業員中高職學生需求量均較大,技能要求不高,但此類員工流動性大。3.質檢員
熟悉汽車發動機、底盤質量檢查規定和要求;利用檢測儀器和設備對汽車部件進行性能檢測和裝配質量分析;從業人員需求量較少,一般為高職學生,是員工上升的渠道之一,也是少數女生的就業首選。
4.整車試驗工
能利用檢測儀器和設備對汽車整車進行性能檢測;能對質檢不合格的車輛和部件進行故障診斷和維修,能夠獨立完成相關試制報告。從業人員需求量較少,多需求能力強的高職學生。
(三)人才培養目標銜接
中、高職院校聯合開展專業調研工作,按照“整體設計、分段培養”的要求,制訂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職階段面向裝備制造業培養在生產、建設、服務和管理一線工作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高職階段面向汽車整車制造企業、汽車零配件生產企業及汽車銷售及服務企業等培養從事汽車零配件制造、汽車零配件與整車裝配作業及過程檢驗、調試、機電設備維修與管理等工作的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
(四)課程體系銜接
人才培養目標是中高職銜接課程體系建設的依據。課程體系構建著眼于職業崗位要求,以職業能力為核心構建整體課程結構體系。使專業與職業崗位接軌,針對職業崗位要求設置相匹配的課程。依據專業培養目標,圍繞學生發展和企業崗位群所需的知識、技能、素質等要求,構建文化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專業核心課、專業拓展課和綜合技能課“分層遞進”的課程體系。
(五)課程內容銜接
課程開發以職業崗位工作規范為基礎,以崗位工作過程為主線,根據工作任務要求、職業能力范圍、工作性質等設置課程和確定教學項目。
中高職校的專業教師應多與企業技術人才溝通,共同探討企業生產對人才能力素質的需求,有針對性地完善中、高職兩個階段應具備的能力和素質結構,明確中高職各階段職業崗位定位,制訂三年中職+兩年高職的“3+2”課程體系。
(六)職業資格證書銜接
在中高職技能培養中,分段完成職業技能培訓,中職階段重點培養基本的符合一線初、中級操作崗位技能所需,進行單一工種中級技能的培養,獲得初中級職業資格證書,如模具工、汽車維修工。高職打造綜合技能,符合一線高端操控及中級技術崗位的技能所需,如數控機床操作調整工、汽車裝調工,高職推進學歷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的“雙證書”制度。
五、中高職銜接實踐的成效
(一)發揮高職引領作用,提升中職學校內涵建設
發揮高職教育在其區域職業教育領域的示范與引領作用,促進區域職教發展。高職學校承擔各專業指導委員職責,指導中職重點專業建設發展及專業技能教學水平。組織行業、企業和學校技術人員組成抽檢專家組,及時向學校及其上級主管部門反饋相關抽檢水平情況,提出技能教學改善方向及方法,促進中等職業學校汽車技能教學的提升。
(二)高職院校參與中職學校人才培養模式改革
高職院校專家主動參與涉及中職學校教育理念、教學管理、專業建設、師資隊伍建設、質量保障、課程體系改革實踐教學等方面的工作,為規范辦學奠定了基礎,幫助中職學校提升辦學水平。
(三)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
推動校企聯合實施教育教學改革,節約校企資源,校企合作開展科研課題,在這些合作項目中,年輕的專業教師得到了鍛煉和成長;學校為企業節約了培訓費用,提升企業員工技能的整體,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六、體會與展望
(一)中高職銜接教育需要項層設計與推動,整體協同推進中高職教育銜接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政府的政策引導和整體協調,組建職業教育校企一體化辦學聯盟,整合全區校企合作資源,整體推進中高職教育工作機制。
完善頂層設計,推動職業學校和行業企業合作育人、共贏發展。引導行業企業參與職業教育,開展技能競賽、產教融合型企業建設試點。促進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和校企合作組織有效、實體化運作。
(二)加強第三方評價和教學診改,精準對接產業精準育人工業4.0背景下,對裝備制造類專業課程體系提出了“新技術、新知識、新素養”要求,必須根據人才的新要求,重構專業課程體系。傳統燃油汽車向新能源汽車的轉型,企業的組織方式發生重大變化,隨之而來已有的職業標準需要進行及時修訂,沒有的職業標準也應及時擬訂。
第三方考核標準的引入,開發行業企業和社會公認專業模塊技能評價標準和職業能力評價標準。以此為依據開展職業院校人才培養質量檢測和畢業生職業能力等級評價,促進職業院校全面改革,精準對接產業精準育人。
參考文獻:
[1]陳靜.汽修專業中高職銜接一體化人才培養方案的探討[J].課題研究,2018(1).
[2]楊思.現代學徒制培養在高職教育中的實施實踐[J].經濟研究導刊,2018(6).
[3]孟鑫沛.機械制造專業中高職銜接人才培養方案的設計[J]專業與課程,2016(29).
[4]朱明松.“3+3”中高職銜接項目課程體系建設研究[J].江蘇教育,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