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海燕
【摘 要】 針對課堂小學語文教學,教師的教育觀念要與時俱進,要具有新時代培養人才的模式與方法。建立寓教于樂的情景式教學模式,激發學生對語文學習的的熱情,要抓住學生的興趣點,促使學生主動將重心放在學習中。教師在教學中,不僅要培養學生的基本的聽、說、讀、寫能力,還需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思想和創新能力,多元化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本文主要對小學語文教學中構建以學生為主體的高效課堂的作用進行研究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 小學語文 高效課堂 學生為主
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推進與加快,對小學語文教師隊伍對于教學模式的創新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課堂教學從原來的單一模式轉變為多元化的現代化教學模式,但模式轉變的宗旨是要以構建以學生為主的高效課堂,以多元化模式為輔助,確保學生可以接受課堂知識,用輕松的課堂氛圍為學生營造一個無壓力、有樂趣的學習環境,穩步提高學生的全面綜合素質。
一、培養學生學習的熱情與積極性
小學學生的年紀小,好奇心強,遇到問題很多時候需要教師的解答與引導。因此在課堂中,教師要抓住這一特點,采用適當的課堂教學活動,引起學生的學習熱情與學習積極性,設置不同的難度,引導學生去學習與思考,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激發他們對于課堂知識的學習欲望。例如在講述《小蝌蚪找媽媽》一文中,教師在課堂開始前,可以采用多媒體教學設備播放《小蝌蚪找媽媽》的動畫片,通過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課堂中,通過畫面引起學生對于課本內容的渴望,通過學生的渴望將課堂知識教授給學生,使學生牢牢掌握知識,理解課堂內容。
二、多元化教學模式,提高學生課堂學習效率
隨著時代的發展與進步,教學模式也在不斷地更新。傳統的教學模式儼然不適應現當代學生的教育工作。教師需要構建多元化教學模式,通過建立不同的教學模式來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正確的學習觀念、學習方法與學習意識。通過開展語文綜合知識競賽、書籍讀后感分享會、寓言故事分享等活動促使學生主動地去學習語文知識,吸引學生對于學習的主動性。例如在講解《黃繼光》一文時,老師可以先布置小組討論模式,每組學生課后了解一個革命先烈的事跡,課堂上讓學生將了解的革命先烈事跡分享給大家,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將課文引出。在講述課文時,要與學生一同進行分析討論,分析革命先烈的哪那些精神在文中有所體現,帶著問題去讀課文,讓學生歸納總結全文,深入了解課文中心思想與主旨。充分調動學生的自主學習積極性。同時也開展“我是小老師”活動,利用課前5分鐘讓學生走上講臺去給其他同學講述一則故事或一首詩歌,教師從旁引導學生,針對學生地不足之處給出建議與點評,寓教于樂,在玩中學,在學中教,激發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后續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
三、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架構課堂
教育體制改革發展快步向前,在這個時代背景下,小學語文老師要努力得跟上時代的步伐,走好與時代同行的腳步,樹立科學的教學觀念,有效且充分地利用現有的教學素材與教學道具,為學生營造最優質的學習環境,提高課堂效果。例如講解《四級的腳步》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在課前布置下課后小調查,讓學生門找出能代表春夏秋冬四季的事物,讓學生們留心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的小事,側面教育學生要細心體會并感悟生活,對身邊的人和事物進行觀察不可忽略。將課堂中的知識轉化為實際應用。課堂上,教師與學生一同分享細心觀察生活之后發現的四季的模樣,以學生為分享主體,傾聽學生們的分享后,引導出課文,通過多媒體教學設備,播放一些關于四季的變化,然后與學生一起走進課文,體會課文中的四季,教育學生更好地理解與思考能力的同時,也對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進行了鍛煉。
四、理論聯系實際,引導學生學以致用
語文是日常生活以及學習其他科目的基礎性學科。語文知識的應用在生活中無處不在,是與每個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關的。因此,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時要做好理論與實際的結合,做好語文知識過渡到生活的實際應用,將小學生的語文知識儲備與文化底蘊以及實際的能力做到全面的提升。做到并且創造一個高效課堂,將學生的注意力引導進課堂中,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課堂中。例如在講《人類的朋友》這一課的時候,老師可以引導學生課后多了解下狗這一常見動物的特性,例如:聰明、忠誠、溫順等特點,引導家里養狗的同學回家對自家的狗進行觀察,觀察自己家狗的日常生活反應與特點,鼓勵學生觀察小動物和了解小動物的習性和特點的行為。對于學生在課堂中無法理解的事情與語文知識通過實際生活去讓學生理解,通過實際生活中的事情讓學生理解知識,化解知識,消化難題。
五、結論
高效課堂的建立是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改革實踐中不斷實踐的產物。通過建立高效課堂,創造良好的教學環境,在課前或者課后進行情景式教學,引導學生自我學習能力與學習積極性,在此基礎上引導小學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教師運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方式將學生的積極性調動起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構建“以生為主”的高效課堂,使學生在課堂中學習到足夠的知識,學習效率大幅度增強。在教學環節測評中,要采用多種方式進行測評,如師生互評、學生匿名評價等方式,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主體,課堂教學一切以學生接受并且理解為主體,提高語文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 徐玲嬌,裴娟.構建以學生為主體的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策略與研究[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8,2(17):174-175.
[2] 樂接平.構建以學生為主體的小學語文高效課堂[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5(08):162.
[3] 劉天超.構建以學生為主體的小學語文高效課堂[J].中華少年,2018,19(22):56.
[4] 宋月霞.構建以學生為主體的小學語文高效課堂初探[J].好家長,2018,36(59):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