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蘭
【摘 要】 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開展,要求在小學教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全面發展,從而為學生今后的成長奠定良好的基礎。小學語文是一門重要的基礎課程,通過對語文知識的學習能有效的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將讀與寫進行結合,不僅能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還能幫助學生準確的表達內心的情感,提升學生對我國傳統文化的感悟,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提升。但由于受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大多數教師仍只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忽略了讀與寫的結合,進而限制了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本文就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教學模式的應用進行分析。
【關鍵詞】 小學語文 閱讀教學 讀寫結合 教學應用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學的重點已經轉變為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使學生具備閱讀理解和語言表達等多方面的能力。教師通過將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有機的結合起來,能有效的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降低教學成本,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這是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必然趨勢。小學階段正是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和閱讀寫作能力的關鍵時期,但由于學生年齡較小,其認識能力和自制能力較為薄弱,從而導致讀寫教學效果不盡人意。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采取有效措施,運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在提升學生閱讀能力的基礎上不斷提升其寫作能力,從而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和應用語文知識,促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全面發展。
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現狀
雖然部分老師已經意識到了,讀寫結合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性,但是在實際教學中的成效卻并不盡人意。很多語文老師覺得這兩者之間并不存在什么必然的聯系,因此采取的是分開教學模式。再加上傳統教學觀念的深遠影響,老師在閱讀教學中的重點仍然是讓學生朗讀和口語表達,沒能充分重視起學生隨筆練習,抑制了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讀寫不能進行完全的融合。久而久之,還會影響小學生的閱讀興趣,影響學生的學習效率。
老師對學生實踐動手能力的忽視,也就導致老師在閱讀教學中,將寫作分成一個獨立部分,不但使讀寫難以有效結合,在遇到問題的時候老師還無法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小學語文教學質量漸漸開始止步不前。
二、讀寫結合模式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實施策略
1. 充分重視讀后感的作用
每個學生都是獨立個體,他們的認知水平,以及理解能力都不同,所以在閱讀完文章后肯定會產生自己獨特的感悟,或是對文中人物產生共鳴,或是對事件的深刻體會。老師要引導學生將這些情感和見解,以讀后感的方式表達出來,然后讓學生在語文課堂中與大家交流分享,老師加以適當的指點,讓學生從根本上體會閱讀的內涵。
例如,學習完《尺有所短,寸有所長》,老師就可以讓學生將自己的閱讀感受寫出來,有的同學寫的是自身的不足,有的同學會寫別人的優點,也有的同學會感悟到要善于發現別人的長處,彌補自身的缺陷,從而不斷地完善自我。這樣就能夠將閱讀中讀寫完美融合在一起,不但提高了學生的感悟理解能力,還提高了學生的情感表達能力,使學生的閱讀質量得以提升。
2. 與學生生活結合
語文的學習本身就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同時也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因此,教師要想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將讀寫結合的教學模式融入其中,一個很重要的方法就是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結合學生生活,同時運用讀寫結合教學模式。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和閱讀有關秋天的文章后,可以要求學生回想自己在實際生活中,或者是在電視、網絡等媒介中所看到的秋天的模樣。同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進行激烈的討論,最后教師再為學生安排寫作任務。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實際上就是在為寫作積累素材,這不僅對學生閱讀、寫作興趣的增強有作用,同時還會對學生閱讀習慣的培養產生積極的作用。
3. 對課文進行仿寫
小學生的閱讀文章都是經過千挑萬選的,這些文章不論在主題思想上,還是在寫作技巧上,都是針對小學生特點出發的,具有一定的應用性。因此,教師可以引導小學生對作者的寫作手法和表現形式進行一定的模仿,從而進行有目的的提高 。小學生階段使用的比較廣泛的幾種修辭方法和描寫手法,例如擬人、排比、借喻等,都是在閱讀文章中可以學到的。當文章的作者運用多種表現手法來展現對某一事物的描述時,也可以以此表現出內心的思想。因此,教師教導學生仿寫,更可以加深學生對文章的深入理解,并且培養學生借物喻人和以景寄情的能力。
4. 培養學生養成寫日記的習慣
日記是學生對每天生活的感悟,也是對某一事件看法的表達,是一種深層的自我認知與情緒、情感的表達。當然,在寫日記的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明白日記不是流水賬的記錄,教師要引導學生養成寫日記的習慣。寫日記對學生的寫作能力和閱讀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學生在寫作期間會注意到修辭的運用、語法的規范,還能積累詞匯。當然,日記的內容比較多,可以有游記、讀后感、課堂小哲思等,學生將學習的心得記錄下來,還可以不斷的翻看,不斷的體悟。比如:學生在閱讀自己感興趣的作品時,讀后感寫作是整體情緒的表達,而日記可以體現學生閱讀過程中的情感思想,當學生對某一方面的感悟比較深,學生可以記錄,也可以延伸寫作。這樣在長時間的鍛煉下,學生的寫作能力和閱讀能力都會有很大的變化。日記是學生內心最真實的表達,也是學生對自我深入的解讀和認識,如果小學生能夠養成這種習慣,那么在以后的語文學習中,學生的思想深度會不斷的增加,更有利于學生的學習和成長。
三、結語
寫作與閱讀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它們的存在對于學生語言能力的培養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寫作與閱讀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點及難點,要想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必須將二者相結合,共同訓練才能達到一定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杭玉平.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教學模式探析[J].好家長,2017(76):156-157.
[2] 馬玨.略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教學模式[J].祖國,2017(04):158-159.
[3] 韓春艷.試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教學模式[J].長江叢刊,2016(29):81-82.
[4] 田麗娜.淺析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教學模式[J].新校園(中旬),2016(09):15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