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凌霜
中圖分類號:D641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9)4-075-02
摘 要 企業文化的思想政治文化建設雖然略有不同,但兩者的結合可以發揮更大的作用。企業文化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以人為本”有助于協調人與人、人與黨、人與企業的關系。文化建設是企業思想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已成為推進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徑。管理要因地制宜、人性化。
關鍵詞 思想政治工作 以人為本 文化建設重要性
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須牢牢把握時代變遷脈搏,繼承和發揚以往工作的經驗教訓,吸收時代潮流賦予的新元素,與時俱進,維護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和吸引力。在工作中,它已成為促進企業生產的思想支撐。思想政治工作是黨的政治優勢和優良傳統。它不會在任何時間或任何情況下丟失。開發新的繼承方法,總結新的開發經驗。目前,中國社會正在發生深刻變化。國有企業面臨的困難和問題越來越復雜。工人的思想和實際問題日益突出。思想政治工作在新時代的發展中面臨著新的背景和新的問題。因此,只有從新的角度認真研究新的形勢和新的特點,與時俱進,不斷創新,才能發揮解疑解疑、凝聚人心、激勵人心的作用。思想政治工作要積極應對變化和發展的新形勢,在繼承歷史優良傳統的基礎上,努力探索有效的發展道路。
現代企業管理面臨著一個新的問題,即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在新的形勢下進行。這就需要尋找新的途徑來改進和加強思想政治工作。此時,文化建設非常重要:要營造文化氛圍,磨練文化精神,為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建設更高層次。在中國鐵塔這個年輕的企業里,更需要文化建設。
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建設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和兩個不同的工作,但它們在實踐中有著密切的聯系,在許多方面相輔相成。
一、推動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徑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中外進行了多方面、深入的交流,經濟交流、文化交流也日益增多。與國內不同的國外思想觀念,也對人們的思想產生了無形的影響。為了保證我國社會主義思想政治工作的建設,必須尋找其他途徑,促進思想政治工作的發展。
加強文化建設已成為推進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徑,有利于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政治特色,保證思想政治工作建設的方向。思想政治工作和黨員教育在黨的建設中的一個重要目的是充分發揮黨的組織思想、組織和戰斗力的作用,發揮黨員的模范作用,搞好黨員干部管理,提高黨員干部素質。
它旨在確保黨的政治工作的完成,以團隊精神為內容,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導員工的政治態度,解決員工日常生活中的各種思想問題,做好員工思想教育。并消除不良思維中的各種問題。文化建設采用大量的思想方式來傳達員工的思想。一旦企業文化成為員工的第一反應,員工就會對企業有更強的歸屬感。
二、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以人為本”
文化建設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以人為本”。從工作的角度看,二者都圍繞著人、人的思想、態度、政治思想和行為展開。關心和鼓勵人民,教育人民,了解人民,協調人民之間、人民與黨之間、人民與企業之間的工作。重點協調企業之間的人際關系。企業文化建設也旨在培養人們的思想認識和價值取向,塑造良好的品質。
堅持“以人為本”在企業的實際工作和生活中起到極大的作用,例如,中國鐵塔堅持“成就員工”,強調有為有位。文化建設通過培育員工的共同價值觀和行為準則,使員工逐步形成共同的價值觀念,提升凝聚力。
三、加強思想政治工作的建議
堅持黨的思想領導,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堅持新時期社會主義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的思想。黨員干部職工,這是加強和改善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礎。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要深化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保證國有企業全面協調發展,全面促進各級黨員的健康發展。企業,增強黨的執政能力。企業的凝聚力和綜合競爭力。針對員工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的思想現實,以解決問題為目標,使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滲透到生產管理的各個方面,發揮保護作用,變得虛擬化,成為軟硬,變得無利可圖。為了好處。
優化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樹立“大政治工作”模式。要按照現代企業制度重新定義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擺脫“思想政治工作只是政治部門和干部問題”的誤解,跳出“自我”-循環“思想政治工作的循環。我們必須充分認識和理解,思想政治工作不是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專利”,而是企業改革和企業發展的良好推動。政治基礎。要確保企業的發展,必須形成集體思想政治工作優勢,樹立“大政治工作”模式,形成全面思想政治工作的優勢。要做好管理工作,必須從思想上看,鼓勵每一位員工充分發揮各自崗位的人才,切實把思想政治工作與企業管理相結合,逐步形成思想政治工作。“大政治工作者”的工作模式。
加強針對性,注重實用性。加強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要以企業的生產經營為重點,把思想政治工作同企業的生產經營相結合,把思想教育與效益引導相結合,把解決思想問題與實際問題相結合,具體分析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針對具體問題,有效解決問題,堅決克服“空到空”的說教和超然。脫離實踐的教育。在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中,要善于協調和解決職工的思想感情問題,糾正決策中的缺陷和偏差,防止決策實施中的沖擊和風險。重點抓好企業重大活動,把思想政治工作納入企業集體活動,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親和力,突出企業的實際困難,特別是困難勞動者的實際問題,幫助他們解決問題。幫助他們解決食物,衣服,住房,學校教育和疾病等問題。通過實際行動,幫助一個人,帶來一塊,給廣大職工帶來社會家庭的溫暖,體現社會主義的優越性。
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者素質。要做好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必須先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自身修養和綜合素質,增強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吸引力和吸引力,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以“新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抓住機遇貫徹落實精神。第十九次黨代會。我們必須以身作則,率先樹立良好榜樣,誠實勤奮,勇于奉獻,不求自身利益。我們將用我們的模范行動引導人們,用自己的個人情感來感動人,引導人,加強企業思想政治工作。
四、探索新時期思想政治工作的創新之路要與時俱進
探索思想政治工作要內容及時、方法得當、形式得當。一是堅持現實、貼近生活、貼近群眾,創新思想政治工作方式和方法,把握時代脈搏和中國鐵塔發展趨勢,從構建和諧社會的力量上研究和創新中國鐵塔的思想政治工作。積極和加快經濟的崛起,努力尋找一條合理和適宜的途徑。二是傳統與創新有機結合。對于傳統的方式和方法,我們應該堅持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和方法論,在創新的基礎上加以發展和拋棄,繼承和發展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和方法論,創新和發展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和方法論。第三,堅持引導和溝通。通過培訓、討論、經驗交流、典型指導等方式和方法,搞好企業間的交流,搞好思想政治工作,為中國鐵塔的發展和建設服務。
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在解決各種矛盾、構建和諧社會、培養員工責任感、掌握主人翁意識、幫助職工了解國家大局和社會發展方向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貫徹黨的思想、方針、政策,明確發展國有企業。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科學的飛速發展和知識經濟的到來,思想政治工作需要不斷創新,新的方式、新的方法才能有活力。
五、文化建設的體現
在文化建設中,要開展人性化、合理化的各項文化活動,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更廣闊的舞臺,增強思想政治工作向精神生產力轉化的動力。
如果我們要進行人性化、合理化的文化建設,我們可以在傳統節日中開展各種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如心心相印的采訪和比賽,以創造良好的人際關系。激發員工的工作積極性,樹立職業道德觀念,不僅能激發員工對黨的好感和對祖國的熱愛,更能激發員工對黨的盛宴和群眾文化的熱愛,最終達到促進公司發展、實現公司效益最大化的目標。文化建設所倡導的精神,把思想政治工作所注重的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教育具體化、企業化了。
文化建設的載體也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更多的途徑和方法,提高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實時性和實效性,極大地豐富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內容,創造了新的形式和方法,使思想政治工作和經濟工作更加機關化,集成,實現實時實施。
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在解決各種矛盾、構建和諧社會、培養員工責任感、掌握主人翁意識、幫助員工了解國家大局和社會發展方向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貫徹黨的思想、方針、政策,明確發展國有企業。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科學的飛速發展和知識經濟的到來,思想政治工作需要不斷創新,新的方式、新的方法才能有活力。
六、結語
總之,文化建設代表著企業的發展方向和追求。企業的文化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它們的有效結合,相互滲透,相互促進,優勢互補,可以促進思想政治工作的發展。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道路也將更加廣泛和強大。在這條道路上,我們要更新觀念,大膽探索,尋找有針對性、有時代感的新途徑。
參考文獻:
[1] 李鵬.論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對做好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J].改革與開放,2011.
[2] 彭永志.試談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與企業文化建設的融合[J].經營管理者,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