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國群
【摘要】在教育教學改革的背景下,新課程針對小學數學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在教育領域,小學是學生啟蒙的階段,也是人生發展中的重要階段。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要想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教師必須從日常教學活動中入手,對學生滲透數學思維方法。文章就此進行了詳細的闡述。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數學思維方法;滲透策略
在教育領域,數學思維是一種相對抽象的內容,卻能讓學生擁有更高效的數學知識理解與運用能力。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學思維方法的滲透教學屬于基本內容,教師需要循序漸進地開展,而不是隱性地滲透教學。擁有了一定的數學思維方法,學生能更透徹地理解、掌握相應的數學概念、公式和定理,同時還能更靈活地運用思維方法,提升自身的綜合能力與素質。接下來,本文就分析數學思維方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重要意義及小學階段主要的數學思維方法,在此基礎上,分析數學思維方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的現狀,并探究有效的滲透策略,希望為相關教師的教學提供有益的參考和借鑒,更好地提升小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培養他們的數學核心素養,促進他們未來的發展。
一、數學思維方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重要意義
小學階段的數學課程是一門基礎性學科,與我們的實際生活具有緊密的關系,而且數學課程還是培養學生空間想象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的主要學科,學生掌握了數學思維方法,就能夠舉一反三,靈活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正如俗話所說:“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對學生滲透數學思維方法,能幫助小學生理清數學中的數量關系,提升他們運算分析的效率,同時還能幫助他們靈活地把控相關的數學邏輯思維,擴寬他們數學想象的空間,從而提升他們分析、解決并歸納數學問題的能力。但在實際的生活中,小學生因為自身年齡、智力發育以及生活閱歷等種種內外因素的影響和限制,對于數學知識理解和掌握的程度和能力各不相同,且差距比較明顯。有的學生能快速理解并掌握教師講述的數學知識和技能,并靈活運用解決實際的問題,但某些理解能力較弱的學生無法做到這一點。基于此,教師就必須在教學中向學生滲透數學思維方法,幫助學生運用數學思維方法,把抽象的數學問題具體化、形象化,從而更準確、更清晰地掌握相關的知識內容與解題技巧。同時,這樣還能有效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二、小學階段主要的數學思維方法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學思維方法應具有一般性與普適性的特點,同時還應具有數學學科所獨有的特點以及突出的思想,是我們學習數學知識和技能時必須掌握的一種思想和方法。在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中,數學思維方法可劃分為三種類型,即抽象邏輯思維、推理思維和模型思維。所謂的抽象邏輯思維,是指學習者在觀察客觀事物的過程中,認真分析其數形及特點,從而抽絲剝繭,舍棄一切非本質的性質,直取其本質的屬性的這一思維過程。換句話說,就是人們用自己的思維方式接近被觀察事物的本質,并形成相應概念的一種思維方式。這種思維是數學思維方法的基礎,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著重對學生滲透這一思維方法。所謂的推理思維,是指根據某一命題的線索,經過思考、判斷,推斷出其與另一命題之間關系的思維方法。當這一推斷成立,兩個命題之間的確具有某種傳遞性時,我們就稱其為邏輯推理。在整個數學學習的過程中,推理思維十分重要,是我們分析、解決實際數學問題常用的工具。最后再來談談模型思想。模型思維也是數學教學中重要的思維方法,從廣義上講,任何的數學概念、公式和原理都可以被看作是數學模型;從狹義上講,數學模型就是描述、反映特定事物和關系的數學結構。其主要指運用數學的知識、思想去研究客觀存在的內在規律。
在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想對學生滲透這三種數學思維方法,應從三個層次著手:首先是向學生滲透考慮問題的思維方式,比如代入法、消元法和配方法;其次,向學生滲透邏輯思維,如分析法和綜合法;最后是向學生滲透一般性的思維思維方法。
三、數學思維方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有效滲透的策略
(一)借助生活化教學情境滲透
筆者在前文已經說過,小學數學課程是一門與現實生活有著密切聯系的學科,數學知識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因此,數學思維方法在運用上要向生活靠攏。基于此,教師在向學生滲透數學思維方法時,先不告訴學生要講述的定理、公式和概念,而是根據教學內容,選擇學生熟悉的生活事例,為學生創設出鮮活、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導學生在教學情境中進行體驗,然后再經過分析和思考,更快、更好地提煉出其中蘊含的數學思維方法,并將復雜、抽象的數學問題具體化、簡單化、形象化。這樣一來,就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并降低他們學習的難度,增強他們學習的自信心,促使他們充分參與到課堂學習當中。
例如,在學習人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學期“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的內容時,教師就可以借助學生熟悉的生活景物,如黑板、書本、課桌等生活物品,為學生創設適宜的教學情境,引導他們在教學情境中體驗其中蘊含的數學思維方法,然后提煉、總結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使他們更扎實地理解、掌握相應的數學思維方法。
(二)借助典型例題滲透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想向學生滲透數學思維方法,還可以借助典型的例題進行滲透。在實際教學中,典型例題的解答必須要用到相應的數學知識和方法。在向學生講解這些數學知識和方法時,教師就可以趁機向學生進行相應數學思維方法的滲透,使學生掌握正確的數學思維方法,從而幫助他們在解答相似問題時,明確解題的目標,減少不必要的錯誤。
例如,人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學期中的“數學廣角——雞兔同籠”問題就是一個典型的例題,其中蘊含著模型思想。教師在講解這一題型時,就可以向學生滲透模型思想,使他們掌握數學建模的過程和方法,從而更好地解決類似的問題。
(三)借助課后拓展滲透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對學生滲透數學思維方法,僅依靠短短的課堂教學雖然能幫助他們初步建立自身的數學思維方法,但仍存有不足,無法讓學生扎實掌握相應的思維方法。要想幫助學生徹底地掌握相應的數學思維方法,教師還要借助課后拓展練習向學生滲透,使他們進一步鞏固相應的數學思維方法。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向學生滲透數學思維方法十分重要,但這種滲透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實現的。作為教師,應不斷地引導學生,促使他們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相結合,從而拓展他們的思維,培養他們的數學思維,促進他們未來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朱建偉.淺析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學思維方法的滲透[J].中華少年,2017(36):207-208.
[2]陳小燕,陳岳婷,王李茹,等.淺談數學思想方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滲透[J].才智,2017(3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