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常鋒
【摘要】數學學科的知識具有較強的探究性與抽象性,為學生的思維能力發展提供了很好的條件。探索有效的教學策略來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是當前數學教師的重要教學任務。基于此,文章以人教版小學數學教學為例,探討了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高效教學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學;思維能力;探索精神;培養策略
知識實際上是思維活動的結果,同時又可作為思維的工具,讓學生進一步獲得更多的知識。因此,知識學習與思維訓練存在著比較明顯的區別,但是兩者之間又存在緊密的聯系。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知識教學是不可或缺的基礎教學內容。而在知識教學的同時推進思維訓練活動,則可有效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新課改明確強調教師要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因而數學教師必須要承擔起培養數學思維能力這一重任。
一、當前小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培養的基本問題
數學教學不單是傳授數學理論知識與解題技巧的教學,也是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教學。這就意味著數學教學的價值既包括幫助學生獲取知識與技能,也包括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只是在當前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中,數學思維訓練效果顯然具有一定的低效化特征。具體而言,小學數學思維能力培養的問題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思維訓練力度不足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更多的是將關注重點放在知識與技巧的教學方面,而在思維訓練方面,教師投入的教學力度顯得有些不足。小學生的思維能力還處在稚嫩的發展階段,教師的思維訓練力度會直接影響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質量。尤其是有些教師一般是在解題的過程中順帶加強一下思維訓練,比如在講解典型的例題時,讓學生從抽象中概括出一般規律。這樣的教學過程實際上難以全面又有效地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還容易讓學生一知半解,不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
(二)沒有充分考慮學情
不少小學數學教師在開展數學思維訓練教學時,往往沒有充分地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小學生正處于形象思維的發展階段,實際上不善于從典型的問題中歸納出一般規律,他們的模型意識、抽象想象能力都比較薄弱。這些問題雖然會加大教師對學生的思維訓練難度,但是若教師沒有結合這些學情來開展數學思維訓練,則難以起到應有的教學效果[1]。尤其是一些學生缺乏靈活變通的思維能力,會面臨比較大的學習困難,同樣的解題思路換了其他說法,就不能正確解題。這意味著數學教師必須要結合學生的學情,采取有針對性的思維訓練策略,切實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三)思維訓練方式單一
有些小學數學教師雖然在教學過程中非常重視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但是所采取的思維訓練方式缺乏多樣化,不能適應新時期學生的思維能力發展需要,反而限制了思維能力訓練的效果。因此,教師應該樹立起創新的意識,對當前的思維訓練方式進行反思[2]。在這個基礎上,教師要創新自身的思維訓練方式,積極引進新型的教學方式,盡可能地實現思維訓練教學方式的優化與革新,為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提供良好的條件。
二、培養小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有效策略
新課改與數學課程標準都強調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這有助于提高學生對抽象數學知識的理解能力。隨著核心素養理念的深入發展,思維能力的培養愈發受到重視。小學數學教師在數學教學過程中貫徹落實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已經勢在必行。筆者依托人教版小學數學教材,以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為切入點,提出以下數學教學策略。
(一)采取趣味性教學法培養學生的計算思維能力
計算思維能力是數學思維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強調要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教師應該在開展計算教學的過程中,有意識地加強學生的計算思維能力訓練。只是在當前的小學數學計算課教學中,不少小學生的思維狀態并不活躍,甚至有些學生根本沒有動用腦筋,其學習狀態是“沉默是金”的,缺乏調動自己思維能力的動力和興趣。針對這樣的情況,教師要意識到,要提高學生的計算思維能力,就必須打開學生思維世界的“閥門”。因此,教師可以在開展思維訓練的教學活動時,運用趣味化的教學方法來激活學生的數學思維,并培養學生的計算思維能力[3]。小學生對新鮮事物的求趣心理是比較鮮明的,教師可結合小學生的這一特點,在計算類的數學課堂上開展數學教育游戲,讓學生體驗充滿趣味性的數學學習活動。這樣既可以促使學生理解相應的數學知識,又能夠增強學生的數學學習體驗,刺激學生打開自己的思維閥門,使其在活躍的思維狀態下提高自身的數學計算能力,達到培養學生計算思維能力的教學目的。
比如在人教版小學數學“20以內加減法”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根據實際教學內容,科學合理地設計有效的數字卡片游戲。在這一游戲中,教師可以給兩位學生發放寫有1-9數字的九張卡片,讓兩位學生各抽取其中的一張,然后將雙方的卡片上顯示的數字進行加法計算,再進行搶答,比一比誰給出答案最快,并要求這個答案是正確的,滿足這兩個條件,就可以贏得此次的兩張卡片。在規定的游戲時間內,所獲得卡片最多的學生就是勝利者。開展這樣的數學教育游戲,可以有效鍛煉學生的計算能力,提高學生的計算準確度和計算速度。同時,學生在這個過程中也鍛煉了自身的計算思維能力。這主要是因為學生在這一游戲教學過程中會積極地表現自己。這一教學活動呈現出趣味性、競爭性、實踐性、思維性的特點,有效地挖掘了學生的反應能力潛能,可促進學生的計算思維能力發展。
(二)通過問題探究方法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新課改要求教師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創新思維能力,而創新思維能力的發展必須建立在創新意識這一基礎上,因而教師需要關注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創新思維能力是數學思維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小學數學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應該采取有效的教學策略,幫助學生樹立起創新意識,同時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創新思維能力[4]。為此,教師需要更加關注學生的學情,并加強對學生的針對性指導,與學生展開有效的課堂互動與交流,然后引導學生學會變換視角來思考數學知識,以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比如在人教版小學數學“能被3整除的數的特征”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為學生創設有效的情境:“這里有1、2、3等個數位上的數字,靈活地變換其數字位置,它們是否依舊還是3的倍數?你能夠想到哪些數字位置的變換方式?”這一學習情境很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促使其快速走進情境之中,充滿興致地對這些數字位置進行變換。不同的學生提出了不同的位置變換方式,學生在檢驗變換后數字時,發現仍舊和原來的數字一樣,每個都是3的倍數。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產生了更濃的好奇心,思維也處于非常活躍的狀態,對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具有非常積極的意義。又比如在人教版小學數學“有余數的除法”的教學中,教師可提出以下問題:“某班級組織秋游活動,學生一共有34名,他們前往目的地的過程中,要到達對面河岸,岸邊停著若干條小船,每條小船所載的人數有限(1-4人),怎樣設計租船方案,才能抵達對面河岸?你能夠想到什么樣的方案?”這樣的問題可以激起學生的創新意識,促使學生調動自己的思維能力,提出具有個人特色的解決方案,最終可達到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目的。
(三)利用多媒體輔助培養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
空間思維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數學思維能力,能夠幫助學生有效地理解幾何知識和幾何空間的知識,并且提高學生對相應數學問題的解題效率。在人教版小學數學教材中,有不少幾何空間的數學知識。教師可以依托這些內容,開展合適的思維訓練教學活動,有意識地鍛煉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5]。而幾何知識和幾何空間知識都具有較強的抽象性,利用多媒體技術來輔助教學,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對這部分知識的理解能力,也可幫助學生有效地培養空間思維能力。比如在人教版小學數學“圓錐”這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關于扇形的平面圖形,讓學生回顧有關扇形的特點、性質及其他基本知識。然后,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的演示功能,為學生演示動態的圓錐體表面剪開圖,讓學生直觀地了解圓錐與扇形之間的關系。在這個基礎上,教師可引導學生探究圓錐與三角形之間的關系。此時學生的思維處于非常活躍的狀態,對于教師提出的探究任務會樂于嘗試。為了增強這一教學過程的實踐性,幫助學生加深記憶,教師可引導學生自己動手剪裁圓錐。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需要為學生提供合適的指導。若是在動手操作環節中,學生出現了很難解決的疑問,此時教師就可以再次利用多媒體技術來為學生進行動態演示。通過直觀又形象的畫面,學生可以突破自己的認知困境,有利于培養空間思維能力。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成為數學教師新時期的重要教學任務。但是當前的小學數學教師面臨著不少的教學阻礙,教師必須要正確認識思維訓練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采取有效的教學策略,優化數學思維訓練方法,全面地促進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發展。
【參考文獻】
[1]張茜.基于核心素養下小學數學創新思維能力培養研究[J].學周刊,2018(31):46-47.
[2]桑達剛.論小學數學課堂上學生數學思維的培養[J].才智,2018(29):66.
[3]王穎奇.真知灼見源于多思善疑——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19):59.
[4]于歡慶.小學數學課堂學生思維能力培養的問題與對策[J].課程教育研究,2018(40):140.
[5]王博.談談小學數學綜合思維能力的培養——小學數學教學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8(38):14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