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曉杭
摘 要:杜威和陶行知都是著名的教育思想家,他們二者之間在教育思想上有相似的觀點。但是,教育研究側重方向不同,在教育思想上又存在不同之處。通過對二者的思想進行對比,闡述了他們的思想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以期為以后相關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杜威;陶行知;思想對比;高中數學
杜威和陶行知都提倡生活教育,這是他們相同的一面。同時,雖然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受到杜威的教育思想的影響,但是兩個人在研究上的側重方面不同,所處的社會環境不同,所以在教育思想上也有不同的一面[1]。
一、兩種思想上的相似點
1.二者都強調了生活與教育的緊密關系
在杜威和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中,都提出解決學校教育與社會需求脫節的問題,也都強調加強生活與教育之間的聯系,避免發生學生畢業后不能融入社會生活這一狀況。杜威認為,教育伴隨著一個人的一生;陶行知認為,過什么生活便受什么教育,人的一生應在不斷的教育中成長。因此,二者都強調了生活與教育間關系的緊密性。
2.兩種思想都具有強烈的民主性
杜威提倡把學校生活當成是一種社團活動的形式,學生作為這個“社團活動”中的一分子,用自身的力量為社會變革服務,平等地享有文化資源;陶行知在其“要把教育與知識變成空氣一樣,彌漫于宇宙,洗蕩于乾坤,普濟眾生,人人有得呼吸”之中,也體現了其認為教育要為普通大眾所服務的教育理論思想。
3.二者都倡導“活的教育”
杜威與陶行知都提倡教給學生學習知識的方法,讓學生“自由生長”,反對單方面灌輸給學生知識的教育行為。杜威認為在發展教育時,要契合其自身的生活,讓教育為生活所服務;陶行知認為文字和知識都是生活的工具,要把學生從學校生搬硬套、揠苗助長式教育的“桎梏”中解放出來。
二、兩種思想上的差異點
1.兩種觀點的側重點不同
由于杜威與陶行知面臨的社會狀況不相同,研究問題的側重方向也不同,所以導致了二者思想上的差異。杜威的教育思想側重于完善國家教育體制,通過學校教育來改變社會關于教育的觀念,對現有教育進行改良;而陶行知是從廣大勞苦群眾的立場來思考當時教育問題的,他更加提倡讓廣大勞苦群眾接受教育,去喚醒群眾的愛國意識,從而實現國富民強的遠大目標。
2.兩種思想具有本質上的差別
杜威的教育理念建立在生物化心理學和經驗論哲學觀的基礎上,具有唯心主義的特點。他倡導將學校辦成一個小型社會,推行資產階級實用主義;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具有客觀唯物主義的性質,他認為發展教育,要立足于本國國情,并以社會實踐為基礎。
三、兩種思想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1.營造民主、和諧的教育氛圍
平等、和諧的教育氛圍更加有助于學生主動地學習高中數學知識,也可以有效提升教師的課堂教學效率和學生的學習效率。杜威和陶行知都強調了關于民主思想的解放對發揮創造力的重要意義,因此現代教學也要以民主為主要條件。
例如:教師在教授概率和頻率時,就可以與學生進行互動,要同等地對待優等生與學困生。教師可以列舉一些容易計算的概率、頻率問題,通過提問學生,讓學生自行提出解決方案。對于學生給出的答案,教師給予公正、客觀評價,并逐漸增大難度,從而完成對這一內容的教學。
2.開放式教學
在教育改革中發現,開放式教學比傳統“填鴨式”的教學方式更加容易讓學生發揮自身特長,更加可以讓學生在探索中發現數學的規律,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開放式教學中,要強調解放學生的思想,教師在教學中也要注意引導學生找到適宜自己的學習方法,而不是單一地告知推演結果。
例如:在教授例題“取一條定長的細繩,把它的兩端都固定在桌面的兩點處,套上鉛筆,拉緊繩子,移動筆尖,畫出的軌跡是什么曲線?為什么?”時,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小組,引導學生通過減小或增大兩點間的距離,通過小組間的操作、討論,讓學生自己發現其中的圖形變化規律。
3.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相結合
杜威和陶行知二者都強調要加強生活與教學之間的聯系。所以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可以適當地引入生活中的例子,讓數學知識不再刻板、生硬的同時,也通過引入生活實際內容,增強學生的解題興趣,從而提升了學生的數學能力。
例如:在教授等差數列時,單純講授數列的概念,并推導出等差數列公式的內容相對比較乏味,又不太利于學生理解和學習,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展示寧夏青銅峽108塔,該塔共有12行,教師給出各行塔數排列的數字,通過去掉其中幾個數字形成一個數列,從而利用等差數列公式進行計算。通過案例的列舉不但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可以加深對該知識的印象[2]。
杜威與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對當今教育事業的發展有一定的積極影響,對現代教學、對高中數學教學也具有一定的借鑒價值。因此,教師在教授高中數學時,應該尋求二者思想中符合現代教學的思想內涵,并將之注入自身的教學實踐中去,為提升自身教學能力和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而不斷奮斗。
參考文獻:
[1]劉訓華,周洪宇.心中的世界:陶行知對王陽明、杜威思想的接納與改造[J].社會科學戰線,2018(4):225-233.
[2]宋旭華.關于高中數學教學生活化的實踐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6.
注:本文系江蘇省“十三五”重點自籌課題“陶行知與杜威教育思想比較研究”的階段成果,課題編號為“TY-b/2016/12”。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