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明
摘 要:在高中數學教學階段,數學作業可以幫助教師及時了解學生學習、掌握知識的情況,對于教師調整自身的教學進度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數學作業的設計是數學教師準備課程的重要環節,也是課堂教學的拓展和繼續。合理、多元化的作業設計對學生鞏固知識、掌握數學思想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簡要分析當前高中數學作業設計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探究一些能夠提高作業多元化設計藝術性和有效性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高中數學;作業多元化設計;有效性分析
在高中數學教學環節中,作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僅能夠鞏固學生在課堂所學的知識,還能夠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數學作業應該是一個追求自主、個性學習的過程。經過實際的調查和研究發現,目前許多教師在涉及數學作業的過程中都缺乏多元化、創新性,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課業負擔。因此,如何將高中數學作業設計得更加合理、多樣,同時體現藝術性和有效性,是廣大數學教育工作者需要深入思考和研究的問題。
一、目前高中數學作業設計中存在的問題
大部分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都會采取以往的題海戰術,通過布置大量的作業習題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許多數學教師在備課的過程中都傾向設計課堂教學環節,卻很少研究結合學生需求和學習情況來布置相應的作業。另外,由于市面上各種練習冊、輔導資料種類繁多,很多教師都將輔導資料作為布置作業的主要形式,但是大部分的輔導資料都缺少針對性,給學生完成作業帶來了許多障礙。除此之外,作業缺乏層次性、多樣性也會間接阻礙數學作業有效性的體現。
二、改善數學作業設計的有效策略
(一)突出作業設計的層次性
在設計數學作業的過程中,數學教師要充分考慮到不同的學生具有不同的學習水平,即學生的層次性。教師可以將作業的難易程度分為A、B、C三個層次,A類題型為基礎題目,題目內容主要是當天所學的重點概念和知識。B類題型是相對提高的類型,是在基礎題的基礎上整合了之前的知識內容而設置的題目,通過聯系前后知識達到對學生整體復習的效果,加深學生的縱向思維發展。而C類題目則是拓展題,題目的難度稍大,適合較高解題水平的學生完成。這類題目不僅可以拓展學生的解題思維,還能夠讓學生結合自身的學習興趣和能力自主選擇完成,這樣更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例如,教師在設置與“數列求和”相關的專題作業時,可以將第一層次的習題作業布置成簡單的對等差數列以及等比數列進行求和的練習,通過利用基本的數列公式去求解相關的數列基本量。而第二層次的習題作業可以布置為常見求和方法的運用,一些錯位相減、分析通項等解題方法可以簡單地體現在實際問題的解決過程當中。第三層次的習題作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滲透字母討論、相對復雜的開放性問題,拓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只有通過布置分層作業,才能夠使作業教學面向全體同學,引導不同學習水平的學生學好數學,體現作業設計的有效性。
(二)增強作業的趣味性
在高中學習階段,高中生的思維都相對活躍,富有較強的創造力和好奇心。因此,教師在布置作業時可以利用學生在高中階段的心理特點作為切入點,摒棄傳統布置書面型作業的方式,布置學生開展實踐操作型作業任務,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等形式完成作業,體現作業布置過程中的多樣化和趣味性。
例如,教師在講解完“三角恒等變形”這一章內容時,可以給學生布置有關三角函數簡單應用的作業,讓學生在課下通過自主探究,或者是小組合作的學習模式探究生活中哪些事物能夠體現三角函數的應用。通過對事物的觀察和分析編寫出一道實際應用題,并通過合作或自主探究得出題目的答案。在課堂中學生和小組成員之間可以相互討論,互相指出探究結果的不足之處或是閃光點,在發現問題、分析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提高其實際應用能力,體現作業設計的藝術性。
(三)創造性地使用材料,設計變式作業
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數學概念一般都具有較強的抽象性,因此也就成為數學教學過程中的重難點。如何引導學生有效、快速地掌握概念的本質內容,就需要教師能夠創造性地使用課本教材,深入挖掘課后習題或者書本中例題的潛在價值,通過設計具有發散性思維的變式作業鞏固學生的解題思維和能力。
例如,教師帶領學生學習了有關集合的基本運算之后,可以在課本例題的形式基礎上設計相關的變式作業。比如,設集合A={x∈Z|2 總之,有效性的數學作業是落實教學、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環節。如何提高高中數學作業多元化設計的藝術性和有效性是值得每個數學教師去深入思考、研究的問題。數學教師應結合學生的個性特點設計教學內容,調整教學進度,通過創造性地使用課本材料激發學生的數學思維意識,完善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 參考文獻: [1]項莎莎.論高中數學作業設計的有效性[J].備課心得,2014(9):12-13. [2]王變麗.高中數學作業設計的有效性探究[J].教學實踐,2012(4):2-3. 編輯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