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雨風
摘 要:核心素養在近些年來頻頻出現在教育領域。它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摒棄以往傳統的教學觀念,在教學中要重視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關注學生未來的發展。那么基于核心素養下小學數學教學需要堅持新課標中提出的關于學生基本知識、技能、思想和活動經驗這四方面能力的培養。在核心素養的背景下要求在數學的計算教學中讓學生具備會算能力。那么在當前新課改背景下,如何才能夠更好地在小學數學的課堂中培養學生的運算能力呢?從核心素養出發,淺析小學數學運算能力的提升策略。
關鍵詞:核心素養;小學數學;運算能力
運算能力對于小學生數學學習的好壞起著重要的作用,是數學學習的基礎。因此,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教師需要重視對學生運算能力的培養,從而提高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效率,幫助學生樹立學習數學的信心。但是目前小學數學課堂中運算教學還存在著一些問題,使得目前小學生的運算能力難以得到提升。那么伴隨著新課改的深化和核心素養的提出,對于運算能力的培養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我們將針對在核心素養下如何更好地培養學生的運算能力展開探究。
一、小學數學核心素養運算能力的特征
(一)運算能力具有層次性
在數學的發展中,運算本身就是從簡單到復雜,從具體到抽象的過程。因此我們在學習運算的過程中也應該是按照步驟有層次地進行的。比如說我們一開始沒有進行整數運算的學習,那么直接跳到小數的計算顯然是不現實的。那么對于運算能力一般可以分為三個層次,首先是要保證計算的準確性,這也是最基本的要求,其次要求計算的方法合理,計算簡捷并且高效,最后一個高標準的要求就是在計算中運用技巧,更加靈活。因此我們必須要重視計算能力的培養,將計算的技巧和發展思維進行結合。
(二)運算能力的綜合性
數學計算不能夠離開最基本的數學知識而獨立地存在。運算能力其實涉及方方面面的內容,是對一個學生綜合水平的考查。可以說運算能力融合了學生的記憶能力、理解能力、觀察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所以在數學運算能力的培養中需要得到多種能力的相互支持。因此,運算能力培養是一個綜合性的問題,在教學中要不斷地引導,逐漸地進行累積。因此我們說核心素養下的小學生的數學運算能力具有綜合性的特點。
二、核心素養下提升學生運算能力的策略
(一)加強數學計算教學設計目標的導向性
在核心素養的背景下,小學數學的運算教學目標需要和核心素養保持一致。對于數學教學我們的學習主體是學生,那么教師在對數學運算教學進行設計時需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做好明確的學習規劃和目標。教師需要明確學生在進行某一部分的運算教學后應該達到的效果,充分應用科學的教學方法,有針對性地進行運算的教學和練習,從而提升學生的運算能力。
例如在學習蘇教版數學三年級下冊《兩位數乘兩位數》時,我們應該從核心素養的理念出發,給學生制訂這樣的學習目標,首先要求學生進行兩位數相乘的運算,讓學生自己先經歷運算的整個過程,從而了解兩位數相乘時書寫和計算的形式。其次再讓學生掌握兩位數乘法的算法,最后讓學生充分認識到學習兩位數乘法的生活意義,通過最后一項目標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通過以上目標的設定,我們讓學生清楚地理解運算過程的同時掌握算法,培養興趣,符合核心素養的要求。
(二)創設有效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我們學習的動力是建立在興趣的基礎上的。在新課標中提出了我們需要讓學生認識到數學的重要性,明白學習數學的價值和意義。那么這也要求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需要具備一定的創新意識和正確的學習態度。所以教師在課堂中進行運算教學只讓學生進行反復的練習是遠遠不夠的。教師還需要采用一些有趣的情境來激發學生運算的欲望。通過情境的搭建讓數學題變得更有生命力。
例如在學習蘇教版三年下冊關于分數的認識時,我們可以通過模擬一個生活中的場景來讓學生對分數的運算更加熟悉,從而加深學生的理解。比如我們以給學生過生日為例,同學A買了一個蛋糕給同學B過生日,來給同學B過生日的一共七人,然后問大家學生怎么分蛋糕。老師甚至可以帶道具進入教室讓學生親手切蛋糕來理解分數的概念,這樣在學生對概念充分理解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應對今后涉及的分數的運算題目。
又比如在學習四則混合運算時,可以舉這樣一個例子:媽媽買了12支圓珠筆,每支2元,買了14個本子,每個3元,讓學生計算媽媽一共花了多少錢,這時候通過這樣一個媽媽購物的形式讓學生積極思考,從而引出簡便的算式12×2+14×3,讓學生完成混合運算,老師還可以準備一些禮物和獎品,對列式速度快、計算準確的同學給予獎勵。讓學生在計算的同時能夠認識到運算的現實意義,這樣才能夠有效地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將枯燥的數學計算變得生動起來,更能夠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三)提高小學數學計算教學內容的科學性
因為受到年齡的影響,小學生的學習有著自身的規律和習慣,那么我們的教學需要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在教學中內容要安排合理,有層次性和針對性。例如在學習關于小數的運算時,我們的練習應該分為小數的加減法、小數的加減混合運算等,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通過運算能夠充分認識到小數和整數的關系,認識到知識與知識之間的銜接性,更利于學生數學思維的建立。教師需要對教材進行深入的分析,通過多種方式讓學生認識運算的原理,幫助學生積累計算的經驗。另外,教師要教會學生對知識進行融會貫通,多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引導學生避免在運算中走入誤區。同時教學中應該注意內容的循序漸進性,讓學生的運算經歷一個從簡單到復雜、從容易到難的過程,這樣更有助于學生對所學習的內容進行吸收。
(四)核心素養運算能力培養要注重練習
能力的提升離不開必要的練習,這也是我們布置作業和安排隨堂練習的目的。因此無論是什么樣的學習,必要的練習和積累是一定不能夠少的環節。在學生不斷的練習中讓學習的效果達到質變,同時教師需要根據每位學生的能力不同來制定合適的練習量。那么對于練習的安排除了我們要注意量以外,還應該提高練習題的質,對于難的題目應該進行重點和反復復習和練習。最好每天都能夠拿出一些時間進行數學的運算練習,提高學生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我們在讓學生進行整百數的計算時,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拆數和轉化的技巧學習。另外,在學習蘇教版三年級上冊關于兩、三位數乘一位數以及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中,我們需要給學生提供一些精而細的運算題目讓學生進行練習,同時教師對于作業的布置要充分結合學生的認識水平,對班級學生展開分層的訓練,讓每位學生都能夠有所收獲,在運算能力上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通過練習學生最終會達到見到題目就知道考查的是什么內容,解題的步驟是什么,自己會意識到在做題中哪些容易出錯的效果。
總之,伴隨著新課改的深化和核心素養的被重視,我們對于學生的各項能力發展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數學運算能力是學生學習數學需要具備的基本能力之一,對于小學階段的數學學習,提高學生的運算能力是不容忽視的。在核心素養的要求下,我們的運算能力教學也面臨著新的挑戰,為此教師需要采取新的教學方式,從學生的基本情況出發,在順應新課標要求的前提下提升運算教學質量,不斷地提升我國當前小學生的運算能力和水平。
參考文獻:
[1]張德巖.小學數學運算能力培養探究[J].赤子,2018(19).
[2]陳建.淺析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J].學周刊,2017(16).
[3]李木子.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計算能力芻議[J].軟件(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