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彥紅
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教學體制改革的逐步深入,現代教育教學不僅要求學生全面具備各學科知識內容并靈活運用,還要求學生具備較強的學科素養和學科能力。就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而言,實際閱讀教學質量的優劣直接關系著學生邏輯思維組織能力和語言邏輯組織表達能力,因此,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加強培養小學生閱讀能力至關重要。主要就小學語文閱讀能力培養的有效教學策略進行分析,望對未來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提供相應借鑒。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閱讀能力;培養策略
縱觀當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實際教學中授課教師普遍以“一言堂”式的教學方式為主,大量文字加上枯燥單一的教學方式,直接導致小學生喪失閱讀興趣,閱讀學習普遍停留在表面,嚴重欠缺自身感悟和體會,不僅不利于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還難以提高小學生自身閱讀能力。因此,實際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授課教師務必要重視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
一、通過趣味性的教學情境激發小學生閱讀學習興趣
縱觀小學教育階段學生,其身心發展處于初期階段,具備較強的好奇心理,因此,實際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授課教師務必要牢牢把握小學生這一身心發展特征,重視利用閱讀教學情境來激發小學生的閱讀學習興趣。比如,在北師大版小學語文教材五年級上冊《諸葛亮少年時代的故事》閱讀教學中,授課教師可以用“同學們有沒有聽過三個臭皮匠頂一個諸葛亮這句諺語呢?那大家知道這句話表示的是什么意思嗎?”此時有的學生知道,有的學生不知道,之后授課教師便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軟件為學生播放事先準備好的動畫片《三個臭皮匠和諸葛亮》,并加入歷史人物諸葛亮的介紹,讓學生在直觀觀看中初步接觸課文主人公,之后再用“大家想不想知道諸葛亮小時候都做了些什么呢?”來引入,進而組織學生展開閱讀。
二、通過適合小學生的教學方法提升閱讀教學效果
1.問題情境閱讀教學導入法
問題是引導邏輯思維的主要途徑,閱讀教學中通過問題引入,能夠讓學生在第一時間內進入閱讀氛圍,學生在帶著問題閱讀的過程中也能夠提升自身的閱讀能力。比如,在北師大版小學語文教材五年級下冊《龍的傳人》閱讀教學中,授課教師可以先用多媒體教學軟件為學生播放有關“龍”的動畫,如《哪吒鬧海》《葉公好龍》等神話傳說動畫來激發學生閱讀興趣,之后再引入本節課閱讀內容《龍的傳人》并讓學生帶著問題“為什么說中國人是龍的傳人?你在哪里見過帶有龍圖騰的標志?你還知道哪些有關龍的成語故事或傳說?”同時要求學生在自主閱讀過程中畫出自己不認識的字詞,這一過程中,授課教師只需要扮演好引導者的角色,并走到學生當中對學生閱讀情況進行觀察,以便及時了解學生閱讀遇到的障礙和問題,從而在二次引導閱讀教學中有針對性地幫助學生解決。
2.讀寫并進式閱讀教學法
新課標教學體制改革背景下,小學閱讀教學過程中,授課教師不僅要重視學生閱讀能力教學,還要重視在閱讀中培養學生積累寫作素材的習慣。比如,在北師大版小學語文教材六年級上冊《三峽之秋》閱讀教學中,授課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自主閱讀過程中將描寫秋天的優美句子勾畫出來,并組織學生對勾畫內容進行有感情朗誦。同時在閱讀教學之后留出十分鐘的時間讓學生思考總結并分享自己對秋天美景的印象,在閱讀教學結束后給學生布置以“秋天”為主題的短文寫作,從而在培養、鍛煉學生閱讀能力的同時,進一步強化學生的寫作能力。
三、通過多媒體教學軟件強化小學生閱讀思想情感
就小學生而言,其思想認知以及生活經驗還停留在初期發展階段,因此,實際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授課教師務必要重視小學生思想情感以及價值認知的培養和強化。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創新發展,多媒體教學軟件已經在各年級階段教學中得到了廣泛應用,語文教師也要積極利用多媒體教學軟件進行閱讀教學,以便幫助學生進一步把握文章中的重點、難點以及整體脈絡,從而更好地獲得思想情感的升華。比如,在北師大版小學語文教材六年級上冊《狼牙山五壯士》閱讀教學過程中,授課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軟件為學生播放有關狼牙山五壯士、紅軍長征等電影視頻,讓學生在直觀觀看中感受紅軍長征時艱辛以及革命烈士舍生取義、愛國奉獻的情感,之后再對課文進行閱讀,并組織學生分角色朗讀,讓學生在朗讀中升華自身的愛國情感。
綜上所述,新課標教學背景下,現代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授課教師要想進一步培養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實際閱讀教學過程中,一定要通過趣味性的教學情境激發小學生閱讀學習興趣,利用問題情境閱讀教學導入和讀寫并進式閱讀教學法來提升閱讀教學效果,并重視運用多媒體教學軟件強化小學生閱讀思想情感,只有這樣才能夠從根本上提升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和素養,從而進一步促進小學生綜合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李曦.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與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J].文教資料,2017.
[2]王月華.芻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與學生閱讀能力培養[J].考試周刊,2017(67):42.
編輯 王彥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