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榮林
摘 要:一體化教學是一種新的教學模式,以國家職業標準為依據,以綜合職業能力培養為目標。如何在教學過程中實現目標,本文以圓錐軸的編程為例,設計適合中職數控加工專業一體化課程的實施方案,從而為學院的一體化教學改革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關鍵詞:一體化教學;教學設計;數控加工專業
近年來,一體化教學是中國職教很時髦的名詞,一體化教學是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全國職教院校都在積極探討、組織學習以及實施。2013年我院教學改革以來,我數控技術系一體化教學改革初見成效,但不夠理想,仍需改進,比如老師面對理論概念較多的教學活動時,容易教學知識滿堂灌,體現不了老師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一體化教學宗旨。下面就以“圓錐軸的編程”為例,研究設計一體化課程教學方案。
一、學習內容分析
圓錐軸的編程是校本教材《數控車床切削加工》的學習任務四“圓錐軸的數控車加工”里的一個學習活動,如下圖。該活動主要是培養學生編制程序的能力,能通過查閱教材、學材和相關資料(網絡資料、資料庫)進行自主學習,合理選用編程指令進行程序編制,利用有效教學資源進行仿真加工,確保編制程序的合理性及正確性,同時培養學生溝通與協作的能力,為后續學習活動“圓錐軸的加工”打下基礎。
圖1 圓錐軸零件圖
(一)學習目標
根據《數控專業一體化課程方案》,制定本次微任務的學習目標。
課前:能通過查閱教材、學材和相關資料(網絡資料、資料庫),選取適合圓錐軸的編程指令,完成相關工作頁;課中:通過對比法,根據圖樣選擇合理的編程指令、會查閱資料,正確寫出G71/G70指令格式及其參數含義;通過小組討論,協作,完成圓錐軸零件的編程、完成相關工作頁;課后:拓展練習圖1的程序編制。
(二)學情分析
教學對象:數控加工(數車方向)中級工三年制二年級學生。
學生經過之前三個任務的學習,掌握相關知識與技能。小組組員間具有一定的協作意識和溝通能力,具備一定的分析和解決能力。學生適應一體化教學模式,喜歡角色扮演學習,小組合作學習。大部分學生學習態度積極,學習習慣良好,但自學能力有待加強,語言表達能力需進一步提高。
二、教學策略選擇與分析
根據教學目標要求和學生學習特點,運用工學結合的一體化教學模式,采用任務驅動式教學策略,通過情景導入模擬企業生產車間環境,角色扮演讓學生體會職業特點。采用頭腦風暴法,小組討論、合作學習的方式,充分發揮學生自主學習能動性。
開展線上/線下混合式學習,學生利用網絡平臺、動畫視頻,有利于化解教學重點與難點。首先,通過學習工作頁的引導,并通過教師時時跟蹤、指導,完成程序的輸出。其次,操作上海宇龍仿真軟件及數控車床進行校驗程序,培養學生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優化程序。再次,通過拓展練習,鞏固所學知識,培養知識遷移能力,達到全面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目標。
三、教學設計過程
(一)課前學習
通過查閱教材、學材和相關資料(網絡資料、資料庫),對于余量大形狀復雜的零件如何簡化編程,選取適合圓錐軸的編程指令,完成相關工作頁 。
設計意圖:組織線上課前學習,將部分學習內容前置,為課程的順利開展做好準備工作。
(二)課中學習
1.組織教學預習檢測
組織學生在學習通上簽到,檢查著裝;聽取安全員對于6S檢查情況的匯報并點評;通過學習通發布搶答指令,記錄學生表現;通過在線測試考試系統,考核學生預習情況。
設計意圖:按企業工作流程進行教學組織,模擬生產線班前會,讓學生了解崗位要求。通過課前檢測環節,檢驗學生課前學習情況。
2.學習準備
回顧前課,小組代表匯報前課已經完成的學習任務。小組搶答圓錐軸的加工路線?目的是檢查學生前課學習效果,并做好本次任務的學習準備。
3.明確任務
一聽工作情境;二看閱讀工作頁,接收學習任務:完成圓錐軸零件的程序編制,并輸出程序,通過上海宇龍仿真軟件及數控機床校驗程序正確性;三明確教學重點與難點。
設計意圖:通過引入企業真實產品,幫助學生梳理工作過程,強化工作意識,做中學、學中做。
4.收集信息,制定計劃
首先查閱學校學習資料庫、學材,觀看課件,選擇適合圓錐軸零件加工的編程指令,明確G71/G70指令要點信息;查閱學校學習資料庫、學材和工作頁,制定圓錐軸編程的實施計劃。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查詢資料鍛煉查閱信息的能力,培養學生制定計劃的能力、團隊協作的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理解能力。
5.實施過程
查閱資料,寫出所用循環指令格式及相關參數的含義;用G71/G70指令按工藝要求進行零件的程序編制;在上海宇龍仿真軟件及數控機床進行校驗程序。
設計意圖:安排學生自主學習,討論分析,培養學生團隊協作的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體現學生“學中做,做中學,學做合一”。
6.總結評價
各組展示圓錐軸加工程序單并匯報整個實施過程,完成總結評價,填寫工作頁,進行課堂在線測試,檢查學習效果。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代表匯報,培養了學生表達、歸納和總結能力。通過在線測試及時掌握學生學習情況,自評與互評環節更公正、公開。
(三)課后拓展
通過查閱學校學習資源庫完成拓展練習圖1的程序編程。學生線上與老師交流學習心得,并互動學習問題。通過拓展練習,引導學生掌握相似工件的編程方法,培養學生知識遷移能力,達到課后目標。
四、學業評價
本次課程主要采用過程評價和綜合評價相結合的評價模式,評價內容緊密圍繞學習目標而設計,側重學生專業能力和職業素養相結合的綜合評價。 評價表有:1.編程過程記錄,在零件編程時使用,能掌握學生編程過程的實際情況; 2.小組展示評價表,用于學習活動中,記錄學生展示表現,屬于加分項; 3.綜合評價表,用于學生自評,小組互評,教師評價。
五、總結
多種信息化手段運用,實現線上/線下同步學習,借用學習通軟件發布課前、課后學習任務,并與學生時時交流,答疑解惑。學校(數控專業)學習資源庫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料,滿足學生自學與課后拓展學習的需要。學習要點制作成動畫課件,學生能通俗易懂,利于掌握理解。在教學過程中,合理的貫穿了情景導入、任務驅動、角色扮演等教學方法,同時結合白板展示、PPT展示等教學手段實施教學,學生學習積極性高漲,掌握重點知識,教學效果良好。通過各小組討論分析、上臺敘述、教師總結、學生提問和答疑環節,突破本次學習難點,為培養學生今后獨立的能力奠定基礎。采用自評、互評、教師評價的方式,更公平、公正評價學生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