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玠 肖育
摘 要:傳統藝術的創新能夠為我國樹立文化自信,振興發展文化產業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和源泉。而在傳統優秀文化傳承發展中,創新人才發揮著主觀作用。其能夠不斷挖掘傳統侗錦藝術的特點,賦予其新時代的價值內容。因此在實現侗錦藝術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新模式的探究對于當下社會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一坊雙師”可以是一個工作坊內的非遺大師和教學名師合作,也可以是民間技術大師和專業教師合作。
關鍵詞:侗錦藝術;創新創業人才;“一坊雙師”;新模式
侗錦藝術是我國250萬的侗族人民在長期歷史傳承發展下來的具有實用價值和欣賞價值的民間工藝品,因此可以說侗錦藝術文化具有較強的文化底蘊,在傳統的民間工藝品中獨樹一幟。因此傳承和創新發展侗錦藝術成為發揚侗族文化的重要舉措。
1 侗錦藝術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現狀
1.1 侗錦藝術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必要性
侗錦作為侗族人民的傳統手工藝,在湘、桂、貴三省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即老一輩的侗族人民都能夠掌握基本的侗錦織造技藝,在侗族人民的家中,也可以隨處可見侗錦手工藝作品。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逐漸地漢族以及其他的少數民族都注意到了侗錦所具有的審美作用和實用價值,這給予侗錦的傳承發展注入了活力,侗族婦女們逐漸將侗錦藝術融入現代生活中,如將侗錦編制車新穎的背包、被面等生活用品,成為市場中的搶手貨。但是長期以來,眾多侗族手工藝者采用的統一的侗錦織造技術,采用的是同樣的工藝品,帶來了審美疲勞,也大大制約著侗錦藝術的傳承發展。因此必須能夠實現侗錦藝術的創新發展,特別是培養侗錦藝術的創新創業人才,才能夠為其長久發展帶來活力和生機。
1.2 侗錦藝術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模式落后
侗錦藝術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一般是以社會培養為主,即由當地的政府、傳統工藝作坊等單位對于侗錦藝術從業人員展開創新創業培訓。該人才培養的模式具有以下的特點:第一是侗錦藝術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過于僵化,即采用的是傳統的人才培養模式,過于重視理論知識的教育培訓,侗錦藝術從業者往往不能夠將侗錦藝術同創新創業有機結合在一起;第二是侗錦藝術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的師資不夠專業。在對侗錦藝術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中,不僅僅需要展開專業的侗錦織造技巧教學還需要能夠展開創新創業意識和能力的教學,但是事實中,當前所擁有的侗錦藝術人才培訓作坊中,僅僅將眼光放置在侗錦織造技巧的教學培訓中。
2 侗錦藝術創新創業人才“一坊雙師”新模式
2.1 “一坊雙師”模式特點
第一,“一坊雙師”實現了對傳統手工藝人的雙重培訓。由于現存的傳統手工藝作坊從業人員往往是由當地技校畢業的或是具有一定年齡的老手工藝人,這類手工藝人所具有的特點在于其能夠完成對復雜的工藝品的織造卻無法獨立完成創新活動。前者是因為缺少熟練的侗錦織造技巧,后者則是缺少相關的創新創業理念。因此難以實現對侗錦藝術的創新創業發展。而“一坊雙師”新模式,重視對侗錦作坊的多元化人才培養,針對作坊內的不同手工藝者,其所展開的培訓方式也不同,而根本的目標則是實現對手工藝人的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第二,“一坊雙師”實現了多元化織造技巧的教學。對于侗錦藝術織造技巧而言,不同的侗錦織造技巧專家所側重的織造方向不同。如侗錦分為素錦、彩錦等,不同的侗錦藝術家在不同的文化理念以及生活環境的影響下,對于侗錦的理解是不同的,而針對侗錦工作坊內的手工藝人展開“雙師”式的指導教學,有利于培育其創新的思維和能力,以更開闊的視野來對待侗錦藝術創作這件事情。
2.2 侗錦藝術創新創業人才“一坊雙師”新模式注意事項
第一,要求在“一坊雙師”人才培養模式中注意融入現代藝術設計理念,不論是何種人才培養模式,侗錦藝術中所具有的藝術審美性和創造性元素都必須被專項發展。如通過加強侗錦工作坊內的織娘的創新思維,可以通過聘請全國各大高校的設計、藝術等相關專業的專業教師前往開拓當地織娘的視野和能力。如“文創案例開發”策劃活動為例,引導作坊內織娘能夠實現將侗錦藝術融入文創業的開發設計中;或是以服裝設計案例為例,將侗錦融入潮流服裝元素中。
第二,要求“一坊雙師”人才培養模式能夠實現以傳統侗錦文化為基礎。可以說侗錦藝術的技巧是其實現創新創業發展的動力,而傳統的侗錦文化內涵則是其實現創新創業發展的基石所在。因此在“一坊雙師”的侗錦藝術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活動中,必須能夠展開對侗錦手工藝人關于侗錦藝術的歷史淵源、侗錦中所采用形式多樣的織造元素的代表含義。如傳統的侗錦織造中多采用龍狗等圖案,該圖案表達了侗族人對于龍、狗的崇拜,這些圖案呈現了傳統侗族人民樸素的生活哲學。
3 結語
傳統的侗錦藝術人才培養主要是采用開設工作室、工作坊的方式,以開設集訓班的方式不斷提升侗錦藝術手工藝人的侗錦織造技藝,在傳統的侗錦織造技巧教授培訓中,往往重視對手工藝人的侗錦織造技巧等的教授,卻忽視對于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的培訓,因此急需能夠導入“一坊雙師”的模式,在加強傳統侗錦織造技藝的培訓的同時,以更專業的知識展開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