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葡萄溝》是人教版小學語文第四冊第三單元的一篇文章。課文介紹了我國新疆吐魯番的水果之鄉——葡萄溝盛產葡萄的情況以及葡萄干的制作過程。課文圍繞總結句“葡萄溝真是個好地方”,從四個方面表達了作者對葡萄溝的贊美之情。課文第一段先介紹葡萄溝的地理位置和葡萄溝出產水果;接著第二段對葡萄溝的葡萄進行了特寫——葡萄顏色多、品種多、結得也多,點出這里不僅景色美,人也熱情好客;第三段接著寫了正是因為葡萄溝的葡萄又大又甜,又使用涼房把它制成葡萄干,所以葡萄干的顏色鮮,味道甜;最后一段只有一句話,是對全文的概括:“葡萄溝真是個好地方。”抒發了作者對葡萄溝的贊美之情。要求教者,要緊扣主題,把握重點,在掌握新知識的同時,拓展延伸,激發學生愛國情懷。
【關鍵詞】《葡萄溝》;導入;感悟;抒情;練習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教材簡析】課文圍繞中心句“葡萄溝真是個好地方”重點介紹了三方面的內容:首先,講葡萄溝盛產水果;接著,講葡萄溝景色獨特美麗、老鄉熱情好客;最后,介紹了葡萄干的制作過程。
【設計理念】新課標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因此本節課打算以讀為主線,讓學生在讀中理解、在讀中感悟、在讀中體會文本表達的思想感情。
【三維目標】知識技能: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新疆吐魯番的葡萄溝真是個好地方。過程方法:通過自主閱讀、大膽想象、合作探究的學習過程,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情感。情感態度:以文本為主線,以PPT多媒體課件為載體激發學生對葡萄溝的喜愛之情,進而激發他們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激發他們的愛國情懷。
【重難點】深入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葡萄溝是個好地方的原因。
【教法設計】情境創設法、相機誘導法、以讀代講法。
【學法指導】自主學習體驗法、合作交流探究法、圖文結合想象法、品詞賞句法。
【教具準備】PPT多媒體課件
【教學流程】
一、鋪墊導入,走近葡萄溝
師:板書詞語“葡萄”。生:讀詞語。師:同學們吃過葡萄嗎?誰來說說它的顏色和味道?師:在詞語“葡萄”的后面填“溝”字。生:齊讀兩遍。師: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課文,出示課件顯示課題。
二、學習感悟,走進葡萄溝
師:葡萄溝在哪里呢?生:新疆吐魯番。師:課件播放地圖,先顯示新疆的地理位置,并告訴學生新疆是我國最冷、最熱、最干旱的地方,《西游記》中充滿神氣色彩的火焰山就在新疆,那里人口最多的是維吾爾族,接著課件出示維吾爾族人、服飾、手鼓及維吾爾族的建筑。之后顯示吐魯番的地理位置,最后顯示葡萄溝。生:談自己看了課件了解到的信息。師:新疆美嗎?生:美。師:新疆的葡萄溝更美,同學們想去嗎?生:想。師:請同學們打開書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生:通讀課文。師:課件播放課文錄音及相關圖片。生:認真看圖,仔細聽錄音。師:葡萄溝的美景欣賞完了,哪位同學來給咱們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一至四自然段。生:朗讀課文,并參與評價。
師:請同學們拿起筆在課文的第一自然段找“盛產”這個詞語說說你對它的理解。生:用自己的話說“盛產”的意思,并用“盛產”說句子。師:葡萄溝盛產哪些水果?生:根據課文內容及課前收集的資料回答。(鴨梨、蜜桃、杏子、沙果、葡萄)師:從課文的題目看,葡萄溝主要生產什么水果?生:葡萄。師:葡萄種在哪里呢?生:山坡上。師:那我們就去山坡上瞧瞧去,請同學們朗讀課文第二自然段。生:讀課文。師:在山坡上,你們首先看到了什么?生:涼棚。師:是用什么搭成的?生:葡萄樹的枝葉。師:課件出示句子“茂密的枝葉向四面展開,像搭起了一個個綠色的涼棚”,請同學們讀這個句子并說說茂密的意思,想想它還可以用一個什么詞來代替。生:讀句子,說茂密的意思及近義詞(說明樹葉很多,茂盛、許許多多、很多很多、密密麻麻、層層疊疊)。師:想想維吾爾族老鄉會在涼棚下干什么?同桌討論,發揮想象。生:聊天、講故事、做游戲、看書……師:炎熱的夏天你如果鉆進涼棚里會有什么感覺用一個詞說出來。生:涼爽、涼快、好涼、真涼。師:在山坡上你還看到了什么?生:葡萄。
師:課件出示句子“葡萄一大串一大串掛在綠葉底下,有紅的、白的、紫的、暗紅的、淡綠的,五光十色美麗極了。”找出句子中表示顏色的詞語。這么多的詞語課文中用一個什么詞來表示的?還可以用哪些詞語來表示?生:說“五光十色”的近義詞(五顏六色、五彩斑斕、五彩繽紛)。師:課件播放五光十色的葡萄、瑪瑙、珍珠、翡翠圖。并要求學生把葡萄和瑪瑙、珍珠、翡翠圖聯系起來說比喻句,最后用“有的…有的…”的句式說一段話。生:紅色的葡萄像瑪瑙,白色的葡萄像珍珠,淡綠色的葡萄像翡翠(新疆的葡萄熟了,有的像瑪瑙,有的像珍珠,有的像翡翠,五光十色美麗極了)。師:你們在山坡上還遇到誰了?生:維吾爾族老鄉。師:他們對待客人怎么樣?從課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生:讀課文回答問題。師:課件播放句子“要是這時你到葡萄溝去,熱情好客的維吾爾族老鄉準會摘下最甜的葡萄讓你吃個夠”。生:讀句子,談自己對重點詞語的理解(“準會”的意思是一定或絕對;“最甜的”說明維吾爾族老鄉用最好的葡萄招待客人;“吃個夠”說明維吾爾族老鄉用來招待客人的葡萄很多,客人吃得再也不想吃了。這個句子充分說明葡萄溝物美人更美)。師:維吾爾族老鄉這么熱情好客,請同學們帶上感激之情再讀一下句子。師:從圖上、課文中我們了解到葡萄溝產的葡萄非常多,那吃不完的葡萄,維吾爾族老鄉是怎么保存的呢?生:制成了葡萄干。師:葡萄干到底是怎么制成的,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第三自然段。生:讀課文。師:課件播放葡萄干的制作過程。師:我是甘肅省靈臺縣的記者,誰愿意當維吾爾族老鄉接受采訪,說說葡萄干的制作過程。
三、贊美抒情,惜別葡萄溝
師:現在請同學們回過頭想想,課文主要講了哪些內容?生:先講了葡萄溝盛產水果,接著講山坡上綠色的涼棚和五顏六色的葡萄,再講了維吾爾族人熱情好客及葡萄干的制作過程。師:葡萄溝真是個好地方。下面誰能用感嘆句夸一下葡萄溝?如“我們東關小學真美啊!”生:葡萄溝真美啊!葡萄溝的葡萄真甜啊!葡萄溝的水果真多啊!維吾爾族老鄉真熱情啊!……
四、強化練習,拓展中提高
(1)習慣積累的你,摘抄文中的好詞好句。(2)擅長寫作的你,寫一種你熟悉的水果;或者寫寫你美麗的家鄉。(3)興趣廣泛的你,收集有關葡萄溝的資料,講給同學們聽。(4)多才多藝的你,學跳新疆舞、學唱新疆歌。
作者簡介:李小葉,女,1995年畢業于甘肅省平涼師范,1999年取得函授大專文憑,小學高級教師,市、縣級骨干教師,市、縣級學科帶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