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華
摘 要:優化合作學習方式是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途徑,應該引起教師的高度重視。合作學習模式是數學課堂解決難題的有效方式,文章從討論爭辯、游戲競賽、實踐操作等方面闡述合作學習方式的優化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學;合作方式;教學效率;數學思維
中圖分類號:G623.5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19)16-0054-01
新課改背景下,數學課堂教學更注重合作學習的運用,特別是課堂討論已經成為教師普遍應用的合作學習形式。為更好地運用這一模式進行教學,教師需要對合作學習的形式進行探索和創新,以調動學生合作學習的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質疑釋疑、課堂辯論、游戲競賽、實驗操作等都屬于數學課堂教學可以運用的有效合作學習形式,教師需要根據教學實際需要進行理性選擇,以提升合作學習的適配性。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可給學生設計懸疑問題,發動學生展開課堂討論,這是最為常見的教學方式。在問題設計時,教師要有調查意識,針對教學內容特點和學生思維特點展開討論教學,這樣才能快速激活學生的學習思維,形成良好的教學氛圍。為提升教學有效性,教師應給學生提供爭辯或討論的話題,讓學生展開多種形式的課堂互動交流,這就能夠成功發動課堂教學引擎,引發學生思維碰撞,形成更豐富的教學張力。
如教學蘇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認識”,教師引導學生畫長方形時,可給學生提供討論話題:根據長方形的特征,怎樣來畫長方形比較合理?學生針對這個問題展開了討論,有學生說:這很簡單啊,先用直尺畫出一條線段,在線段兩端畫出垂線,截取等長垂線,連接之后便得到了長方形。教師繼續給出開放性問題:這塊橡皮就是長方形,圍著橡皮畫線,也能夠得到長方形。這樣操作可行嗎?學生對此展開熱議,有學生說:畫長方形需要用規范的工具,這樣隨便畫是不對的。也有學生認為:只要能畫出合格的長方形就行,運用什么工具并不重要。教師對學生的觀點給出恰當評價,課堂學習氣氛濃烈起來。
教師引出話題,目的是引發學生展開互動討論,以便讓學生在互動討論中達成更多學習共識,生成新的學習認知。從學生表現可以看出,爭辯或討論是一種理想的課堂互動方式,學生會在此過程中打牢知識基礎。
學生對游戲和競賽活動有較高的參與熱情,教師要抓住學生學習心理展開教學調度,為學生準備豐富的數學游戲競賽活動,以成功激活學生數學學習思維,形成學習內驅動力。在游戲方面,數學游戲種類繁多,教師要進行篩選和創新,針對教學內容和學生接受能力展開活動,讓游戲的教學適配性更高,從而學習效果也更為突出。在競賽方面,學生都有好勝心,發動學生開展多種形式的學習競賽活動能夠激起學生的學習欲望,從而贏得教學主動權。
在教學中開展數學游戲競賽時,教師需要深入到學生群體之中,征求學生意見,這樣推出的游戲會具有更高的適合度。如教學“兩位數乘整十數的口算”相關內容時,教師為學生設計了同桌口算競賽小游戲:同桌兩名同學,輪流出示口算題目,只要不超出兩位數乘整十數的范圍就可以,要求對方在10秒鐘之內給出正確答案,不然就算失敗,需要唱一首歌。學生對游戲競賽活動很有興趣,都高興得手舞足蹈,躍躍欲試。教師一聲令下,課堂學習氣氛頓時火爆起來。教師深入到學生中間,與學生一起進行游戲活動,給學生帶來更多的動力。經過幾輪的較量,學生對學習內容有了深刻理解,計算能力也得到進一步提高。
教師為學生布設數學游戲競賽,可成功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學生對這樣的游戲活動有極大參與熱情,訓練成效顯著。青少年學生思維比較活躍,他們需要生動有趣的教學活動,而數學游戲的開展能夠使學生獲得豐富的內驅動力。
數學離不開實踐操作,數學中的擺一擺、拼一拼、做一做、測一測等活動,都能夠為學生提供多樣的實踐操作機會,讓學生在實踐操作中形成數學認知。青少年學生大多喜動不喜靜,對實踐活動有好奇心,這無疑是有利的教學發動機會。教師要引導學生結合生活實際展開數學實踐操作活動,為學生帶來豐富的學習認知體驗,這對全面提升學生學科核心素養有重要促進作用。
數學與日常生活聯系密切,教師在教學時可結合學生的生活認知,引導學生積極運用數學思維進行思考和探究。如教學“連乘應用題”相關內容時,教師可引導學生思考:我們所在的教學大樓一共有幾層?每層有幾間教室?我們教室有幾張課桌?根據這些信息,讓學生自行編出連乘應用題目,看誰設計得最為合理。對于這種身邊的數學問題,學生們積極熱議起來,紛紛對相關信息進行梳理和驗證,逐漸明確了設計思路。在課堂展示環節,學生踴躍發言,將具體設計思路進行展示分享,教師對學生設計的題目進行分析總結,給出積極的評價,然后組織學生具體解讀這些題目,把課堂訓練順利推開。
綜上所述,合作學習方式多種多樣,教師要有篩選意識,對合作學習方式進行多重對比分析,以便進行科學搭配。學生對合作學習有比較高的認同感,教師可合理運用討論爭辯、游戲競賽、實踐操作等方式滿足學生學習的實際需要,全面提升學生的學習品質。
參考文獻:
[1]邵靈芝.淺談小學數學中如何進行合作學習[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10).
[2]厚玉敦.小學數學合作學習模式探析[J],甘肅教育,20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