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節奏是音樂的骨骼,也是音樂的第一基石。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節奏訓練特別重要,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及學段要求,不斷創新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有效的節奏感訓練。培養節奏感的主要方式是培養學生準確的節拍節奏感、鮮明和靈敏的音準音色、豐富生動的情感表達和想象力等各方面的音樂感知能力。
關鍵詞:小學;音樂教學;節奏感;訓練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23-0155-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23.144
培養學生的節奏感是小學音樂教育的主題之一。通過對音樂的學習,學生可以舒緩日常學習壓力,提高審美情趣,豐富綜合素質。奧爾夫說:“兒童的音樂教育應先從節奏教學開始。”在音樂課堂中,教師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內心樂感和節奏感尤為重要。
要引導學生建立良好的音樂感知力,可以從培養學生的音樂興趣入手。小學生日常活動最多的是游戲,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游戲中發現節奏并模仿節奏,進而用語言、肢體動作來表現節奏,在模仿與表現的過程中對節奏產生理解與興趣。例如,在教學湘藝版三年級上冊歌曲《打秋千》之后,組織學生舉行“小型演唱會”,一名學生演唱歌曲,其他學生用“聲勢”動作“拍手、拍腿、劃圈、打響指”來表演配合,這種有趣的互動方式不僅增強了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還能培養學生的節奏感知力。
音樂被人們所感知依賴的是人的聽覺,聽覺能力也就是學習音樂的基礎。在教學過程中,要把學生帶到大自然中,讓他們傾聽最為自然的聲音,感受這些聲音的節奏并加以模仿,然后用合適的音樂來替代這些聲音,讓他們進一步感受這些音樂的節奏,從而對音樂節奏有更進一步的理解與認識,進而增強對音樂的興趣。如在湘藝版一年級下冊《小螺號》欣賞課導入時,教師創設情境,由淺入深,找一些規律性較強節奏單一的海水與螺號的聲音。通過聆聽對比這兩種聲音的長短,鼓勵學生去發現不同聲音的節奏有沒有彼此的聯系。
語言是音樂的節奏來源之一。語言環境對于小學生來說再熟悉不過,從語言節奏出發來訓練音樂節奏可以提高學生對節奏的認知力。在歌曲學唱前,先教學生如何在說話時該停頓的地方停頓,不該停頓的地方連貫。當學生掌握了語言節奏后對于音樂的節奏理解與掌握也會更加容易。在音樂課堂中,教師可以結合音符的時值與歌詞,指導學生按固定節奏朗誦歌詞內容。
音樂節拍常見的有二拍、三拍等,二拍是一強一弱均勻地出現,三拍則是一強兩弱不均勻地出現。這兩種拍子是基礎節拍,節拍感的訓練也應當從這兩種節拍入手。在學生掌握后,可以進行拍子組合,使用兩個二拍形成四拍,兩個三拍形成六拍,以及一個二拍和一個三拍形成混合拍等等。并同時指導學生不同節拍所要表達的不同情感,不同意境。
節拍感的訓練應當貫穿于整個節奏感的訓練中,開始時可以選用節拍感清晰的樂曲,從簡單節拍入手進而掌握常用節拍。例如,在教學《玩具兵進行曲》時,教師可以幫助學生自發地去理解二拍子歌曲富有動感的節奏,啟發學生根據音樂設計出動作,來表現音樂的快慢強弱等,以此訓練和提高學生的節奏感。
許多教師在進行節奏感訓練時常采用拍巴掌、跺腳的方式,不難發現,初期成效不錯,但幾個月之后學生就會厭煩。所以,此時加入打擊樂器學習會使學生耳目一新,學生會有興趣嘗試每一樣樂器。如碰鈴、三角鐵、響板、砂槌、木魚等,而在使用這些樂器時肢體的動作幅度不會很大,可以使學生更容易將注意力集中在打擊樂器的頻率和停頓的時間上,如此也就實現了教學目的:對音符時值的理解和記憶。
當學生能夠熟練使用幾種打擊樂器時,教師應當及時更改教學策略,啟發學生去尋找一些在日常生活中能夠發聲并且與所使用的打擊樂器音質、音色相近或相同的物品來代替已經熟練使用的打擊樂器。這樣可以保證學生擁有持續的新鮮感,繼續學習音樂中的節奏。
當今社會,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很多學生在入學前就已經開始了鋼琴、小提琴的學習,這樣就使運用演奏技巧來鍛煉小學生的節奏感成為可能。課堂中,教師用樂器演奏樂曲時,讓學生認真觀察教師的動作以及肢體隨著樂曲旋律發生的變化,從中發現節奏的變化,長期的示范演奏可以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并最終提升學生的節奏感。另外,在樂器欣賞課堂上,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手段展示不同的樂器表演,并組織學生觀看,觀看完之后要求學生對所演奏的樂器進行點評和賞析,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
總之,音樂影響人的一生,音樂教育舉足輕重,節奏感的培養是學好音樂的前提和基礎。小學時期是學習一切事物的黃金時期,尤其是音樂,在小學時期打下堅實的音樂基礎至關重要。有良好音樂素養的人在審美、情操等方面都會表現出不同。作為小學音樂教師應當積極探索音樂教學的嶄新途徑,全力培訓小學生的音樂素養,充分體現音樂的意義和作用,為學生的音樂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李崇山.小學音樂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節奏感[J].新課程(上),2016(2).
[2]張雪松.“奧爾夫節奏教學法”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運用[J].好家長,2017(57).
[3]孟淑鳳.節奏的魅力——談小學音樂節奏教學的有效方法[J].寧夏教育,2017(9).
[責任編輯 李愛莉]
作者簡介:吳伊娜(1977.6— ),女,漢族,福建福鼎人,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音樂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