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每年高考數學試卷中,都會出現和圓錐曲線相關的題目,而且分值較大,是高中數學一個十分重要的知識點。但是,解答圓錐曲線題目需要學生充分理解和圓錐曲線相關的知識點,以及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能夠將題干和相應的理論知識相結合。所以,為了全面深化學生對于圓錐曲線相關知識的理解,就必須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出具有一定針對性的措施,最終才能夠全面提升學生的解題速度以及質量。本文就以圓錐曲線的理論教學為核心,總結一些能夠提高學生解題效率的措施。
關鍵詞:圓錐曲線;高中數學;教學策略
作為每年高考試卷的最后一道大題,根據每年國家教育部門的統計結果顯示,全國該道題目的得分率較低。雖然圓錐曲線題目考察的方式是多樣化的,但是所考察的知識點都是圍繞基礎理論展開的,所以教育教學工作的質量,直接決定著學生實際做題的效率。由于圓錐曲線相關的知識內容較為抽象,采取場常規的教學模式顯然無法使學生正確理解整個知識點的內涵,所以,要站在學生的角度,設計出能夠滿足學生學習需求的教學方案,實際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中,老師要以引導式教學為主,要充分結合經典例題,使學生能夠融會貫通,理解如何快速優秀地解答圓錐曲線題目。
一、 實際改革措施淺析
(一) 優化基礎計算能力教學工作
衡量數學學習能力最基本的一個指標就是對學生計算能力的考察。每年高考圓錐曲線題目的得分率之所以低,除了題目整體難度較大之外,另外一個原因是由于圓錐曲線題目是整張考卷的最后一題。學生由于沒有扎實的計算功底,在做前面的題目時,耗費了大量的時間,沒有時間對最后一道題進行研究。所以,要通過對學生展開具有針對性的計算訓練,才能有效地提高學生在考試過程中的答題速率,最終能夠留給圓錐曲線題目較為充裕的時間。例如,在講解《拋物線》章節的過程中,由于拋物線相關的理論知識和函數相關,老師可以在課堂上布置大量的習題,讓學生進行練習,首先是二次函數的計算以及繪圖,布置5~7道題目。然后再布置10道左右和指數相關的函數計算題,讓同學進行聯系,從而在起到鞏固以往知識點的同時,強化學生的計算能力。
(二) 引導式教學
傳統教學模式以老師為中心。老師在實際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中,主要以課本為主,向同學講解相應的理論知識,整個教學模式過于刻板,無法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甚至使同學對學習產生抵觸心理。所以,要對原有的教學模式進行改革,以引導式教學為主,通過啟發學生的邏輯思維以及學習相關數學知識的興趣,使學生能夠做到融會貫通,真正的理解,并且能夠靈活運用相關的知識點。例如,在講解《拋物線和直線的位置關系》相關章節的過程中,首先,在課堂活動一開始,老師要帶領學生共同回顧拋物線的概念,以及拋物線一些基本的定義。老師不要直接將相應的知識點講解出來,而要不斷啟發學生,讓學生通過回憶以往學習過的知識,自己描述出和拋物線有關的知識點。老師在學生回憶的過程中,要做好正確的引導工作。其次,老師在帶領學生回憶完知識點后,要以經典例題為核心,結合圖形,對一道例題進行深度解析。在講解習題的過程中,要時刻注意學生整體的情況,并適當的調節課堂活動的節奏。整個講解例題的時間要控制在15~20分鐘。在講解完經典例題后,再布置一道和例題類似的圓錐曲線題目,并讓同學根據剛才老師所講解的內容進行解答,整個時間要控制在8~10分鐘。在學生答題的過程中,老師要做好相應的指導工作,確保每位學生都能理解本堂課的知識點。
當然,除了在課上進行引導式的教學工作以外,在課下也要加強引導式教學模式的使用。要根據學生一段時間的學習情況,布置相應的習題,要求學生限時完成,激發學生對學習圓錐曲線相關理論知識的興趣。
(三) 小組合作
傳統教學模式最大的缺陷就是過于刻板,無法激發學生對圓錐曲線相關理論知識的學習興趣。所以,老師要從課堂活動的形式入手,通過豐富課堂活動種類,提高學生的學習有效性。例如,可以將小組合作的教學方法應用在《橢圓》章節的教學活動中。在實際教學活動中,老師先利用20分鐘左右的時間,將橢圓的基本概念進行講解,在講解相關知識點的過程中,要注意教學難度的設置,遵循由淺到深的原則,從簡單的理論知識入手,逐漸深入教學。在講解完畢后,將班級上所有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并給每個小組都布置一道考察橢圓知識點的習題,讓學生在各自的小組內進行討論,并計算出最終的結果。在整個小組合作的過程中。學生可以通過組內討論,充分理解和橢圓相關的知識點,而且由于各個小組之間處于競爭狀態,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從而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做題速率。
二、 結束語
對于圓錐曲線章節的教學工作而言,要將學生確立為整個教學工作的主體。由于圓錐曲線相關的內容過于抽象,所以要注意教學工作開展的方式方法。充分站在學生的角度,要時刻關注學生的學習效果,并針對各個學生不同的學習情況,開展具有針對性的課下輔導,從而使學生能夠將相關的理論知識應用在實際做題的過程中。首先,在前期編寫教案的過程中,要準確地把握整個章節的知識要點,逐一講解拋物線、雙曲線和橢圓的概念,以及基本法則。其次,要注意教學難度的設置,遵循由淺到深的原則,從簡單的理論知識入手,逐漸深入教學。最后,要充分利用課下時間和每位學生進行溝通,了解其對相關知識點的掌握程度。
參考文獻:
[1]張瑋.高中數學圓錐曲線教學的有效性策略探討[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7(7):56.
[2]姜文新.高中數學圓錐曲線教學現狀分析及其研究[J].語數外學習(高中版中旬),2014(10):197.
作者簡介:
李宏鈺,高中一級教師,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海市,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海市北京師范大學北海附屬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