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章科
摘 要:數學是初中教學體系中的一門重要學科,也是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重要途徑。但其高度的概括語言和抽象的邏輯推理,成為學生學習數學的障礙。再加上傳統滿堂灌的教學模式,使得學生對初中數學“望而生畏”,教學效果也不甚理想。因此,新課改背景下的初中數學教學是時代的召喚,更是提高數學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初中數學;新課改背景;教學探析
新課改背景下的初中數學教學把學生推到教學活動的“前沿”,倡導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只是學生學習過程的“領路人”。通過教師有意識、有計劃、有步驟的引導,學生自主構建知識體系,并在學習過程中提高技能、培養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發展素養,實現知識、能力、素養的和諧發展,有力地詮釋了新課改的價值,讓初中數學教學煥發出勃勃的生機。
一、信息技術是新課改的基礎
信息技術作為一種先進的教學資源被廣泛地應用于教育教學中,它能夠借助科學技術的先進力量,向學生提供多方面的學習資料,為他們呈現一個多元化的色彩豐富、動靜結合的課堂,豐富知識的輸出途徑,激發濃厚的學習興趣,是新課改對初中數學教學的基本要求。因此,數學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巧用信息技術,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例如教學人教版九年級數學《旋轉》時,這節課需要學生通過具體的實例認識旋轉,發現旋轉的基本特征。傳統的數學教學教師要么制作一個風箏,要么全靠口頭講解。選擇一個實例闡述,說服力都不夠強,也不利于學生的多角度觀察。口頭說教更是低效。因此,教學時教師借助信息技術圖畫、聲音、視頻的優勢,提前從網上下載了許多生活中的旋轉圖畫,像風車、旋轉木馬、電扇等。并運用Flash的動態功能,讓這些靜止的圖畫可以在教師的操作下“動”起來。上課時,教師運用電子白板為學生呈現豐富多彩的旋轉圖畫,一下吸引學生眼球,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并且學生還體會到原來生活中處處蘊含著數學知識,培養他們認真觀察生活的意識。
接著,教師以其中的風車、風箏、電扇為例,點擊鼠標,這些圖形就開始轉動起來。為了增強他們的直觀感受,教師還把旋轉中心、旋轉方向、旋轉角度“濃墨重彩”地用筆標出來。這樣學生在大量的實例前就會發現所有的旋轉都是繞著某個點、按照某個方向、轉動一定的角度得到的,自然而然就能歸納出旋轉的概念以及特征,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二、自主合作是新課改的核心
自主與合作學習是新課改大力倡導的學習模式。它通過充分發揮小組集體的力量,調動每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此外,合作學習是建立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的,學生只有通過自主學習,才會發現知識盲點,從而產生合作的沖動。沒有以自主學習為基礎的合作學習,學生就會失去合作的目標,使得合作學習成為教學的“花架子”,看似熱鬧非凡,實則華而不實。因此,教學時教師先要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再組織小組合作,真正提高教學效率。
如教學九年級數學《二次函數y=ax2》時,這節課的主要學習目標是通過實際畫圖,掌握二次函數y=ax2的圖形性質,圍繞這一教學目標,教師為學生設計了自學內容,即通過“列表、描點、連線”畫出二次函數y=x2的圖象。并歸納該圖象的性質,這些知識內容較簡單,學生通過自學完全可以解決。因此,教師放手讓學生自學,充分調動他們的學習熱情。通過自學,學生可以初步判斷二次函數圖象的形狀,以及基本特征。“是不是所有的二次函數y=ax2的圖象都具有這個性質呢?”教師的一句話,讓學生陷入深思中。
此時,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合作探究,小組分工,如有的組探究二次項系數為正的二次函數的圖象;有的探究的是二次項系數為負的圖象;還有的組探究二次項系數互為相反數的二次函數圖象性質……這樣每個小組都有具體的、明確的合作目標,小組成員會為了共同的目標通力協作,增強了他們的團隊意識。最終,經過合作交流,學生從開口方向、頂點坐標、單調性等不同的角度完善了二次函數圖象的性質,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分層教學是新課改的表現
分層教學是因材施教的具體體現,教師通過把學習程度、學習習慣、認知思維方式等相同的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對不同小組的學生提出不同的學習目標、設計不同的練習題,最終達到“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獲得必需的數學”目標。讓不同程度的學生都能在原來的基礎上有所提高和發展。讓優秀生變得更優秀的,讓學困生增強學習的信心,體驗學習的樂趣,感受成功的喜悅。從而鞏固雙基,全面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
總之,新課改帶來初中數學教學新的明天,改變教師教的方式和學生學的方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調動他們的學習主動性,讓數學課堂變得生動活潑、靈動飽滿,富有時代特色。因此,教師一定要認真學習新課改理念,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優化教學模式,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王其國.探討初中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J].數學大世界(上旬),2018(12).
[2]孫濤.基于新課改下的初中數學教學策略[J].試題與研究,2018(28).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