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孝勛
摘 要: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一種新型的互動式教學模式有效地改變了傳統數學課堂教學的弊端,在激發學生學習能動性的同時拓寬了學生的數學思維,提高了高中數學課堂的教學效果。簡要分析了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應用互動式教學模式應遵循的原則,并探究如何在高中數學課堂中有效地開展互動式教學。
關鍵詞:互動式教學;高中數學;策略
互動式教學法是指在高中數學課堂中,教師通過結合多種教學方法為學生創造出師生之間以及生生之間能夠進行平等交流的課堂學習環境,通過創設提出問題、思考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方式讓學生在小組合作或者自主探究的過程當中激發自身的數學思維,全方位地發展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因此,在我國新課程教學改革不斷深化的今天,互動式教學以其獨特的教學優勢和特點滲透到高中數學課堂教學過程當中,有效地提升了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效果和質量。如何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實現互動式教學,是廣大高中數學教學工作者需要深入研究和思考的課題。
一、開展高中數學互動式教學模式應遵循的原則
(一)師生之間地位平等
在以往的課堂教學中,教師都占據課堂的主導地位,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知識。但是互動式教學側重開展師生之間的交流,鼓勵學生在與教師進行交流的過程中培養自身的語言表達能力,同時在與師生之間建立平等關系的過程中建立自信心,培養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
(二)營造輕松的課堂氣氛
在開展互動式教學模式時,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能夠極大地激發學生的課堂參與性,強化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記憶,促進教學目標的順利實現。例如,教師在講解人教版A版高中數學選修2-2“合情推理”例題時,可以創設實驗的教學方式讓學生親自操作移動金屬片的實驗,讓學生在操作的過程中深入地理解“移動n個金屬片”以及“移動之前(n-1)個金屬片共同組成的整體從第n個金屬片”之間存在的等價關系,創造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三)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
在互動式教學模式中,教師要側重采取小組討論的學習形式,突出學生自主思考、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充分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將學生的感受放在第一位,與此同時,教師也要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及時的指導,在與學生溝通交流的過程中了解學生在這種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以便教師不斷地調整教學內容和進度,使得學生的思維進一步發散,充分體現學以致用。
二、將互動式教學法應用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策略分析
(一)創設教學情景,促進師生互動
在任何階段、形式的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和學生都是一對難以調和的矛盾共同體,在相互依托的同時又相互獨立。但是經過實際的調查和研究證明,學生參與師生互動的程度往往能直接決定課堂教學的雙邊活動效能,學生參與教師互動的深度則直接取決于學生的自主參與意識。因此,數學教師要充分激發學生的課堂參與意識,創設教學情景為學生創造利于教學互動的環境,充分實現師生互動。
例如,教師在講解“排列組合”內容時,可以采用師生問答的互動形式進行教學講解。教師可以將課程內容生活化,引導學生在分析生活化的實際問題過程中強化對排列組合的認識與理解。比如,教師可以設置“有一個六人的學習小組,其中女生有三名,男生有三名,現在讓男生女生站成一排,如果男生不站在一排的兩端,那么一共有多少種排法?”通過給學生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景,引導學生在情感認知上產生共鳴,有效實現師生互動的教學活動。
(二)在教學指導中實現互動式教學
在高中數學學習階段,學生只有經過教師全面、深入的指導才能夠更加深入地理解、認知事物的發展過程和規律。教師指導學生學習的過程本質就是師生之間以及生生之間的交流和探討過程。因此,教師在設計教學目標時,要充分發揮自身的教學指導作用,重點圍繞核心知識和解題思路引導學生深入地開展實踐操作,通過總結歸納有效地掌握數學知識,順利地完成學習任務。
例如,教師在講解等比數列內容時,可以結合例題發揮自身的主導作用。比如“存在等比數列{an},已知其前n項和為Sn,若此時S3=3a3,則求解這個等比數列的公比q值。”在解答這個問題時,教師可以創設師導生探的互動式教學模式,通過設置案例問題引導學生之間的交流和活動過程。如“問題條件中存在哪些關系?在用公式表達S3時,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借助解析案例過程發揮教師的教學主導性,在師生互動的過程中提高數學課堂的教學效果。
總之,在高中數學教學階段,融合互動式教學法可以有效地突出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在建立師生平等的教學過程中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與此同時,教師也要積極地創設符合學生認知水平的教學情景和內容,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有效地開展師生互動式教學,提高高中數學課堂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劉立高.淺談高中數學教學重點互動式教學[J].教育熱點透視,2015(3):12-13.
[2]張國華.淺析高中數學教學中的互動式教學[J].教育科研,2017(4):23-24.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