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李平
摘 要: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非常重要,夯實語文主題學習,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能有效提升學生的語言能力、思維能力、寫作能力,為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服務。
關鍵詞:核心素養;主題學習;閱讀能力
現在語文教學,要大力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語文主題學習,包含了豐富的字詞、課文內容、口語交際、習作以及與文本相關的課外資源,將一個單元的內容進行整體的初步感知、知識的鋪墊、豐厚的閱讀和思想的傳承,為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奠定基礎。
一、五步閱讀,掌握方法
主題學習,要注重學生的自學指導,掌握學習方法,才能進行大量的主題閱讀積累,尤其是中高年級,要提高預習的效果,教師可以精心設計預習單,調動學生的眼、口、手、腦等,引導學生做好“預習五步走”。
第一步:自由讀課文,構建語言的能力,把課文讀正確、通順,畫出最難讀的句子;第二步:圈生詞,結合工具書或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并選出三至四個詞語寫一句話或一段話;第三步:扣住課文內容提示思維的發展,運用課題擴充法、段意合并法、找中心句的方法或者抓主人公和關鍵事件法總結出課文的主要內容,并和同桌交流;第四步:做《語文自主學習》中的“自學提示”,鞏固預習成果。第五步:抓好課文的理解,從詞語、課題、句子、內容等方面提出自己的疑問。
如:學習《伯牙絕弦》一課,首先讓學生自由讀古文,連讀文言文的停頓,初讀后檢查難讀長句,掃清閱讀障礙;然后借助文后注釋理解故事內容,讀通課文;緊接著拋出問題——從哪里可以看出伯牙和鐘子期互為知音?引導學生讀懂故事;接下來根據自主學習同步練習檢查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最后讓學生質疑:對這個故事還有什么疑惑?延伸推薦學生閱讀馮夢龍的《警世通言》及古今中外知音文化,引導學生從課內閱讀走向課外閱讀。
二、夯實基礎,提高實效
教師要關注學生自主學習的掌握情況,有重點、有策略地進行檢查,督促學生正確認讀、讀通課文、了解課文內容。在展示預習成果時,感受到成功的快樂,獲得學習的動力。
1.字詞掌握要扎實
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引導學生聯系上下文,理解詞句,字詞學得扎實,閱讀理解才能事半功倍。策略識記,可以根據詞語的特點,采取靈活多樣的形式,同桌互查互糾,課件出示詞語,分角色、多種形式讀等,讓學生在不同形式的認讀中,互相交流,鞏固字音。
理解運用,讓學生從詞中選擇3至4個詞語說一句話。檢驗學生對詞語的理解程度,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在交流中理解更多的詞語,拓寬知識面。
2.課文朗讀需通暢
課文朗讀重點指導學生有語感的朗讀,并自覺積累語言的材料和語言的運用規律,展現語言文字之美,為了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做到“以學定教”,采取小組成員輪流讀、個人挑戰讀、優生幫扶讀、集體過關讀等新穎有趣的檢查方式,通過嚼字析詞品味語言之美,讓學生讀通句子、讀出自信、讀出祖國語言文字的魅力。
重點段落可積累。重點段是課文內容的精華部分,集中呈現文本的表達方法或者作者的情感,一般都文質優美,是學生積累語言素材的最好來源。這種段落的積累,教師可以采取多種形式、多種角色及激勵措施,激發學生參與的積極性,讓學生帶著榮譽感和自信心讀書,提高讀書實效,達到熟讀成誦的程度。
3.內容理解巧引導
語文素養培養不僅要重視字詞句,還有重視學生的思維發展,教師可以根據課文內容精心設計預習單的“知內容”部分,讓學生用填空的方式梳理出本單元中每課的主要內容,并集體交流,理清課文的思路,達成共識。
要求學生獨立填寫預習單,進行自我檢驗,然后交流,重點進行學生思維的訓練,通過欣賞、口語交際,豐富學生對現實生活的理解和想象,形成自己對語文的認識,教師針對學生疑惑處、有爭議處進行點撥,引導學生在讀懂課文內容基礎進行辯論、質疑,形成自己的知識,完善認知,進而提高語言運用的能力和思維的深刻性、敏捷性。
三、學貴有疑,適度延伸
1.引導學生主動質疑
學貴有疑,有意識地培養學生主動質疑,我們可以引導學生結合課前預習提出自己的疑惑,針對文章理解提出想法,創造引發思考的情景,學會梳理表達,簡單的問題同桌相互解答;有難度、有價值的,小組交流釋疑,通過討論真正解決疑問;一個主題學習后,組織一次師生閱讀沙龍,可辯論、可演講,也可以組織一個情景劇,讓每一個孩子都參與其中,通過活動加深理解并激發其創新思維,培養學生主動獲取知識及其思考的能力。學生提出的問題確實有難度的,可以不急于當堂解決,教師點撥,留下懸念,讓學生課下多渠道獲得知識后,再來交流。
2.依據文本適當延伸
課標強調:教師要巧妙挖掘課內外的教育資源,將課堂學習與課外實踐結合在一起,切實做到得法于課內,得益于課外。我們要順應語文課的學習內容,適時布置恰當的課外閱讀,拓展延伸我們的語文課堂。要讓學生懂得語文這門功課不等于語文這本教材,語文課外學習的天地要廣闊得多。如此,才能拓寬學生的文化視野,提高學生的文化自信,同時也慢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總之,夯實語文主題學習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提升學生的語言能力、思維能力、寫作能力,進而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為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語文主題課題組.小學語文主題學習教師用書[M].人民日報出版社,2015-05.
[2]宋道曄.主題式小學習作教學實踐研究[M].語文出版社2016-08.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