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提出了醫德醫風存在的問題及產生的原因,闡述了用制度建設推進醫德醫風建設的基本方法和途徑。
【關鍵詞】 思想政治工作 醫德醫風建設 制度建設
方 法
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是黨中央、國務院的重大決策,任務繁重而艱巨。按照黨的十九大精神,把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作為改善民生的重點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目標。廣大醫務人員作為醫改主力軍在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中承擔著重要的使命和任務,要將保護和增進人民群眾的健康作為首要任務,將落實公益性作為根本要求,全力投身改革實踐,努力轉變服務模式,改善服務態度,提高服務質量,滿足人民群眾的健康需求。醫療機構是衛生系統的主要窗口,也是社會的重要窗口,醫德醫風建設是新時期醫院精神文明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加強醫院全面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風氣好壞的直接反映,是醫院綜合管理能力的體現,是關系到醫院興衰成敗的大事。在新的醫改形勢下,醫德醫風建設也因此面臨著新的挑戰,如何加強醫德醫風建設,改善行業作風,是擺在醫院管理面前的重大課題。只有正確看待和分析醫德醫風現狀及出現問題的原因。拿出解決問題的具體辦法,糾改并舉,這樣才能在四個全面建設中穩步發展和前進。
目前,我國從醫環境存在以下問題:一是醫德教育出現斷層,連續教育未能實現,醫學院校因基礎課程繁重忽視了醫德的教育,而且教育方式不靈活。醫德的要領和內涵在醫務人員理性認識上只是曇花一現,大部分的人對醫學倫理的學習認識不夠,僅停留在“了解一點”的水平上。二是我國醫療衛生體制改革配套措施不完善,社會保障體系不健全。三是患者方對醫療服務期望值太高,維權意識增強,遇到醫療糾紛,法制意識淡薄。五是不少醫院忽視了醫德醫風的建設和優質服務的意識,在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忽視了社會效益。 解決上述問題,必須切實從制度上加強醫德醫風建設。
(一)建立醫德醫風教育制度。深入學習和理解醫德醫風的內涵、要求,加強思想道德教育。強化服務意識,將醫德醫風建設真正落到實處。醫德、醫風就是提供醫療服務的人具有良好的道德和工作作風。醫德、醫風的起碼要求是職業道德,即尊重患者,對患者負責,醫療行為自始至終認真、規范。高標準的醫德、醫風要求做到對患者極端地熱忱,對工作極端地負責任,對技術精益求精。醫務人員職業道德的思想基礎是“救死扶傷,實行革命的人道主義”的精神。如何有效地進行醫德醫風建設,首先要進行廣泛的道德教育,普及道德知識和道德規范,幫助人們加強道德修養,把道德的原則轉化為醫護人員的內在素質和自覺行為,幫助醫護人員判斷善惡、榮辱界限,陶冶情操。明曉對病人、對社會應盡的責任,形成強烈的義務感、責任感和高尚的職業品德,將愛心、耐心、細心、責任心入心入腦,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其次是抓好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教育。在新的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過程中,應教育醫護人員樹立“一切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努力提高醫療服務水平,為病人提供高質量的服務。醫院要通過嚴格考核,對那些工作水平低,職業道德差的醫護人員應采取教育、培訓、停職待崗、推行“末位淘汰制”等激勵約束機制,增強員工的競爭意識、憂患意識和危機感,不斷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再次是堅持反腐倡廉教育。要不斷組織醫護人員學習黨中央、國務院、衛生部有關糾正行業不正之風的指示精神,使大家了解新形勢下衛生行業應該怎樣進入市場、占領市場。不斷培養全體職工的責任感、事業心,從而做到愛崗敬業,真正做到醫德高尚、廉潔行醫、勤政為民。最后是加強專業技術學習,不斷更新知識,提高為人民服務的質量。醫院要有計劃地組織專業技術人員開展多種形式的繼續教育學習、外出培訓、進修等,不斷提高專業水平。
(二)建立醫德醫風管理考核制度。建立健全的醫德醫風管理、考核制度,是規范醫務工作者行為的有力抓手。俗話說“不立規矩,不成方圓”,醫院應結合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重點問題。著眼于制度建設,建立長效的機制。使廣大醫務工作者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堅決取消科室經濟收入與醫務人員個人收入提成相掛鉤的做法,嚴懲接受患者及其親友饋送的“紅包”、“物品”以及各種形式的邀請,嚴禁分解收費、超標準收費、自立項目收費等行為。對于醫院的工作人員所出現的工作作風散漫、工作效率低、服務意識淡薄等現象,醫院應公布醫德行為規范和舉報電話,并將病人應享受的權利公布于眾。對于患者所重視的亂收費、高收費等現象,醫院除了將藥品價格、目標和服務收費標準在門診部、住院部等醒目位置公布外,還應將所有收費項目和藥品價格在電子顯示屏上滾動公示,同時也在藥品最小包裝上貼上價格標簽以接受病人監督。每天都將病人的一日清單送到床頭。執行醫務公開、價格和收費公示制度,尊重患者的選擇權、知情權和監督權。完善和建立醫德醫風檔案考核制度。年終將醫生的醫德醫風考核的結果與個人工資、獎金及職稱掛鉤。
(三)建立醫德醫風監督激勵機制。首先應建立完善的監督激勵機制,接受人民群眾的監督。院內制約與院外監督并舉。設立院內院外監督員,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聽取意見;設立舉報箱、舉報電話、建立接待日制度,把群眾的意見集中進行梳理,針對存在問題,制定相應的措施,做到定時間、定人員落實整改措施。對違規違紀的人和事,嚴肅處理,公開曝光。其次是建立自查自糾制度。醫院應有明確的自查自糾規定,做到制度化、經常化。醫務人員要結合自己的工作崗位查。重點查服務態度、醫療質量、醫患關系、收費標準、投訴信件、通過這些措施,及時了解醫德醫風狀況,做到有的放矢、邊查邊改。再次是制定獎懲制度。根據醫德醫風道德規范,制定實施細則。
【參考文獻】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9年1—4期;《中華現代醫院管理》2019年1—6期。
作者簡介:胡海龍,男,1964年04月出生,1984年04月參加工作,大學專科學歷,雙峰縣中醫醫院工作,研究方向:思想政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