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霞
摘 要:在數學教學中引用故事,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提升學生數學核心素養。教師要應用故事創設教學情境,活躍課堂氣氛,拓展知識,激發學生學習熱情。
關鍵詞:數學教學;數學故事;教學情境;教學質量;核心素養
中圖分類號:G623.5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19)20-0057-01
學生有意注意的持續時間短,很容易錯過一些知識點的學習,尤其是錯過重、難點知識的學習。數學課堂中,教師可應用數學故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牢固地掌握每一個知識點。那么,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應該如何更好地運用數學故事呢?
在課堂教學中必不可少的就是師生間的互動,只有師生間的良好互動溝通才能保證課堂學習效果,才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師生之間要想有效溝通,必須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數學課堂中,教師可以運用數學故事創設教學情境。
例如,在教學“認識十以內的數”時,教師可以通過《小蛙跳》的故事導入新知識。森林里正進行跳遠比賽,參加比賽的選手有小白兔、小狐貍,還有小青蛙,比賽開始后,小青蛙僅僅用了幾秒的時間就連跳了1、2、3……學生們被生動的故事所吸引,單一、枯燥的數字也隨之活起來。學生們在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中,充分感受到學習帶來的樂趣。
用故事創設教學情境,既可以用在課堂導入環節,就是在課堂一開始的時候,便將情境創設出來,也可以用在課堂中段,以豐富課堂內容。教師應按照學生學習進度和學習狀態選擇適當的時間進行情境創設,要注意對故事的選擇,不能喧賓奪主,占用課堂過多的時間,以及學生過多的精力。
要想學好數學知識,日常的練習是必不可少的,練習也是檢測學生學習成果的主要手段。但在練習過程中,學生對單一的數學試題往往會感到厭煩。而在練習中應用數學故事,能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熱情。
例如,在做“按比例分配”這一內容的練習題時,教師可以將數學知識和故事情節聯系在一起創編題目。小明和小李是非常好的朋友,他們二人合伙開了一家公司,在前期投資的過程中,小明投資5000元,小李投資10000元,公司運行一年后共盈利了60萬元,那么,根據兩人的前期投資,他們各能拿到多少分紅?故事性的練習題,能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練習熱情。
在課堂的后半段,學生大多會感到疲乏,教師在這個時間節點導入故事能夠更好地激發學生的積極性。教師要注意把握導入故事的時間,適當豐富故事內容,讓學生緩和一下精神,將注意力重新集中到課堂上來。
新課程改革要求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拓展相關知識,引導學生接觸更多的課外知識。例如,在教學“概率”這一知識點時,教師可以引入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人文故事。狄青作為北宋的一名大將,在邊關作亂的時候,他帶兵出戰,在路上,大部隊遇到了一個神壇,為了鼓舞全軍的士氣,狄青對所有的將士說:“現在我手里有100個銅錢,我將這些銅錢扔在地上,如果所有的銅錢都是正面朝上,就預示著我們一定會凱旋。”結果,100個銅錢都正面朝上,將士們士氣大振,最后,果真大獲全勝。這時,教師可以拋出問題:“我們已經學過概率,知道這樣的結果是絕不可能出現的,但為什么狄青就做到了呢?”引導學生進行討論,以拓寬知識面。
我國知名的數學家陳省身教授說過,數學是很好玩的,之所以這么說,是因為數學本身不是一門枯燥無味的學科,通過學習數學能有效地調動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的生活靈感。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僅靠課堂時間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是遠遠不夠的,因此,教師應在課外安排能夠激活學生思維能力的實踐活動。傳統的課后作業以鞏固知識點為主,這樣的作業形式比較枯燥。因此,教師在安排課后作業時可以靈活運用數學故事,使課后作業更加靈活多樣,幫助學生更快地提升自己。例如,教師可以在下課之前,給學生們精心準備一些數學故事,一堂課結束后,讓學生在課外進行練習,以提高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總之,在數學教學中引用故事,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提升學生數學核心素養。教師在應用過程中要把握好故事的數量和質量,運用的數學故事不能太隨便,要讓數學故事真正地服務于教學,還要具有針對性和啟發性。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提升自身素養,要有廣泛的教學視角,有能力去選擇更有意義的數學故事。
參考文獻:
[1]黃玲.小學數學教學中引入數學故事的實踐探究[J].基礎教育研究,2018(10).
[2]周春國.巧借故事活化數學教學——經典名著中的故事教學案例舉隅[J].江西教育,2018(33).
[3]張可欣.談情境教學在中學數學中的應用策略[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20).
[4]胡明明.數字故事在數學教學中的引入[J].江西教育,201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