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承瑞
【摘要】小學階段語文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基礎性學科,對于學生的文學素養發展而言有著重要的意義。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是教學重要目標之一,閱讀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教學內容,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還可以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三觀”,提升語文綜合素養。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注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積極對閱讀教學現狀進行分析,采用科學合理的策略開展閱讀教學活動。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能力;培養
【中圖分類號】G62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質量得到了顯著的提升,但是相應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小學語文能力的培養已經成為一項必不可少的教學目標,閱讀既可以提高學生理解與表達能力,又能夠鍛煉學生語言交際能力,豐富學生精神內涵。
一、小學語文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性分析
(一)閱讀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
閱讀雖然難以改變個人命運,但是可以改變一個人的思維,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提高對生活的認知。小學生通過閱讀學習能夠更加理性的認識世界,正確看待社會中所存在的問題。除此之外,小學生必讀教材中具有許多正反面案例,學生通過生動形象的故事能夠汲取教訓、增長見識,豐富學生的知識視野,進而形成正確的“三觀”。
(二)閱讀可以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小學階段當學生通過不斷的閱讀,能夠積累到大量的素材,這樣不僅能夠對作者情感表達方式具有更為深刻的理解,同時還能夠細致分析字里行間的精彩,進而為提高寫作能力奠定夯實的基礎。寫作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又與閱讀有著密切的聯系。博覽群書,當學生積累到一定知識素材后自然而然就會產生寫作的欲望,在寫作的過程中也會具有信手拈來的感覺。正所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也說明了閱讀對寫作的積極作用。
(三)閱讀可以擴寬學生知識視野
小學階段學生的認知范圍是有限的,但是他們卻可以通過閱讀書籍來獲取大量的知識,進而擴寬他們的知識視野。隨著學生閱讀范圍的擴大,學生也會逐漸具有遠大的理想與抱負,如在閱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時,學生就會被主人公不向命運屈服的鋼鐵般意志感染,這些積極向上的內容都會對人格成長具有積極的作用,進而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
二、小學語文閱讀能力培養現狀分析
(一)教師未能給予閱讀足夠重視
現階段雖然新課改已經實施了一段時間,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仍然未能完全擺脫應試教育的影響,再加上學生閱讀意識較為單薄,難以充分發揮出閱讀教學的意義。學生所掌握的閱讀技巧往往是為了應對閱讀理解題進行的,而未能對文章進行深入的分析,這樣的教學方式既忽略了學生的個性發展需求,另一方面還會逐漸降低學生對語文閱讀學習的激情,閱讀對于學生而言甚至可能會變成枯燥乏味的內容。
(二)閱讀范圍有限
若想真正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作為教師對學生進行閱讀訓練是必不可少的內容,但是閱讀教學絕對不能僅僅局限于教材之中。語文學科是具有綜合性特點,因此需要許多課外知識的積累與補充。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應積極為學生開闊視野奠定良好的基礎,讓學生可以通過閱讀豐富自己的知識。但是卻有許多小學語文教師未能意識到課外閱讀的重要性,進而導致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仍然只停留在教材內容,學生的閱讀能力也因此難以得到有效的發展。例如在教學《我的祖國母親》時,若教師僅僅依靠課文是難以有效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但是若適當加入一些有關的課外讀物對學生進行引導,這樣不僅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還能夠讓學生在課堂中積累到更多的素材。
三、小學語文閱讀能力培養策略分析
(一)加強閱讀詞句訓練
詞句是構成一篇文章的重要元素,所以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詞句訓練是非常重要的。若想進一步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教師可以從提高學生對詞句的認知出發,通過對文章關鍵詞句的分析更加深入地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但是實際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只是讓學生對文章進行簡單的閱讀,因為小學生年齡較小,尚未掌握有效的閱讀技巧,所以反復的閱讀是難以發揮出應有的效果。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在課前根據教學內容的重難點,布置好預習作業,在開展閱讀教學時可以讓學生帶著疑問圍繞著文章的中心進行閱讀,讓學生能夠在閱讀中進行思考。當完成初步閱讀后,教師還可以與學生一同找出文章中的重點詞句,與學生一起分析其中的內容,進而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例如在教學《草原》時,教師為了強化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可以通過幾個問題對學生進行引導,同時再布置相應的生僻詞讓學生進行分析與理解。這樣小學語文教師在后續教學過程中也會更加輕松,學生也可以更快地體會到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二)激發學生濃厚的閱讀興趣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濃厚的閱讀興趣是非常重要的環節。只有學生具備濃厚的閱讀興趣,才會帶著強烈的求知欲望參與到閱讀學習之中,進而保持積極的心態進行閱讀。例如在教學《長江之美》時,教師在課前可以引導學生自行收集與尋找與長江之美相關的文字、圖片及視頻等資料,讓學生能夠初步感受到長江的雄偉壯闊。之后在課的開始階段,各個小組推選出優秀資料進行班級內分享,這樣可以加深學生對長江的印象。除此之外,小學語文教師還可以在課堂中組織各種形式的教學活動,如進行角色扮演,讓學生擔任小導游對長江進行介紹。通過這些活動,可以在課前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能夠保持輕松愉悅的心態去上閱讀課,在整個過程中既可以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又能夠提高學生的閱讀專注度。
(三)傳授學生正確的閱讀方法
閱讀對于大部分學生而言其實并不難,但是若想進行高效閱讀卻是具有一定的難度,究其原因還是許多學生未能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目標不僅是為了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還需要讓學生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進而讓學生能夠自主進行閱讀學習,提高閱讀效率。小學生基礎能力較弱,在閱讀時會經常出現一些錯誤影響閱讀效率,因此小學語文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閱讀水平,選擇合適的閱讀方法進行閱讀教學。如教師可以傳授學生如何提取文章中的關鍵字詞,如何正確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等。所以,教師可以通過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來讓學生掌握閱讀方法。如讓學生養成摘抄優美語句的習慣,通過閱讀這些語句來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結語
綜上所述,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有著重要的地位。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師為了培養學生閱讀能力,應積極研究教材,不斷優化教學方法,拓展閱讀范圍,豐富學生的知識視野,讓學生能夠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進而全面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歷艷艷.試論小學語文教學應注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6(10).
[2]薛仁君.討論小學語文教學應注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分析[J].都市家教月刊,2016(1).
[3]焦艷芬.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J]. 學生之友(小學版)(下),2011(7).
[4]王秀華.小學語文教學應注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策略[J].農家參謀,2018(1X).
[5]姜文新.小學語文教學應注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探析[J].赤子(上中旬),20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