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現代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微課合理應用到高中數學課前預習中,能為高效課堂的實現奠定扎實基礎。因此,先對微課在高中數學課前預習中的作用進行分析,然后對其應用進行探討,最后提出微課在數學教學課前預習中應用時需注意的問題。
關鍵詞:高中數學;微課;課前預習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26-0142-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26.133
傳統的高中數學教學中,課前預習效果不理想。而應用微課,則能給予學生指向性的預習引導,使學生積極參與到預習中,對知識及重難點內容進行全面了解,為學生課堂中的高效學習奠定扎實基礎。
(一)提高預習效果
傳統的高中數學預習,常由學生自主預習,理解即將要學習的內容。此種預習方式以教材與文字為根本,缺乏形象性和生動性,自然無法取得理想的預習效果。而將微課應用到課前預習中,則可利用視頻的形式快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促使學生積極深入思考。同時根據其可暫停的優勢,學生可有充分的思考空間,更好地理解所學內容,顯著提高預習的實際效果。
(二)構建完整知識體系
將微課應用到高中數學課前預習中,其實就是教師針對每個新知識點及每個新例題等內容進行的視頻制作,能對全書內容起到提綱挈領的積極作用。學生在預習階段通過觀看微課視頻,能對所學內容及例題進行回顧,將全書內容串聯起來,構建更為完整的知識體系。
(三)尊重學生的學習主體性
新時期的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習的主導者。將微課應用到高中數學課前預習中,教師可為學生提供碎片化的教學資源,學生可根據自己實際的學習需求,自由選擇與組合,不再需要接受教師的反復灌輸與講解。當然,教師也可從繁雜的基本定義、定理、例題講解等環節中解脫出來,將更多的時間與精力用于幫助學生突破代表性難題,為學生更為順利地學習及發展奠定扎實基礎。
(一)激發學生的新知探索興趣
以往的高中數學課前預習時,學生很難集中精神,并且會覺得預習十分枯燥無趣,難以產生較高的學習興趣。而將微課應用到課前預習之中,則能夠為學生提供形象的視頻及豐富的畫面,不僅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還能調動學生的探索興趣。比如在學習“集合”相關概念之時,通過微課在課前預習中的運用,能將原本難以理解的概念以顯而易見的形式進行呈現,使學生對集合概念的由來進行直觀性的了解,并會主動參與到對其相關運用的探討。此環節之中,教師制作微課之時,必須要關注學生的認知水平,進行有針對性的設計,確保學生進行順利的預習,達成個性化學習需求。
(二)攻克重難點學習內容
高中數學學習本就有較大的學習難度,所以學習中常會遇到各種難點內容,會消耗大量的課堂時間,對于教與學質量的提升都極為不利。為此,課前預習環節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重點對這些內容進行提前了解,這樣既能夠讓學生有充足的時間去思考和領會新知,還能夠記錄不能理解的知識點,能使后續課堂教學中師生、生生交流更為有效,也能有助于學生的合作交流,實現先學后教教學形式的同時,讓學生對重難點知識進行有效理解。比如,“直線與圓錐曲線的位置判斷”這一內容的微課課件,需先讓學生在預習中明確判斷兩者關系的方法,理解直線與橢圓相離、相切、相交這三類關系,能夠對直線被橢圓所截得的弦長公式形成初步的掌握與運用:設A(x1,y1),B(x2,y2)為橢圓上的兩個點,|AB|叫作橢圓的弦長。回憶并運用兩點間的距離公式進行化簡整理得出弦長公式:|AB|=|x1-x2| √1+k2=|y1-y2| √1+ 1/k2(k為直線AB的斜率)。學生在該課內容的教學之前進行反復的微課學習,可為課堂學習作好充足的準備。
第一,預習內容和數量要精準把握。教師為學生課前預習所錄制的微課,必須要結合學情和教學內容來確定,此確定性可以是抽象概念的具體化、相關知識的銜接、知識形成的過程等。同時預習的數量需根據學情及預習內容的難度來確定。
第二,科學設置微課腳本。如教師對知識框架和目標分解的良好處理,這樣學生才能對相關知識間的關系進行區分,更好地把握新知。
毋庸置疑,微課在高中數學課前預習中的重要作用是不可忽視的,高中數學教師要加強對微課在數學課前預習中應用的研究,如概念、重難點知識等,這樣不僅能將微課的教學優勢發揮出來,還能夠促使學生對新知有全面性的了解與感受,能為后續課堂中更為有效的學習、合作及升華奠定扎實基礎。
參考文獻:
[1]孫艷艷.高中數學課堂利用“微課”教學模式的價值研究[J].考試周刊,2018(103).
[2]徐蓉.淺析微課教學在高中數學課堂中的應用[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8(2).
[責任編輯 谷會巧]
作者簡介:趙惠萍(1971.1— ),女,漢族,甘肅武威人,中學一級,研究方向:數學與應用數學。
課題項目:本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8年度課題《有效指導中學生研究性學習的實踐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課題立項號:GS[2018]GHB1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