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漢芳 程玥溪
摘 要:從生態學的角度研究創業教育,構建高校創業教育生態系統有利于促進創業教育的健康、穩定與可持續發展。文章試圖運用生態學的理論與方法構建了基于利益相關者、組織、文化、資源的創業教育生態系統模型,并提出了大學創業教育生態系統運行的建議。
關鍵詞:生態系統;教育生態系統;創業教育生態系統
創業活動如同大自然的生物一樣,也需要陽光、土壤、空氣和水分,也是外部環境與內部要素之間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統一體。高校是培養創新創業型人才的搖籃,從生態學的角度構建大學創業教育生態系統,緊緊圍繞創業教育,以培養創新創業型人才為目標,是符合《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符合教育部關于開展創業教育要求的。開展創業教育,構建創業教育生態系統有利于推進我國創業教育的可持續發展。
一、大學創業教育生態系統的定義
20世紀中期,受生態學思想的啟發,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師范學院院長克雷明(Gremin L A)和美國教育學者阿什比(Ashby E)分別提出了“教育生態學”(ecology of education)和“高等教育生態學”(ecology of higher education)的概念。20世紀70年代,國外的教育生態研究已十分興旺,涉及到教育和學校環境的各個領域,研究者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就是克雷明。克雷明教育生態學思想的核心在于把教育視為一個有機的、復雜的、統一的生態系統,認為教育生態系統中的各因子都有機地聯系著,而且這種聯系又動態地呈現為一致與矛盾、平衡與不平衡。阿什比在其著名的《英國、印度和非洲的大學:高等教育生態學研究》中,首次提出并應用了“高等教育生態學”這個概念,認為大學構造必須繼續使他們自身適應變化的大學環境。
二、創業教育生態系統的構建
(一)創業教育生態系統影響因素
(1)創業環境。創業環境是創業教育生態系統存在的基本條件,主要包括政策環境、文化環境、經濟環境以及物理環境。政策環境是創業教育發展的保障;文化環境影響學生創業的激情與熱情;經濟環境提供創業的機會并促進創業活動的開展;物理環境是創業教育開展的必要設施基礎。
(2)創業教育資源。創業教育資源是創業教育開展的必備條件,創業資源主要包括:組織、課程、師資、學生平臺、項目庫、孵化園、校企合作、研究等。組織是創業教育的領導者,沒有組織,創業教育就不成體系,沒有系統;課程是創業教育的核心要素,為學生提供理論上的指導,是學生創業的知識儲備;師資是創業教育的主導,是學生創業活動的指導者,統領整個創業教育的開展;學生平臺是學生學習的組織,可以看做高校創業的群落;項目庫是學生創業的載體,通過項目開展創業活動;孵化園是學生創業活動的場所,是學生創新創業的空間。
(二)創業教育生態系統的構建
作為大學創業教育生態系統如同自然界的生物一樣,也需要一個健康的生態環境,才能創業教育的有效實施,才能保證創業型人才的培養。運用生態學的理論和方法來研究創業教育問題具備充足的理論依據及方法支持。
通過對創業教育的理論分析,我們認為,創業教育生態系統是基于外部環境與內部課程、師資、創業活動的有機整體。系統中各要素擔當不同的角色,各盡其責,相互依賴,共同生長,從而維持整個生態系統的健康有序的發展,并且形成協同發展機制,螺旋式上升。
(1)利益相關者。從大學創業教育生態系統的內部系統來看,大學行政管理者、教師和學生構成了創業教育的絕對主體,以“確定者利益相關者”的身份直接參與創業教育,相同互進,教學相長。大學行政管理人員是制度的設定者,是穩定教學資源的配置者,在創業教育生態系統中起到積極的環境創造者的角色。從創業教育生態系統的外部來看,政府和企業也不同程度的參與創業教育,以“不確定者利益相關者”的身份間接參與創業教,政府提供政策和資金支持,引導創業教育;企業提供創業項目、行業經驗和資金,能夠促進創業教育的開展。
(2)組織。組織往往分為兩類,一種是學校層面的組織,如專門設置的負責學校創業教育的二級機構,另一種是學生社團組織。隨著創業教育的規范化發展,很多學校專門設置了統籌學校創業教育的二級機構,行使管理職能,更好地促進創業教育的開展。學生組織是創業教育生態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是創業活動的主體,可以通過學生社團開展各項創業活動,彌補課堂教學的不足,提高學生創業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能夠形成良好的校園文化,促進創業文化的傳播。
(3)文化。創業文化是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創業校園文化能夠促進創業教育的開展,有利于培育校園創業精神,營造校園創業氛圍。通過吸取區域文化精髓,開展校園創業文化活動,有利于主體創業意識的培養。良好的創業文化是創業教育與創業實踐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它通過創業價值取向導向、創業行為日常導向、創業規章制度導向,引導主體樹立創業的自我意,培養創業的興趣,產生創業動機。 同時,培養主體的創業社會意識、風險意識和責任意識,使主體形成社會道德感、社會責任感和社會使命感。創業文化是大學創業教育生態系統健康運行的思想保證。
(4)資源
創業教育最重要的資源是課程、師資和創業活動。課程是創業教育的載體,是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途徑和手段。大學創業教育最根本的問題就是課程設置問題,大學創業教育生態系統的核心要素就是課程。只有設置合理的創業教育課程,構建系統的創業教育課程體系,才能夠保障學生學習的效果和效率。只有進行創業教育的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才能保障學生創業知識的儲備。
創業活動是創業教育生態系統的主線,是課堂學習的有益補充。主要包括:競賽、項目、孵化、校企合作等。
創業教育生態系統內部要素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相互依賴,相互促進,協同共生,協調發展。利益相關者為創業教育提供政策和設施環境支撐,有力地支持著組織在創業教育生態系統中功能的發揮;組織又引導創業教育的開展,構建和諧的高校創業文化,促進創業活動的開展;創業文化傳播著創業精神,深入到學生的心靈;創業資源保障創業教育生態系統的開展,又影響著創業文化。
三、創業教育生態系統運行的建議與對策
(一)樹立以創業教育為核心的教育理念
一要調整學校的辦學指導思想即要從狹窄的知識教育、單純就業教育轉向以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為主的創業教育,把創業素質教育,培養創業型人才作為高等學校教育的重要內容,追求以人為本,以創業教育為核心的教育新理念;二要轉變教師那些妨礙學生創業精神和創業能力發展的教育觀念,強化教師實施創業教育的意識,使教師認識到高校要適應時代的發展、跟上時代的步伐必須培養和造就大批創業型人才,必須把高校建設成具有培養創業人才能力的搖籃;三要轉變學生傳統的對工資性就業崗位的依賴和趨易避難的就業觀念,既要有創業精神和創業能力,還要有創業人格,既要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事業心,還要了解創業素質的必備條件,以及如何具備這些條件。
(二)建設專業化的創業師資隊伍
一支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創業教育教師隊伍,是搞好創業教育的重要保證。一要依托國內高校自身優勢,培養具有專業化水平的創業教育教師;二要聘請創業研究和創業教育專家到學校面向全體教師進行創業教育講座,強化全體教師創業教育意識;三要加強對教師的培訓,選派教師參加國內和國外組織的創業教育教師培訓班,學習國外先進的創業教育經驗;四要創造條件讓教師到企業掛職鍛煉,體驗創業過程,潛心研究案例,提高創業教育能力;五是聘請一些創業成功人士或投資家、企業家并與專職教師配合作為兼職教師,以彌補高校實踐型教師的不足。
(三)要營造濃厚的校園創業文化
創業文化是一種文化力,包括制度文化和觀念文化。高校要開展創業教育,一要在大學精神文化建設中,凸顯創業教育思想,促使創業教育成為學校辦學新理念;二要通過大學制度文化建設,保障創業教育思想得到落實,促進創業教育與素質教育相融合;三要通過大學行為文化建設,滲透創業思想,形成有利于引領學生想創業、敢創業的行為文化。
參考文獻
[1] DUUN? K .The Entrepreneurship Ecosystem[J].Technology Review,2005.
[2] 沈漪文.創業生態系統概念辨析[J].商業經濟,2013(08):93-94.
[3] 李金玲.天津高校創業生態系統研究[J].管理觀察,2013(07):85-87.
[4] 張小剛.基于斯坦福大學創業生態系統分析我國高校創業教育研究[J].湖南工程學院學報,2012(04):121-124.
[4] 趙京芳.基于協同創新的大學生創業教育生態系統構建[J].職業教育,2013(07):193-195.
[5] 殷朝暉.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構建創業生態系統的探索[J].高教探索,2012(05):67-68.
[6] 劉林青.創業型大學的創業生態系統初探—以麻省理工學院為例[J].高等教育研究,2009(03):19-21
基金項目:文章為河北省高等學校社科研究2017年度基金項目:京津冀協同發展下大學創業身體系統的構建的研究成果,項目編號:JYCY201707。
作者簡介:初漢芳(1980- ),女,山東濟南人,河北地質大學商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創業教育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