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是學生成長與發展的重要時期,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情境創設可有效提高學生全面發展與學習效率。通過對教學課堂情景創設方法的研究與探討,并結合數學教學知識特點,對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情境創設有進一步的認識與了解,從而加深對情境教學的思考。
關鍵詞:情境創設;教學情境;學習效率;思考
初中數學課堂情境創設,在教育階段已經成了重要的教學方法;首先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情境教學的使用方法;通過對情境創設教學方法的研究發現,在教學過程中還存在相應的問題,太過于重視對學生適應能力的培養,從而忽略了教學過程中的情景創設,或者并沒有真正實施課堂教學中的情境創設,這樣的教學方法導致學生失去了學習興趣,嚴重影響到教學活動順利進展。
一、 情境教學概述
促使學生學習的主要動力是情感,對于初中學生來講數學是一門比較枯燥的學科,如果老師想要高效率完成教學目標,就要將課堂教學中的創設情境教學方法利用起來,將學生引入課堂知識中,將數學問題作為教學起點。
(一) 情境創設教學的含義
對于產生數學教學的環境和數字的條件被稱為數學情境教學。利用教案中的知識信息,發揮想象和創造力,清楚空間形式和數量關系之間的關聯,從而對問題進行解決和探討。同時帶著對數學知識積極學習的態度,與對知識求知的渴望以及探索,增加對數學知識的熱愛。數學教學中的情景創設,就是帶動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性,給學生帶來比較刺激的數字知識,啟發學生的思維能力,喚起學習意識,從而發現和解決問題,將所學的數學知識運用起來。
人本思想是情境教學的基礎,其想法是探究人的創造性以及人生價值觀等概念進行教學,找到人的主要觀點。在初中數學教學中,老師給學生創造出的情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基本條件。
(二) 初中數學課堂情景教學創設方法
情景創設所指的就是將書本中的知識與現實生活相結合。有科學家曾經說過“人們是用大腦解決問題,并不是教材中的知識”。老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要過于依賴教材,同時還要將教材有效的利用起來。在初中數學情境創設教學中分為:“情景設置、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教學應用”。情景創設教學方法具有多樣化,例如:生活情景、知識情景、問題情境等多種情景創設。
二、 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情境創設的方法探究
(一) 生活性情景創設
其實情境創設教學的主要目的是將科學與生活相結合。例如,學生的情景規劃可利用課堂教學情境創設來啟蒙,這時,老師可與教材中的知識與生活中的情景相結合。因此,首先老師要注重生活與數學知識的關聯,在學生的生活中尋找與數學知識相關的情景,其次要將學生的生活及學習經驗利用起來。優秀的課堂教學情境創設主要來源于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學生本身。學生的成長經驗主要分為兩點,分別是生活與認知。曾經有美國心理學家說過;“影響學生學習的主要因素是,學生原有的知識基礎,教學要根據此特點進行”。這一點表明“老師教學的起點是學生的知識基礎以及經驗”,所以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情境創設中也不能偏離這項原則,大家都知道,數學本身來源于日常生活中,所以數學課堂的情景創設與生活也無法分離,這點與教學生活化有著共同之處,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會發現有很多情景與教學素材中的知識相似,教師完全可以將這一特點利用到數學課堂教學中。
(二) 形象性情景創設
在情景創設教學中一定要具備形象性,其實主要目的是為了認識理性與感性、抽象與形象之間的思維。老師在數學知識講述過程中,布置家庭作業時經常會涉及很多的案例,老師可以將這樣的教學資源利用起來,利用創設情境進行問題的講解,這樣的情景創設教學不僅能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同時還能有效增加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興趣,讓他們感受到數學知識的用途,讓老師運用感性的情景創設教學方法,可有效豐富學生對知識的認知性,所以盡量控制在初中學生理解范圍之內,否則會給學生帶來無形的壓力;從而導致學生出現被動的學習方法,這種教育方法的改革將對學生理性及感性的認知產生嚴重的影響。
(三) 情感性情景創設
初中學生的心理發育并不成熟,所以在這個特殊的群體中還沒有養成完整的價值觀,老師在教學過程中的任何舉動都有可能被學生模仿,從而給學生今后的發展帶來嚴重的影響。同時,老師在情感傾訴時,會給學生未來發展方向帶來引導作用。有效培養學生情感基礎的方法是,在教學中創建有效的教學情境,同樣,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情境創設過程中,將教材中的內容當做情景創設的主體是遠遠不夠的,老師在情景創設教學過程中,要通過肢體語言來引導學生進入更深層次的情感中,不僅要讓學生找到學習的方法,還要使他們深入了解學習數學知識的價值所在。
(四) 動手型情景創設
數學知識在生產和生活中產生,因此要將生產和實際生活運用到數學情境教學中;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學習是對本身知識的重新建設,老師在教學中要將學生大腦中已有的知識與經驗利用起來完成問題情境創設。對于一些抽象不好理解的數學問題,老師可通過創設與實際問題相關的情景創設,使復雜的問題更簡單易懂。
例如,在初中教學中學生在學習抽對稱數學概念時,老師可將中華民族工藝剪紙創設到數學教學中,老師可展示剪紙的動畫讓學生觀看,使學生感受對稱與翻折的美感。然后再讓學生觀察軸對稱的圖形,并找出兩個圖形中存在的共同特點,接下來老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幫助教學,將蝴蝶的形狀變換成幾何圖,通過折疊的方式使圖形完全重合在一起。這樣使學生輕而易舉的就學會了數學中軸對稱的概念。
(五) 通過生活實際與認知沖突進行教學情景創設
首先,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由于年齡的問題,使他們在學習和思考上注意力不集中,所以老師要將情境創設充分利用到數學課堂教學中,在數學教學廣泛的空間中,要加深學生對教材知識的印象,積極有效調動起學生的學習思
維,在活躍的學習氛圍中對問題進行思考探討等活動。老師在教學過程中運用情景創設教學,并留一些懸念。通過對學生長時間的觀察,這樣的教學方法可有效激發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好奇心,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尤其是在課程剛剛開始的階段留下懸念,可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加強學生的學習欲望,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習熱情。
其次,在新課標中明確的提出“要將生活與數學教學相結合,注重數學教學中的實踐應用。”這樣來說數學教學首先要從學生的生活中出發,并結合學生已掌握的數學知識,通過實踐操作學習數學知識。這就需要老師將實際生活融入到實踐教學中了,將數學知識與生活經驗相結合,使學生在現實生活中感受數學的重要性,從而加強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應用意識,有效提高對數學知識的興趣。
再次,人們對于事物的認知是無法直接獲取正確答案的,經常會經歷很多的挫折與失敗,從中吸取經驗和教訓,找出失敗的原因,糾正錯誤得到正確的答案。由于初中學生年齡受限,從而缺少豐富的生活與學習經驗,認知能力也處于成長階段,所以在學習或者生活過程中,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經常會犯一些錯誤。所以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抓住這樣的機會并有效的利用起來,創建認知沖突,讓學生產生問題,建立認知矛盾,從而引導學生的學習思維。
三、 初中數學教學創設情境教學案例分析
情境創設教學案例;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多邊形面積的計算,老師可進行這樣的情景創設:“讓同學對周邊的花坪進行觀察,并告訴他們這是設計師與工人一同打造出來的,并且遍布全國各地,同時花坪的形狀也多種多樣。”這時,老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向學生展示更多的花園建設,讓學生在數學教材中感受藝術帶來的美感,體會到花園建設的價值,產生價值與情感的共鳴,之后,對學生進行引導;“花園雖然漂亮但設計師并不是憑想象力建造出來的,是通過對數學知識的運用才能將花坪的形狀構建出來的,花坪如何修剪效果才更好,每個花坪的占地面積以及協調性,在花坪修剪之前都要進行精確的計算,”通過這樣的教學情境老師可進行多邊形面積的計算與講解,從而有效激發學生對學習的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知識,增加對知識的印象。
四、 結束語
在初中教學中最有效的教學方法是,數學課堂教學情境創設。在這樣的教學方法中老師可通過誘導提出相關的數學問題,并且可在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中,真正有效的學習技能與數學知識。通過對學生的啟發,有效提高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興趣,順利開展學生自主合作學習的意識,從而有效體現出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在數學教學中完成學生自主學習和知識構建,達到高效的教學目標,有效培養學生實踐創新能力。
參考文獻:
[1]紀利.關于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情境創設有效性的幾點思考[J].祖國(建設版),2013(2).
[2]劉海.關于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情境創設的幾點思考[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6(23).
[3]呂傳漢,汪秉彝.中小學數學情境與提出問題教學研究[M].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2006.
[4]應之寧.數學教學中有效“問題情境”的創設及案例分析[J].中學數學教學參考,2006(1-2).
作者簡介:吳成煌,福建省三明市,福建省大田縣奇韜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