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國偉大的教育家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迸d趣滲透到教學中,就會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學生成為學習主體才能得到實現,當他們處在積極思考的時候,他們的創新能力就會得到培養,認知水平也會得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也就得到提高。為此,我們作為小學數學教師更應該重視對課堂教學中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要發揮各種潛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加他們的興趣感。本文就此筆者談了一些自己的感觸。
關鍵詞:小學數學;興趣教學;培養策略
托爾斯泰說過:“成功的教學不是強制,而是培養學生的興趣”。素質教育也告訴我們: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學中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他們積極參與到教學中來。因此,我們要營造課堂活躍的教學氣氛,激發學生們學習的樂趣,使他們真正地把學習看成是一件樂事來做。若是想達到這樣的效果,首先就是要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學習的內在因素。筆者就此結合實踐教學情況,談談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具體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嘗試。
一、 形成良好的教學環境
想讓學生樂于學習,就得要有好的教學環境。否則像傳統那種填鴨式和灌輸式的教學模式,整個課堂都是教師來主宰,學生只是被動地聽之任之,成為一只小綿羊,那是很難使學生達到理想的效果。素質下的教育就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為主旋律,必須以發揮學生的潛在學習能力為目的,課堂上必須要有活躍、和諧、民主、平等、歡樂的氛圍。這樣學生才會出現情感、體驗、思維、創新融入一體,他們就會積極主動地進入到自由、歡快、活躍的思維當中。
二、 開展多樣動手操作活動
小學生的特點是好動、好奇,不穩定,控制力差,注意力比較弱勢,容易分散注意力。根據這種情況,可以通過頻繁的活動增加學生的注意力,這樣就會促使他們的興奮點不斷得到激發。而動手操作則是一個比較好的手段,它能夠更好地使學生產生興趣感。所以,教師要充分地利用這一活動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增強學習的興趣,提高認知水平。比如,我在執教《認識立體圖形》一課的時候,我準備了很多實物,例如有乒乓球、皮球、魔方、茶葉筒、積木塊、各種包裝盒……然后讓學生認識一下,叫他們說出什么形狀,再讓他們進行歸類,將相似形狀的放到一起,同學們爭先恐后地進行了各種挑選歸類,熱火朝天,氣氛非常濃烈,學生的情緒也異常高漲。然后再讓他們玩一玩,摸一摸,看一看……一堂課下來,學生對球、圓柱、正方體、長方體等有了深刻的認識,更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 利用游戲促進學習樂趣
陳鶴琴說道:游戲是一種不可或缺的教學活動,哪怕是年齡大的人也尤為喜歡,若是學生能夠將其化為學習的一種活動,那無疑就會增加學生學習的最大樂趣。作為小學生來說,游戲教學更是非常難得的一種提高興趣學習的最佳方式。因此,我們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一教學手段,增強學生的學習欲望,他們會自覺不自覺地投入到學習的狀態中,學生的認知能力得到最大的提升,教學效果也會起到非常好的程度。比如,我在執教《立體圖形》一課的時候,由于學生在本課中對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有難度,我就安排了讓學生猜一猜的游戲,讓一部分學生閉上眼睛,然后去摸摸猜猜,通過實驗學生知道了正方體怎么變動都是一樣的,這樣就很快區別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不同特征,學生們很快就掌握了它們的區別。再比如,我在執教“10的分與合”的時候,又設計了“找朋友”的游戲,我把學生按照不同的號碼在胸前標上,然后去找另一個朋友,使他們的和能夠湊成10的數,這個游戲非常有意思,學生們立刻就沉浸在了游戲學習中,并且在游戲中,師生共同編輯了兒歌:“一九是好友,二八能搭手,三七能相碰,四六并肩走,五五到白頭”學生很快地能夠找到朋友,也增加了學習中的最大快樂。我們幾乎每一節課都設計了游戲教學活動,游戲教學法極大地活躍了課堂教學,也凸顯了學生的參與能力,更使學生在興奮中更快地提高思維辨析能力,開發了智力,促進了學習數學的效果,使學生在歡快愉悅的學習中不斷成長。
四、 展示多媒體的魅力
隨著計算機數字的發展,多媒體教學步入了課堂教學,給課堂教學帶來了無限的生機和活力。它以鮮艷的色彩、優美的圖案、動聽的音樂和喜聞樂見的動畫形象再現客觀事物,充分刺激學生的感官,長期吸引學生注意力,以輕松愉快的心情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因此,我們要對課件以新穎的內容去吸引學生,特別是那些卡通形象,比如,喜羊羊與灰太狼、貓和老鼠等。通過多媒體擴大了學生的視野,增長了學生的知識含量,更加刺激了學生的學習欲望。
總而言之,通過興趣教學,學生能夠更好地學好數學,能夠積極參與課堂教學,也能更好地培養他們的學習積極性,還能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因此,我們作為小學數學教師要積極地研究興趣教學法,在教學的各個環節中都要滲透著興趣教學,這樣學生才能夠了解數學,學好數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作者簡介:
胡志峰,吉林省扶余市,吉林省扶余市陶賴昭鎮第二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