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玲
摘要: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與發展,使得地球的生態環境正在逐漸被破壞,到了二十一世紀,人們開始意識到了環境的重要性,于是世界各國頒布了大量保護環境的政策措施,旨在促進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在我國,讓祖國的接班人樹立保護環境的意識尤為重要,在中學階段,化學的學習關乎著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化學老師應當在制定合理的教學設計,讓綠色化學理念貫徹到學生的思想中,本文就中學化學教學設計中綠色化學理念的滲透對策做了詳細論述。
關鍵詞:中學化學;教學設計;綠色化學理念;滲透
化學是眾多學科中的一種,該科目一般是以實驗為基礎,研究各類物質的學科,在生活中,隨著近年來化學品爆炸、鉛中毒、汞中毒以及化妝品中蘊含的毒性等,使得人們聽“化”止步,形成了對化學的錯誤認知。化學雖然給社會帶來了許多的不便,但更多是優點,如農民在種地時,播撒的化肥、防蟲的農藥,以及人們生病需要吃的藥物,均是在化學的基礎上生產制造的。近年來隨著人類對環境的保護,衍生出綠色化學的理念,該化學又被稱為環境友好化學、清潔化學等,旨在進行生產制造過程中減少使用有害的化學物質,轉而使用危害性較小的物質[1]。在當前教育課堂上,學生對綠色化學的理解存在著不足,需要化學教師進行合理的教學設計,使學生在潛移默化的情況下學習綠色化學。
一、綠色化學理念概述
所謂的綠色化學又被稱之為環境友好化學,它是根據相關的化學原理,利用相應的化學方式,在化學產品進行生產的過程中以最大的限度減少對環境造成一定污染的有害物質的產生,而這樣的做法可以使得有害物質在產生的源頭就能夠有所減少,從而促進化學產品生產過程或者化學實驗反映過程零污染情況的實現。
綠色化學核心理念就是實現化學產物以及化學產物生產過程的綠色有機狀態,它與污染控制化學有著明顯的不同。污染控制化學是在有害物質已經產生并且對環境造成一污染的情況下,利用相關的化學原理對這種污染狀況進行控制與治理,使得環境能夠給恢復到原來的綠色環境;而綠色化學則是從根本上對污染環境的有害物質進行減少或者消除,它能夠全面考慮到整個化學產品的生產過程,不再將有毒有害的物質使用到化學產品的生產過程中,并且確保化學產品在生產的過程中也不會產生出對環境造成污染的廢棄物,這就是綠色化學理念對保護環境所做出的有效方法。
二、滲透綠色化學理念的重要意義
由于現代人們的生活條件較為優越,也具有較高的物質保障,在加上現代社會各方面的影響,還有不少的家長也為做好表率作用,使得學生缺乏一定的環保意識,這樣也使得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經常做出一些影響環保的舉止行為,比如,沒有做到隨時關水關燈,造成水電資源的浪費;還有些學生隨地亂丟垃圾,這樣不僅沒有做到保護環境,還對環境造成一定的污染破壞。
因此,現代的學校教育教學應該將培養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列入教學計劃之中,讓學生在環境方面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其中將綠色化學理念滲透到中學的化學教學中,則使得對初中生進行的綠色化學教學能夠得到進一步的強化,從而促進對中學生環保意識的培養。中學教師在化學教學設計中滲入一定的綠色化學理念,能夠讓學生對自然生態環境在一定程度上有所認識與了解,讓學生了解環境問題給人們帶來的各種危害,并且使得學生明白保護環境的重要性,由此使得綠色環保的理念能夠潛移默化的深入學生的思想意識之中,讓學生從日常生活中的點滴小事做到保護環境。
三、設計教學情境,滲透綠色化學理念
化學的學習貫穿著初中至高中,化學可以幫助學生更佳細致化的看世界,了解化學變化,化學教材是化學知識的載體,教師需要通過正確的方式引導學生學習化學。在中學的化學教材中,綠色化學知識較少,使得學生不能夠較好的學習綠色化學,這就需要化學老師對綠色化學進行課題設計,為學生們拓展綠色化學,讓學生們在意識中樹立綠色理念,指導學生在未來的成長過程中,能夠保護環境。例如在中學的化學教材中,關于綠色化學的有酸雨的防治、溫室效應、臭氧層的破壞等,化學教師在進行綠色化學教學時,可以選擇一個課題進行情景設計,滲透綠色化學理念。
如果化學教師與酸雨的防治作為情境課題,那就需要對該課題進行詳細的設計,讓學生根據酸雨的形成原因進行防治措施的討論,如酸雨的其中一條成因是因為交通運輸產生的尾氣,那么學生需要結合自己的思考能力給出解決方案,如提高購車稅、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等[2]。學生在中學除化學之外,還要學習語文、數學、英語、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及生物,化學與其他學科在根本上存在著不同,在發生化學反應時,會產生新物質,學習化學可以讓學生更好的理解物質之間存在的規律。
四、完善化學實驗教學設計,培養學生環保意識
“實踐是檢驗唯一標準”,前文中提到過,化學是建立在實驗基礎上的,所以,化學課程中必須要穿插著多種實驗,而且,需要在進行實驗的同時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由于化學物質中存在著較多對人體有害的物質,所以,在進行實驗的過程中,需要做好防護措施,防止產生的物質對身體造成影響。如在初三化學教材中,關于“硫”的燃燒實驗中,需要使用硫、氫氧化鈉、橡膠塞等,教師在進行實驗時,應保證實驗過程的規范性,起到模范示范作用。為了盡量減少有害物質的產生,藥品用量要少,且燃燒要在密封的集氣瓶中進行,在硫完全燃燒完畢后,必然釋放出了有毒氣體,這時就需要使用氫氧化鈉溶液吸收有毒氣體。在學生進行實驗時,教師應當對其進行分解步驟教學,盡量避免失誤,而且在教學中將節約,預防污染的環保意識傳遞給學生,雖然不能夠起到即時作用,但是在多次實驗課之后,學生可能就會在潛移默化的作用下樹立正確的環保意識。另外,當前信息化程度高,在一些實驗設備不足的學校,教師可以采用多媒體的形式進行實驗教學,并通過視頻、音頻、幻燈片相結合的方式向學生傳播綠色環保理念。
五、優化課堂教學設計,重視綠色理念滲透
課堂教學是學習綠色化學的主要場所,也是綠色理念滲透的最佳點,化學教師在上課之前,應當合理、正確的進行教學設計,一方面讓學生能夠提高對化學的興趣,另一方面需要讓學生樹立正確的綠色化學理念[3]。如在上課時,老師可以向學生提問今天的污染情況,然后讓學生思考為什么會出現這類問題,需要怎么解決,鍛煉學生的自我思考能力,如果在媒介化學課均能保持綠色化學問題的提問,那么可以對綠色化學理念滲透到學生的思想理念中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
六、設立課外競賽活動,體驗綠色環保樂趣
中學生處在由少年向青年的過渡階段,依然貪玩,那么在對其進行綠色化學的教學中,要抓住其貪玩的弱點,開展關于綠色環保的化學學習活動,讓學生們能夠在玩中學,在學中玩。且學校應當定期為學生開展綠色化學知識講座,開展環保活動等,讓學生們能夠親身體驗到綠色環保的樂趣。
結語:對于中學生來說,綠色環保意識的樹立對其未來成長及我國環境保護程度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就綠色化學理念的樹立提出了設立教學情境、完善實驗教學、優化課堂教學設計以及開展綠色化學活動等措施,希望可以對中學生的綠色化學理念樹立獻出綿薄之力。
參考文獻:
[1]謝曉莉.中學化學教學設計中綠色化學理念的滲透對策[J].才智,2016(20):100.
[2]單月英.中學化學綠色化學教育的研究與實踐[D].湖南科技大學,2017.
[3]張慧媛.三種版本高中化學教科書必修1中相近實驗的比較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