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玲玲
摘 要:物理是一門基礎自然科學,學習了解物理規律,離不開實驗以及對實驗對象的觀察。在初中階段,學生第一次接觸物理,教師在教學中需要注重對學生的物理觀察能力進行培養,啟發學生對物理現象的思考,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觀察能力是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基礎,物理是一門自然科學,掌握物理知識離不開對各種物理現象的觀察,從而對物理規律有更深刻的認識。因而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需要改變傳統的以講解灌輸知識為主的課堂,而注重對學生思維的啟蒙,讓學生能夠更加自主和積極的對物理現象進行思考探索,其中首要任務就是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關鍵詞:初中物理;觀察能力;物理教學
提高學生的物理知識基礎,離不開對于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在物理教學中,通過引導學生對各種物理現象的認真觀察,以及對于物理規律的總結歸納,可以有效幫助學生掌握物理知識,提高學生對于物理知識的應用能力,有效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只有經過學生自身對于實驗對象的觀察,才能對所學內容有更為深刻的認識,從而將所學的知識總結納入自己的知識體系,從而幫助學生形成自己的認識觀點。觀察能力是學生學習能力發展的必備素質之一,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就需要初中物理教師在教學中有意識的進行教學指導,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觀察習慣,促進學生主動的進行學習思考。
一、重視學生物理興趣,創設趣味觀察情境
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有效促進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在初中教學階段,教師可以通過有效設計教學的導入環節,創設趣味性的觀察情境,從而培養學生對于觀察物理現象的興趣。通過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中促進學生的觀察能力發展,并且提高教師的物理教學效率,構建高效的物理教學課堂。在營造課堂情境的環節中,教師可以通過多種方式進行設計,物理是一門自然科學,其中學生在初中階段學習的很多物理現象與生活息息相關,在情境創設中結合生活現象也可以增加趣味性,促進學生對學習內容的理解。還可以通過實驗演示的方式進行情境創設,在課堂教學之前,進行實驗演示,然后引起學生對于這一物理知識的觀察探索興趣,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例如:在學習《聲音的產生與傳播》(人教版八年級上冊)這一課時,教師可以通過展示聲音的產生現象,比如震動的音叉等,還可以結合多媒體進行展示,比如自然界的聲音傳播現象,如閃電總是比雷聲先到等等,通過對這些物理現象進行觀察,能夠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對于物理現象的興趣,也能培養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對于一些現象的觀察意識。
二、明確物理教學中的觀察目的,掌握科學的觀察方法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在安排學生對實驗對象的觀察時,還需要明確觀察的目標,只有有目的的觀察才會給學生一個正確的觀察方向,不會被其他因素所干擾,才能有效的進行觀察活動。在課堂教學中,通過情境創設激發學生的興趣能夠有效提高學生對于觀察現象的積極性,但是并非所有的觀察都能讓學生有所收獲,并不能有效地提高物理學習效率,原因之一就是學生對于實驗觀察的目的不夠明確,在觀察過程中注意力不集中,導致學生在進行觀察時對物理現象產生的本質不理解。只有明確觀察目的,確定觀察的方向,才能更有效地對物理現象開展觀察活動。在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觀察的時候,還需要制定有效的觀察計劃才能更好的進行觀察。比如在觀察物理實驗的時候,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做好觀察記錄,按照觀察計劃進行觀察,最后歸納總結現象規律。
例如:在學習《機械能及其轉化》(人教版八年級下冊)時,教師在通過擺動的小球演示機械能的轉化時,不僅僅只是讓學生觀看這一現象,還需要引導學生對這一現象的本質進行思考,這一才是對實驗現象的有效觀察。教師需要在進行實驗前,明確指出實驗的觀察目的,然后指導學生對于小球的擺動進行觀察記錄,了解勢能和動能是怎么轉化的才使小球可以來回擺動,只有明確實驗觀察的目的和重點,才能有效的促進學生的觀察能力的提高。
三、有效進行觀察,注重歸納總結
在對物理現象進行觀察之后,教師需要注重及時對觀察結果進行歸納總結,幫助學生對觀察現象得出更深刻的認識、掌握物理規律。初中階段物理實驗較多,包含的知識點較雜,在對實驗進行觀察時,教師首先需要指導學生對實驗對象進行觀察,之后在指導學生做好記錄工作,最后進行詳細有效的歸納總結,得出一般規律。通過對物理現象觀察之后,進行歸納總結,可以有效幫助學生對物理知識有更好的認識,能夠培養學生進行有效觀察的能力。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觀察的時候,可以通過對比分析,對相似的現象進行差異比較,從而更好的掌握不同物理現象的本質原因,從而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
例如:比如在學習《電流和電路》(人教版九年級)這一章時,教師會進行小燈泡的實驗,通過實驗展示串聯和并聯電路的不同之處,幫助學生了解電路的連接方式。在進行關于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的實驗時,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觀察之后,還需要引導學生對于兩種電路進行比較,從而得出不同電路的適用性,對電路電流規律進行歸納和總結,從而幫助學生掌握相關的物理知識,也能有效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歸納和總結也是實驗觀察中的重要步驟。
結語:綜上所述,初中物理課堂中,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需要教師積極創新教學模式和方法,結合生活實際,注重對學生的觀察能力進行有意識的引導,培養學生對各種物理現象的觀察思考,從而能夠有效掌握和運用物理知識。總之,初中階段是學生今后進行物理學習的基礎和啟蒙,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對學生的觀察方法進行訓練,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對初中物理教學將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文容. 初中物理教學中學生觀察能力的提高[J]. 新課程(中學). 2017(8).
[2] 葉的松. 初中物理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能力[J]. 西部素質教育. 2017(9):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