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志強
摘要:化學是一門與我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學科,我們在衣食住行的過程中經常會使用到化學方面的知識,因此,在新課程改革的環境下,我們更應當發揮出化學教學的意義,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化學,激發學生對化學學習的興趣,在化學教學中激活學生的創造力,使學生能夠形成良好的化學核心素養和科學精神,更好地完善自我價值。下面,我將結合自身實際的教學經驗,淺談一些初中化學教學的有效經驗,以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化學;教學;經驗總結
在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傳統的初中化學教學存在著較多的問題,如不重視學生的興趣發展、課堂教學方法單一、學生的思維潛能得不到挖掘等,導致了課堂教學效率低下的情況。新課程改革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因此,在初中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努力轉變教學思想觀念,重視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學會站在促進學生發展的角度上看待問題,使用有效的教學途徑去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發揮出初中化學課程的教學價值。
一、重視課堂導入的多樣性
課堂導入是課堂教學的首要環節,對課堂教學的質量起著重要的影響。但是在以往的初中化學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往往會忽視課堂導入的重要性,為了“搶時間”,經常會單刀直入地向學生灌輸知識,導致學生產生了化學學習枯燥、乏味的感受,不利于學生化學素養的有效發展。其實,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如果我們能夠使用少量的時間,結合初中學生的興趣需求,展開有效課堂的課堂導入,可以使學生更快地沉浸到課堂學習中來,形成良好的化學學習態度,從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比如,在學習“常見的酸和堿”這一節內容時,我使用了多媒體導入的方法吸引學生的探索興趣。多媒體設備為學生展示了一個“神奇的魔術”:視頻里一開始有一朵白色的花,操作人員在花上撒上了一些“神奇水”,然后慢慢地,花逐漸變成了紅色的,接下來,操作人員又在花上撒上了一些“水”,之后,花的顏色竟然又變回來了!這個簡單的小魔術引起了學生濃厚的探討興趣,之后,我再讓學生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為什么一開始的花可以變成紅色,后來又變回了無色的呢?在學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之后,我再向學生解釋正確的科學原理,引出新課。這樣,通過靈活的課堂導入的展開,可以促使學生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活躍學生的思維,比起一味地知識灌輸更能取得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
二、增強課堂提問的啟發性
課堂提問是教師與學生之間進行良好互動的有效途徑,在初中化學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關注課堂提問的內容與形式,對學生思維進行啟發,利用有效的問題去激活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學會學習化學,而不是只會解題、做題。在具體的教學中,我們應當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能出現的疑惑和問題,通過課堂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的思路,讓學生有效突破自我。
比如,在學習“有機合成材料”這一節內容時,在講解有機化學物的一般性質的相關知識時,我向學生提出了一個問題:我們在逛超市的過程中,經常會看到超市提供塑料袋的地方會標記著“請減少塑料袋的使用”為什么超市要張貼這樣的標語?然后讓學生討論這個問題,接下來,我再讓學生提出問題:我們都知道白色污染的形成過程,那么結合我們現在正在學習的知識,你可以提出哪些消除這類污染的建議嗎?這樣,就通過層層遞進的問題引起學生對有機合成材料的重視,讓學生學會結合所學到的知識去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形成良好的科學態度,增強學生的責任感,有助于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和幫助學生更好地發展自我。
三、加強課堂教學的實踐性
在過去的教學過程中,我們大多進行的是理論知識方面的教學,學生只需要掌握相應的理論,學會解題即可,導致學生的化學實踐能力一直得不到提升,降低了初中化學教學的意義。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課程,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給學生提供良好的課堂活動機會,讓學生展開實踐操作,讓學生在實踐當中檢驗教材上的一些結論或者是學生自身的一些想法、猜想,從而進一步提升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度,提升課堂教學質量。
比如,在學習“金屬資源的利用和保護”這一節內容時,我組織學生進行了一次課堂辨認活動,讓學生以“開發新的替代資源重要還是對已有的金屬資源進行重點的保護重要”為主題展開辯論。在活動的過程中,學生自發地分成了兩個小組,一方認為研究出新的可替代資源是當務之急,有的學生認為金屬資源在很多方面是不可替代的,應該加強對金屬資源的保護。這樣,就通過有爭議性的話題引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能夠更深入地投入到課堂探究中來,結合所學知識展示自己的想法,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化學素養。
四、提升課后作業的開放性
課后作業是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初中化學教師要擺脫應試教育觀念帶來的功利心理,形成開放的教育觀念,重視學生化學興趣的發展,引導學生在課后作業的完成中感受化學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的便利,從而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使學生學會從多個角度和層次去學習化學,掌握更多的化學技能。
比如,在學習“人類重要的營養物質”這一節內容時,我給學生布置了一項任務,讓學生在課下進行思考和信息搜集,了解更多的營養學方面的知識,結合自己家庭的實際情況,如家人的口味愛好、成長需求等,制作一份為期一周的營養食譜,并將這份食譜推薦給自己的爸爸媽媽,將其中應用到的知識陳述給父母,普及營養學的內容。這樣的課后作業引起了學生強烈的參與興趣,學生認真地完成作業,從中收獲化學學習的樂趣與成就感。并且,我還在課堂上給學生留出一定的時間,讓學生相互之間交流自己的制作成果,從而進一步增強學生的學習感悟。
本文針對新課改下初中化學教學的經驗總結展開了一番敘述。初中學生正處于人生發展的關鍵時期,能力和素養具有很強的可塑性,化學教學的有效性能夠對學生的發展起到非常關鍵的促進作用,因此,在初中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堅持自主、合作、平等的教學原則,發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激發學生對化學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能夠更好地發展自我,從而落實新課程改革的目標。
參考文獻:
[1]劉智.新課改理念下的初中化學教學模式[J].中外企業家,2016(26).
[2]何金火.新課改下初中化學教學的新思考[J].教育教學論壇,201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