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振散
摘要:相比于小學數學來說,初中數學的難度更上一個層次,這就意味著在學生進行學習時很容易因為某一個難點而導致難以繼續進行,若在此時由教師直接公布答案固然可以幫助學生理解,然而卻不能使學生實際的進行掌握,因此小組合作進行探討就成為了解決該類難題而又加深學生理解度的最好方法,下文就將關于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進行應用的探究,以對數學教師進行小組數學教學的理念和手段進行補充,并提高學生的自主探索學習能力。
關鍵詞:初中教育;數學學習;小組合作
引言:
隨著新時代的到來,新的教學理念也逐步開始行成,最為有效的體現就是將課堂的主體交還給學生,徹底摒棄過去教學模式中一言堂的情況,對于教師的灌輸式教學給予否定,進而要求教師的理念進行轉變,在課堂設計中將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探究能力作為重點,而為了達到該教學目標,小組合作進行學習的方式成為了最為有效的手段,而教師也應該對該方式的優勢和具體的應用進行探究,以有效的加強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
一、小組合作學習的理念概述
小組合作學習的理念并非我國誕生,而是美國著名教育學家所提出的,并且該教育學家談及對于小組合作學習的優勢時,認為該模式可以促進學生的邏輯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而作為剛一由具象思維轉變為邏輯思維的初中學生來說,該種方式也是對邏輯思維進行培養的最好手段,而對于數學學習來說,最為重要的也就是對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因此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可以有很大程度上對數學課堂效率進行提高,而此這個過程中,每個學生都有不同的分工,也提前使學生對社會的分工合作進行了[1]。
二、初中數學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模式的優勢
(一)教學時間的合理調節
首先來說,小組合作學習正式對于新課標所要求的,將課堂歸還給學生,讓學生在課堂上作為主體這一理念進行響應。從實際上來看,大量的進行小組學習活動自然會使教師的引導時間下,這是逐漸的使課堂的大部分時間傾斜在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方面,因此也就相對性的使得教學時間得到了合理的調節,即大量的學生自主學習時間與少量的教師引導相結合,進而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探索能力[2]。
(二)人際交往能力的培養
在人際交往方面來看,由于目前初中學生大多數為獨生子女,因此在人際交往方面有著一定的障礙,而使用小組學習的方式可以很大程度上促進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這主要是體現在小組之間,各學生互相分工合作所必須的溝通方面,盡量給予學生機會去滿足學生自我個性的張揚和發展,體現各學生不同的優點,并引導相互進行學習,毋庸置疑,這種良性的合作競爭方式可以引導學生有著更好的合作理念和能力,因此小組合作的學習模式也是幫助我初中學生進行人際交往能力培養的重要手段。
(三)師生之間溝通交流的加強
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溝通是所需要的基本人際交往能力,而對于教師來說,則需要有主動與學生溝通能力,或者引導學生來向自己進行溝通的能力,這首先可以由教師在合作教學扮演一個亦師亦友的角色開始,將學生放在與自己平等的地位上進行引導,主要讓學生進行探索,并跟著學生的思路進行知識點的學習,最后在學生小組合作陷入困境時給予適量的引導。首先來說,這可以很大程度上改善師生對立的關系,使得教師也可以成為學生學習的對象,其優點也更容易被學生所接受和學習,此外教師也可以近距離對學生進行觀察,對于其所擅長廁所不足的方面進行了解,進而使用因材施教的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幫助。
三、具體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進行小組合作教學的措施
(一)對于合作分組的精挑細選
首先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成績進行首次的小組分配,并對于小組個人的分工進行細化,這次分工主要是根據數學的分數進行的,主要是好差相配,進而根據教師在教學觀察后,所得信息進行二次分配。
比如說,教師首先根據好學生帶動差生的原理,將小組進行好差分配,并在分工合作中將較難的一部分交給學習好的同學,容易的一部分交給學習較差的同學,這使得兩類同學都可以再進一些問題和分工解決方面獲得成就感,進而提升對于數學的學習興趣。其次在教師經過一段時間的教學實踐后,對于每個同學的學習態度興趣以及在小組中的活躍程度進行觀察,可以二度根據活躍程度進行再分配,然而此時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第1次分配時小組之間產生了較為濃厚的情誼,因此在分配時要盡量少分配而達到最大程度上的優化[3]。
(二)培養學生進行合作能力鍛煉的具體過程
對于學生合作能力的具體鍛煉過程,也就是教師扮演引導者的角色,將課堂的主要時間交給學生,讓學生作為課堂的主人進行學習和時間,并要求學生對自己所提出的理論提出質疑,而進而教師對學生所提出的答案也要進行點評,進而再度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思考,這一系列的過程就是數學課堂上實際進行小組合作和教師引導教學的一個過程。
舉例來說,對于三角形的邊角關系進行學習時,教師首先要求學生進行自主探討,并且在要求學生不提前進行預習的情況下,讓學生對于直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的邊與角之間的關系進行界定,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方法進行快速的探討和解決,這相對于教師在課堂上直接進行引導學習來說,往往對于各組的層次把握和時間方面來說更有效率,并且可以完整的將以上所提及的三角形特殊的邊角關系進行分析,而教師要在各組進行巡游,對于其理論進行了解,并進行點評,而對于一些不愿意或不敢表達想法的學生要給予細心的開導儀盡量提高其學習積極性[4]。
四、結束語
從學習的根本層面進行考慮,這應該是一個主動的行為,而非被動的接受,前者比后者往往帶來的收益更大,然而如何從數學教學模式進行轉變,以引導學生的自主學習就成為了目前探索的重點問題,而小組合作學習作為效率較高的學習和探索能力培養的最佳手段自然也就成為了數學教師所探究的重點,而就從實際教學來說,該種方式具有建設良好課堂氛圍和家珍學生對于數學學習興趣的作用,這對于學生數學學習的長遠發展來說有這較為深遠的意義。
參考文獻:
[1]趙東.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23):121.
[2]黃忠安.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黑河教育,2019(03):16-17.
[3]張利.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探究[J].黑河教育,2019(03):20-21.
[4]柯文祥.課改成就精彩——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有效模式[J].名師在線,2018(27):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