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雅婷
【摘要】 ?在《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指導下,提升初中數學教學有效性的方式有:第一,把興趣轉化為學生學習的第一動力;第二,把核心素養貫徹到整個學習過程中,包括課前準備、課堂教學和課后總結三個方面。這樣才能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增強學生的主動性與積極性,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從而提升初中數學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 ?初中數學 核心素養 教學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 ?G633.6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19-011-02
《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以培育“全面發展的人”為核心,分為文化基礎、自主發展、社會參與三個方面,綜合表現為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六大素養。本文著重從自主發展這一個方面探討如何提升初中數學教學有效性。
一、把興趣轉化為學生學習的第一動力
愛因斯坦曾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瑞典心理學家皮亞杰也曾說過:“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賴于興趣。”可見,興趣對于學習成功的重要性。只有把興趣轉化為學生學習的第一動力,學生才會積極愉快地開始學習,并且將之轉化為自主學習的強大動力,將學習進行到底。
初中數學相比小學數學,知識難度加大,要求具備更加嚴謹的數學思維,而學生的思維還停留在小學,很容易因為內容難懂而喪失了學習興趣,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之初,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尤為重要,要避免出現迎難而退的現象,進而產生厭惡反感數學的心理。在家里,家長是學生的引路人;在學校,教師則是學生的模范榜樣。教師在激勵學生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充當著重要角色。就初中數學而言,增強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有:一方面,可以通過講述著名數學家如阿基米德、牛頓、華羅庚、陳景潤等步入數學殿堂的故事來激勵學生;用課件形式展現每章序言部分,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展示數學的美以及學習數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學生了解數學的應用價值,感悟數學的魅力,從而起到鼓舞作用;觀看一些有趣的數學影片,以更直觀生動的方式展示數學之美。另一方面,在具體教學中,創設適宜的數學問題,該問題需符合學生已有的認知水平,在講授圖形與幾何是盡可能多的運用多媒體課件教學,并貼近學生實際生活,這樣才能恰到好處的提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產生學習的動力;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學習特征,結合學生數學知識個體差異性和學生的數學水平,設置與初中學生的認知水平相切合的教學方法,以及分層布置作業使得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獲得感和成就感,因材施教,從而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把核心素養貫徹到整個教學過程中
具備積極的學習態度和濃厚的學習興趣,只是提升初中數學教學有效性的第一步。想要實現樂學善學、勤于反思、樹立信息意識的自主發展,教師就必須認同與貫徹核心素養理念,并將之付諸課前、課堂、課后的整個教學過程中。
(一)課前準備
首先,教師須以身作則,確保自身的綜合素質符合新時代教學要求。初中數學教師應不斷進行知識學習與拓展,加強業務進修,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其次,初中數學教師要在課前根據核心素養理念來制定與完善教學計劃。新課程改革要求初中數學教師對于教學大綱以及初中生對于數學學科的學習情況進行相應的了解,制定出相應的更能適合于初中生特點的教學計劃。初中數學學科的教學計劃不僅要將數學知識點包括在內,而且還要對數學教學的具體環節有一個整體規劃。根據核心素養的理念要求,初中數學教師在這一過程中,要始終堅持初中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主動學習。例如,在學習“圖形的軸對稱”時,教師要將軸對稱的概念、性質,軸對稱圖形的概念、性質,簡單平面圖形的對稱圖形繪畫,生活中的軸對稱圖形發現等這些內容都放到教學計劃中,并做到條理清晰,設計的教學環節有條不紊,同時引導學生親手畫幾個對稱圖形,讓學生自己感悟什么是軸對稱,感知自主學習的樂趣。最后,也是課前準備最為關鍵的一部分,就是學生的課前預習。預習教學,是最能鍛煉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一個環節。初中數學教師要注重學生的預習效率,在布置預習作業時要明確預習目標和任務。學生在預習的過程中不僅能完成相應的目標與任務,而且能在腦海中形成簡單的知識體系,對于即將要學習的內容有一個整體把握;同時在預習中發現問題,帶著問題上課,學習會更有針對性。例如,在學習“有理數”時,教師可以布置任務,讓學生了解有理數的概念,能分辨哪些是有理數,能比較有理數的大小,初步了解乘方及簡單的混合運算,疑惑之處寫下來,上課時解決。教師可以通過抽查的方式對預習情況進行檢查,以掌握學生的預習情況。
(二)課堂教學
第一,教師主導學習。這里并不是指要延續傳統的“填鴨式”教育,教師主導學習指的是教師主導課堂。作為課堂上的主心骨,要統籌全局,兼顧全班,合理有序地安排課堂教學內容,組織學生學習。
第二,小組合作學習。教師要堅持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模式的教學原則,在保證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之上,還要安排學生分組學習,通過合作促進步。分組時,教師要注意控制小組的人數,一般每個數學小組5-6人即可;還可以根據學生的性格特點、興趣愛好、學習方式與成績等進行劃分,以保持小組內的平衡,促進學生之間強弱結合,互相幫助。教師還要注意鼓勵組內的每一個同學都積極發言,針對討論的數學問題,一起交流,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討論中,共同學習。
第三,帶著問題意識學習。教師應該將學生要學習的知識隱藏在問題中,帶著學生利用他們現有的知識一起去發現新知識,并幫助他們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樣做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效率和教師教學有效性。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在提問題的時候,應該制造一個良好的問題情境,以情境帶出問題,減輕了學生的排斥心理,更容易被接受。從情境中獲取新知識,更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由此學到的知識也會更加扎實,同時又鍛煉了學生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教師還要保持課堂氛圍的輕松和諧,使學生敢于提問題,主動提問題,從而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培養良好的數學思維。
第四,實現現代化學習。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利用多媒體技術,豐富教學表現形式。當今是信息化時代,教師應充分使用多媒體技術,適當減少板書,在促進教學形式多樣化的同時,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學習“圖形與幾何”時,涉及到許多立體圖形,利用多媒體技術表現這些幾何圖形,更加直觀生動,便于學生理解。這樣抽象的數學知識就能以具體形象表現出來,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大大提高,進而提高數學教學的有效性。
第五,堅持因材施教。學生具有個體差異性,教師教學面向的是全體學生,要做到全體參與,共同進步,但是針對不同的學生,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因材施教。不同學生對于同樣的問題,會有不同的見解;不同學生對于問題的理解程度也不盡相同。教師面對這些不同的聲音,要做到仔細聆聽,耐心講解,一方面做到了尊重學生個性,使不同程度的學生都能得到發展,在自己原有的基礎上有所進步。
(三)課后總結
課前、課堂、課后這三個環節構成一個完整的教學過程,課后的總結自然必不可少。一方面,學生在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中,已經運用到分析的方法,課后總結有助于學生積累學習方法,探索解決問題的更多思路與方法;有助于學生整體感知數學知識,建立知識體系,大大提升了思維能力與邏輯分析能力。另一方面,課后的反思歸納,有助于培養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思維品質與能力。“數學教學的目的在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良好思維品質的途徑是進行有效的訓練。”一邊訓練,一邊反思總結,從錯誤中得到經驗,在正確之上更進一步,大大提升了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思維品質與能力。
比如我在小結一元二次方程解法時,對方程x2-6x+9=(5-2x)2的解法,讓四位同學用四種不同的解法去解答,然后引導學生比較四種解法,找出最簡便還不容易出錯的方法,就是直接開平方法和因式分解法。因此,面對一道數學題,如果解答正確,那么就需要歸納出這一類題的解決方法,同時反思該題是否還有其他的解答方法,比較之后選擇最適宜的解題方法。如果解答錯誤,那么就需要糾正解答過程中的錯誤,找到錯誤的根源,警醒自己不要再犯同類型的錯誤,然后再總結反思。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有效反思,持續不斷的反思是進步的階梯;鼓勵學生不要害怕犯錯誤,人都是在錯誤中不斷發現,不斷改正的。
我歷年在講解中考數學二次函數綜合題時,總是先幫助引導學生審題、分析題目條件以及題中包含的隱含條件,并思考每個已知條件的作用和能推出的結論,這樣做可以使學生在審題的過程中就有了初步的解題思路,然后師生一同完成完整規范的解題過程,從而培養了學生解此類題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對于這種綜合性比較強的大題,要求解決的問題都是化整為零、由易到難、以問題串的形式展示,這樣就能使不同層次的學生拿到應得的分數,不放棄任何一個得分點。
三、結語
本文主要涉及到自主發展一個方面,文化基礎和社會參與這兩個方面也需要滲透到教學過程中,以培育全面發展的學生。在新課程改革這個大的時代背景下,初中數學教學也要順應時代潮流,趕上教育的發展需求,從教學方法和學生主體等方面進行改革與創新。提升初中數學教學有效性的關鍵就在于教師的教學方法。教師要把核心素養落實到教學中各種微觀具體的層面,就必須轉變以往的教學觀念,創新教學方法,提升學生核心素養,培養學生的全面發展。教學形式上,要將講授法、參與式教學法和分層教學法三者結合起來,側重于分層教學法。分層教學法是根據新課標和核心素養培養的要求,針對不同類型的學生,設計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提出不同層次的學習要求,做出不同層次的指導,進行不同層次的檢測,通過教學方式方法的選擇,促使各類學生分別在已有認知水平的基礎上獲取數量、層次不同的知識信息和能力素養,從而獲得進步或發展。這樣的教學方法著眼于學生在知識、能力習得上的層次性,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教學過程中能關注到每一位同學,并制定適宜的教學方法,從而實現教學效率最大化。綜上,核心素養下提升初中數學教學的有效性,要求教師做到轉變傳統教學觀念,豐富教學內容,優化教學模式,充分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與主動性,發揮學生的主體能動性,拓寬學生的數學思維,實現全面發展。
[ 參 ?考 ?文 ?獻 ]
[1]倉懷寶.初中數學問題解決策略的教學有效性探析[J].科技經濟導刊,2019,27(24):148~149+138.
[2]曹翠金.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16(08):88.
[3]陳國珍.初中數學合作學習中教師干預的策略分析[J].名師在線,2019(24):67-68.
[4]康潔.試析基于核心素養的數學課堂教學研究[J].才智,2019(22):130.
[5]林德成.初中數學課堂中學生學習素養提升的策略和實踐[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9(08):170.
[6]邱玉霞.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模式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名師在線,2019(23):43-44.
[7]拓俊儒.對初中數學教學方法有效化的思考與實踐[J].課程教育研究,2019(32):168.
[8]王宏.培育核心素養提高初中數學教學的有效性[J].黑河教育,2019(08):22-23.
[9]王立新.初中數學有效教學方法及策略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29):145-146.
[10]吳敏.初中數學教學新思路——小組合作教學中生活化策略探究[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9(08):157.
[11]袁引發.初中數學智慧課堂構建與實踐的幾點思考[J].現代經濟信息,2019(14):443.
[12]張雅園.核心素養下的初中數學教學策略研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9(1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