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代章
摘 要:小學數學是小學的一門重要學科,教師在教小學數學時,要運用有效的教學方法增強學生的數學學習效果。教師借助多媒體教學的方式,直觀地向學生展示數學圖形,通過課堂提問啟發學生的思維,使學生積極地思考知識,教師要注重提高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使學生積極的探討數學知識。下面,我從“一、借助多媒體教學,直觀地展示數學內容”“二、注重課堂提問,增加學生對數學內容的思考”“三、小組合作探究,提高學生的探究意識”三個方面入手,就小學數學高效的教學方法及策略進行初步的分析與探討。
關鍵詞:小學數學;數學教學;教學方法及策略
目前,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著一些問題:小學數學教師在課堂中主要講解數學知識,忽視了與學生之間的互動,課堂中教師沒有及時地對重點問題進行提問,學生對數學知識缺乏思考,課堂中缺乏小組合作探究環節,學生之間缺乏合作探討。針對這些問題,我結合自身的小學數學教學實踐,就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方法及策略進行分析與探討。
一、借助多媒體教學,直觀地展示數學內容
教師借助多媒體教學可以將數學中抽象、難懂的知識形象生動地展示給學生,教師運用多媒體展示圖形、數字等方面的內容,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注意力,減少學生數學學習的難度。運用多媒體教學,可以將網絡上大量的學習資源展示給學生,使學生更快的掌握數學知識,通過圖畫、視頻和音頻結合,可以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效果。
例如,在講《平行四邊形和梯形》這節課時,我運用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我運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了一些四邊形,使學生找出這些四邊形中的平行四邊形和梯形,我運用集合圖向學生展示了平行四邊形、長方形和正方形之間的關系。我提出問題:梯形有什么特點?學生觀察梯形圖,總結梯形的特點。運用多媒體教學更加直觀,便于學生觀察平面圖形,使學生產生空間思維。
二、注重課堂提問,增加學生對數學內容的思考
小學數學教師要注重課堂提問,教師根據教學的重點和難點進行提問,使學生掌握這節課的重點知識。教師要通過課堂提問使學生積極地思考知識,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教師的提問要具有層次性,由簡單到復雜,教師提問時要考慮到全體學生,通過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對知識進行梳理,通過提問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例如,在講《小數的意義和性質》這節課時,我提出問題:同學們,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很多小數,你們是否注意了呢?誰能舉出一些生活中小數的例子?小學生進行思考,小學生舉了一些常見的小數:超市中一根碳素筆是2.5元,一塊橡皮是1.5元,小明的身高是1.60米等等。我又提問學生:把長為1米的線段平均分為10份,1份是多少米?用小數表示是()米?把1米的線段平均分為100份,1份是多少米?用小數表示是多少米?如果是8分米呢?如何寫成分數與小數呢?通過課堂提問的方式逐漸使學生了解小數,提高學生對小數的興趣。
三、小組合作探究,提高學生的探究意識
教師要提高小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可以使學生積極地交流自己對數學問題的看法,學生之間互相幫助,共同探討。數學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帶動成績落后的學生,學生之間可以取長補短,共同進步。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可以增加師生之間的互動,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合作能力,學生之間分工協作,交流討論,共同完成學習任務,小組合作探究給了學生表現自我的機會,使學生積極參與課堂中,成為課堂的主人。
例如,在講《小數的加法和減法》這節課時,我把4名學生分為一組進行小組合作探究。這節課使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法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我運用多媒體出示情景:小紅和小麗在書店買書,一本故事書6.45元,一本童話書4.29元,根據這兩個數學信息,你可以提出一些數學問題嗎?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得出:這兩本書一共花了多少錢?故事書比童話書多花了多少錢?我使小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解決自己提出的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學生列算式:6.45+4.29=? ,學生拿出紙和筆算一算,同學之間進行討論交流。我提出問題:列豎式時應該注意什么?為什么小數點要對齊?學生進行交流討論并進行展示。學生列第二個問題的算式:6.45-4.29=? ?并進行豎式計算,學生之間討論計算的結果,并進行思考。學生之間進行討論交流,使學生在交流中掌握小數的加減法知識,能夠了解小數加減法時應注意的事項,有助于增加小學生計算小數加減法的興趣。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教師要運用多種方法增強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效果,教師在教學時借助多媒體進行教學,通過多媒體增長學生的見識,豐富數學教學內容。教師通過課堂提問、小組合作探討的方式使課堂氣氛更加活躍,教師要增加師生之間的互動,使學生在互動的過程中學到更多的數學知識。教師要增加課堂的探究環節,使學生在探究中學習數學,提高學生的數學探究能力。
參考文獻:
[1]孫會軍.核心素養的背景下高效率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J].課程教育研究,2019(46):154.
[2]于奮.試析如何打造小學數學教學的高效課堂[J].學周刊,2019(3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