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艷
摘 要:互動是快速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它能消除陌生感,通過肢體或者對話,相互了解對方。學生進入小學階段對于一切事物飽含著極大的興趣,同時也對陌生的人或事都有一種緊張感,想要接觸又害怕的雙重矛盾心理。為了消除學生的這種矛盾心理,教師可以采用課堂互動的教學形式,提供一個教師了解全班學生的機會,拉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消除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陌生感。課堂互動是教學進行的重要環節,也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方式。小學語文教師要正確認識課堂互動的內容和重要性,結合本文作者自身教學經驗,積極探索開展課堂互動的有效策略,將課堂互動的教學模式應用到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
關鍵詞:課堂互動;小學語文;集中精力;活躍氣氛;強化記憶
小學語文是一門重要的基礎學科,它不僅具有工具性,而且有很強的思想性。小學階段的學習對于學生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階段,教師應該保持學生對于一切事物保持新鮮感的性格優勢,新鮮感能促使學生完成一些本不想完成的任務。課堂互動不需要花費課堂多少時間,這種教學形式在任何時間段都可以靈活使用它,不管是在課前或者快下課的前幾分鐘都可以使用課堂互動的教學形式,只要教師把教科書上的內容巧妙和課堂互動相結合,就能產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一、集中學生精力
學生因為年紀小,身心發展不夠成熟,注意力容易分散。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采用課堂互動的教學形式,適當的互動能帶動課堂氣氛,集中學生的學習精力。互動的目的不是讓學生趁這個機會偷懶或者發神,而是提醒學生及時調整自己的學習狀態,不要沉迷于游戲中,拿出最好的狀態去學習知識。課堂時間是寶貴的,學生漏聽了一會,可能之后教師教授的知識點學生更加聽不懂,進而浪費一節數學課的時間。學生需要利用好課堂時間,課余時間學生學習的效率沒有課堂的效率高,設計合理的教學互動,提高學生在課堂的參與,進而提高課堂效率。
例如,教師在教授《觀潮》這一篇文章的時候,講述的是學生生活中能看見的一種自然現象,文章描述的是人們觀看錢塘湖每年一度的大潮的心情以及大潮整個變化,有些學生沒有親身的體驗,導致這篇文章聽起來會比較枯燥和無聊,容易走神。針對這個情況,教師可以請幾位學生配合教師一起模擬錢塘湖大潮的整個過程,教師口訴過程,學生通過肢體或者聲音來模仿一個小片段,其他學生當作看潮的群眾,教師可以給學生幾分鐘的準備時間。通過有趣的課堂互動,集中學生的精力,讓學生把有限的精力都放在學習上,讓每一位學生都參與課堂,享受語文學科的魅力。
二、活躍課堂氣氛
在傳統教學中教師為主導地位,學生只是負責聽講,整個課堂沒有任何師生之間的互動,導致學生與教師之間除了課堂就沒有任何交際。但新課標對教師的教學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課程強調的教學過程是個師生互動、動態生成的過程,教學本質是“交往、互動”的。教師采用課堂互動能活躍課堂氣氛,打破傳統教學枯燥沉悶的教學氣氛,讓每一位學生都參與到課堂中,畢竟一個好的學習環境需要教師和學生一起努力。教師應該保護每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給每個學生學習知識、發展能力提供良好的氛圍。
例如,教師在教授《題西林壁》這首古詩的時候,它是一首詩中有畫的寫景詩,又是一首哲理詩,哲理蘊含在對廬山景色的描繪之中。古詩因為年代離學生的年代比較久遠,就增加學生理解的難度,再加上古詩中有很多專有名詞,學生聽起來會比較枯燥和無趣,直接導致學生對于語文學科的厭倦。為了防止這種情況的發生,教師可以請幾名學生上臺表演這首古詩的意境,教師負責讀旁白。教師采用課堂互動的教學形式能活躍課堂氣氛,營造一個好的學習環境。
三、強化知識記憶
教師采用課堂互動的教學形式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通過一些有趣的教學形式便于學生理解和記憶知識點。一節語文課的時間是有限的,需要在有限的時間內記憶更多的知識點,不然花大量課余時間且效果也不理想,得不償失。在語文學科有些知識點是學生從未接觸過的,學生學習起來會比較困難,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把一些枯燥的語句變得通俗有趣一點,讓學生感受到語文另一面,激發學生學習語文學科的興趣,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幫助學生強化知識記憶。
例如,教師在教授《鳥的天堂》這一篇文章的時候,本文講的是作者與朋友們在“鳥的天堂”,看了數不清的鳥,離開時心中念念不舍。這篇課文篇幅比較長,知識繁多,學生學習起來會比較困難。為了便于學生理解知識點,教師可以通過提問的形式,幫助學生強化知識記憶,教師拋出問題給學生,鍛煉學生的獨立思考以及自我檢驗對文章的理解程度,發現自己的薄弱部分,及時攻破它。提問也是課堂互動的一種形式,鼓勵學生多勇于展現自己,不要害怕和膽怯,課堂中學生是主體,在學習過程中相互交流與探討,共同完成教學任務,達到完成教學任務。
總而言之,課堂互動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它對促進師生關系和學生之間的關系有很大的幫助。作為一個戰斗在一線的小學語文教師,一定要認識到課堂互動在語文課堂中的重要意義,不斷地進行教學創新,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盧俊霞.淺析小學語文教學中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J].才智,2014(08).
[2]陳敏聰.師生互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