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慶元
摘 要:當下,以理論講授為主的單一型教學模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占據主流。這種教學方法容易使學生喪失學習數學的興趣,從而導致教師不能真正完成教學目標。因此,筆者認為教師應該改變教學策略,采用多樣化教學方式來提升小學數學教學質量。
關鍵詞:多元化;小學數學;分層教學;教學形式;多樣化評價
數學作為一門學生需要學習的基礎學科,具有抽象化的特點,從而導致學生缺乏學習數學的興趣。而教師在教學中如果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本文將結合筆者多年的教學經驗,以小學數學為例,探析多元化教學方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希望助力數學教育事業的發展。
一、合理運用分層教學法
因為不同的身體特性,導致每個學生的學習水平會有所不同。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尊重每位學生的學習個性,采用分層次的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教學。
如,筆者在教學“分數的加法和減法”這一單元內容時,會充分地了解班級里每位學生的學習水平和學習情況,然后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將其分為了三個小組并布置了相應的學習任務:第一組學生的學習能力較差,筆者要求他們能夠熟練的掌握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第二組的學生學習能力一般,筆者要求他們在熟記本單元知識點的基礎上,完成與之相應的課后練習;第三組的學生學習能力較強,筆者要求他們利用分數加、減法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學生根據自己學習能力得到了屬于自己的學習任務,因此都能夠積極主動地學習數學,進而能夠完成自己的學習任務。
總之,在本次教學實踐中,教師根據每位學生的學習水平,采用了分層次教學方法,推動了每位學生數學學習水平的提高。
二、使用新穎的教學形式
很多教師在教學中仍是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從而導致學生學習興趣低、學習積極性不高。因此,筆者認為教師可以在教學中多采用一些新穎的教學形式,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
如,筆者在教學時會利用信息技術對學生展開教學。在教學《圖形的運動》這一課內容時,為了讓學生能夠更積極、形象地了解所學習的內容,筆者會通過信息技術向學生播放關于各種圖形平移、旋轉、軸對稱的運動過程。通過筆者播放的視頻,學生能夠更形象地了解這節課所要學習的內容,輕松地掌握課本內容。在教學《幾何圖形》這一單元內容的時候,筆者會利用信息技術向學生播放一些具有標志性的建筑物圖片,使學生通過欣賞形態各異、豐富多彩的圖片產生學習幾何圖形的興趣,從而幫助學生自然而然地進入到幾何圖形的探究中。再比如,筆者會通過游戲教學法對學生展開教學。在教學《圓柱與圓錐》這一單元內容時,筆者把學生分為了幾個小組,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游戲競賽。游戲競賽的內容是以小組為單位說出日常生活中是圓柱和圓錐的物品,說出最多的小組將會為冠軍。教學活動開始后,學生們爭前恐后地說出了關于自己所知道的是圓柱和圓錐體的物品,課堂氛圍空前高漲。筆者認為,通過這種方式能夠使學生將數學與生活實際進行有效的聯系,幫助學生提升學習數學的興趣。
小學階段是學生整個學習生涯的關鍵時期,而枯燥傳統的紙質教材遠遠不能滿足學生的學習欲望。教師要改變這一現狀,可以先從改變教學形式入手,通過利用信息技術、小游戲等多樣化、新穎的教學形式,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三、引入多樣化評價模式
很多教師在教學中會忽視教學評價,從而沒有發揮教學評價的作用。其實,有效的教學評價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更積極地學習數學。因此,筆者認為,數學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引入多樣化評價模式。
如,筆者會將“獎懲性評價”和“發展性評價”這兩種評價方式融合進教學中。在評價學生的課堂注意力情況、作業完成情況、日常學習態度等方面時,筆者會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獎勵或懲罰,以此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在評價學生的學習成績、試題正確率等方面時,筆者會用發展性評價,以此提高學生學習的動力,引導學生注重學習發展的過程。筆者認為,這兩種評價方式雖然有很大程度的不同,但是卻存在著相互依存的關系,筆者在教學的過程中有效地應用這兩種評價方式,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再比如,筆者會注重評價主體的多樣化。在教學時,筆者會盡量評價學生的課堂表現、回答的問題及所做的試題,以此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其自身的優點和缺點。在每個月月末的時候,筆者會讓學生評價筆者的課堂表現,從而使筆者在學生的評價中發現教學的不足之處并進行改正,進而提高教學效率。總之,教學評價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課堂有效性有重要的作用,教師在教學中應該注重教學評價的作用。
綜上,教育應該隨著社會的發展而發展,數學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思想與教學模式,應該運用多元化教學從各個方面提升學生的數學能力,讓學生能夠更好地提高數學成績,提升其自身的邏輯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1]李殿民. 多元化教學模式在小學數學中的實施[J] .新課程研究(下旬刊),2013(10).
[2]谷景娜. 現代化教育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 .亞太教育,201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