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英
摘 要:高中數學學科是一門典型的理科性學科,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抽象分析能力要求較高。在高中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尤其注重數學知識教學與具體生活實踐相聯系,可以通過模擬生活場景、舉例具體的生活經驗以及注重教學內容與生活實際相聯系上入手,培養其數學學習的興趣,為其以后在科學道路上的發展打下基礎。
關鍵詞:高中數學;生活化;數學教學
隨著新時期的教學改革,現階段中學的教育開始強調素質教育與學生的綜合能力,以往的填鴨式教學已經不能勝任現在的教學要求。素質教育的一個重點就是要培養學生對這門學科的興趣,以及對學科知識的具體應用能力。高中數學作為一門典型的理科學科,教學難度較大,而且知識非常抽象,強調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形象思維能力,在生活中的具體應用較少。但是,高中數學作為理科學科的代表是各個理科學科的基礎,在應用中其實非常廣泛。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這些數學知識與生活實踐上的聯系,對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大有裨益。
一、現階段我國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的主要問題
(一)教學方式落后
這個問題表現在許多方面。首先是以教師為主的課堂教學方式。傳統的教學方式下高中數學課堂主要以教師為主,學生處于一個被動接受的地位,容易造成我們所謂的“填鴨式教育”,不僅無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課堂的效率也很低。其次,教師在教學中主要以課本為主,強調對課本知識的傳授,而忽略了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的聯系。
(二)學生學習方面
高中數學主要要求學生掌握基本的邏輯思考能力以及抽象思維能力,對大多數學生而言較為困難。首先一個問題就是學習方法的問題。高中數學習題考查的都是學生對課本知識的運用能力,要求學生必須了解數學知識點背后的數學思想和解題思路。但是許多學生仍然還延續著以往落后的學習方法,而不知道總結習題中涉及到的數學思路和方法問題,對他們學習高中數學是不利的。
另一個問題就是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問題。傳統的“填鴨式”教育肯定無法提高學生的課堂積極性,而且只有教師在講課,課堂很容易變得枯燥無味。教師可以選出幾節課的時間,讓數學成績優秀的學生上臺教學,這樣就必須要求該學生對課本的知識做到完全理解,在教學中也能拉近學生之間的交流,提高課堂的互動性。
二、將高中數學教育與生活相聯系的策略
(一)注重聯系生活實際,進行數學教學
我們學習數學的主要目的還是要用在生活實踐上,這也是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的一個體現。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避免對教材進行照本宣科,既不利于課堂的教學和學生的接受,也同時無法激起學生對數學學科的興趣。
例如,在講到《排列組合》這節時,由于該知識點在生活中非常常見,因此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生活中的素材進行教學。例如,學校將組織一場大型運動會,需要每個班都出五名學生參加,而且必須有男有女。那么假設該班集體一共有60個學生,30個男生、20個女生,那么如何用排列組合的知識計算一共有多少種可能的情況呢?這就是數學知識在現實生活中的一個很好的應用[1]。
(二)模擬生活場景,進行數學教學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學生對一門學科缺乏學習的興趣,而只是一味地死讀書,他的成績是不可能提高的。高中數學教師要在教學中積極地引入各種生活化的場景,以此拉近數學知識與生活之間的距離,讓學生明白這些知識的具體用處,做到學有所用。
例如,在講到“立體幾何”知識時,要求學生具備很強的空間想象能力。這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前準備一些紙箱或者積木,然后將學生進行分組,每組大致4到5人。每個人分別用積木擺出一些簡單的結構,自己將其用三視圖的形式畫出,再讓小組內的其他成員猜測這個結構。這樣可以鍛煉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同時也能讓他們明白高中數學知識在建筑方面的具體應用[2]。
統計學在生活中的應用是最廣的。例如,在“抽樣調查”這一課中,教師可以安排學生在全校范圍內開始隨機調查,比如,調查高中學生在體育課上的體育活動類型。然后學生分組調查,最后讓他們將結果制作成圖表的形式進行數據分析。還有,在“正態分布”的學習中,教師可以通過舉例生活中的實例來進行教學內容的導入。在上課前,教師可以向學生們提問:假設學校將舉辦一次物理競賽,要求排名前二百的學生都參加,然后分成十個小組進行比賽,那么應該怎么分才能保證最合理和公平呢?這時候學生們就會紛紛開始討論,但是也并沒有找到十分好的方法。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順勢引入這節課的主題——正態分布。在正態分布之中,處于兩邊的值,即最高值和最低值,是最少的,越往中間靠,值越大。這種分別的情況基本適用于所有統計的分布,因此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三)例舉生活實踐,進行知識的引入
無論任何知識,最終都是要落實到實際的應用上,高中數學也不例外。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注意例舉生活中的具體實踐,從而進行知識的引入。
數列知識在生活當中的應用也是十分廣泛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適當穿插一些生活當中的實例,既可以提高學生們的數學學習興趣和數列知識的理解能力,也能提高他們的實際運用能力。例如,教師在教學完等差等比數列之后,可以設置如下的生活場景:假設某一個家庭的父母要為孩子攢錢上大學,總共需要3萬元,從孩子一歲開始攢,一共十八年。銀行的利率為X,那么這對父母至少需要存多少錢?這里就涉及到了數列知識的應用。
三、結束語
在高中數學的教學過程中不僅要做到對學生課堂知識的講解和考試成績的要求,對其數學綜合素質的培養也是至關重要的,而將數學知識與具體生活相聯系就是培養學生數學興趣和能力的有效途徑[4]。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模擬生活場景、例舉生活中的具體實踐等形式培養學生這種必不可少的能力。
參考文獻:
[1]楊江麗.讓數學與生活互動——淺析高中數學生活化教學[C]//vip,2018:160-160.
[2]張娜.淺談高中數學教學生活化實踐策略的研究[J].數理化學習:教育理論版,2017:21.
[3]趙鵬. 讓數學與生活互動——高中數學生活化教學策略分析[J]. 中華少年,2018(20):143-143.
[4]劉振杰. 淺談高中數學生活化教學[J]. 新課程,2017(15):138-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