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家俊
摘 要:數學教師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要注意滲透數學的核心素養,這樣才可以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邏輯思維能力、歸納推理能力等,進而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本文簡單論述了高中數學教學中核心素養的內容,以及在教學中滲透核心素養的意義,重點分析了高中數學教學中核心素養的滲透方法。
關鍵詞:高中數學;核心素養;滲透
引言:在新課標的理念下,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不再適用,高中數學教師必須在教學中側重學生核心素養的養成,才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開發學生的潛力,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數學思維習慣,這不僅有利于學生數學能力的提高,也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
一、高中數學教學中核心素養概述
高中數學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必須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包括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邏輯推理的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等,即不能僅僅教給學生答案,而是讓學生明白題目和公式背后解題思路。養成學生良好的數學核心素養,對于高中數學的學習至關重要,對于學生學習其他的科目也會有所幫助。就需要教師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逐漸的滲透核心素養,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學會推理分析問題,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
二、高中數學教學中核心素養滲透的意義
(一)提升實踐能力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與漁,在數學的教學中,教師不斷的滲透數學核心素養,就相當于將數學學習的方法教給了學生,這樣學生不僅可以解決課本上的問題,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實際情況,也能合理的運用數學思維,推理解決問題,使數學不再僅僅停留在課本上,而是具體落實到現實中,提高了學生的實踐能力。
(二)發現解決問題的規律
相比較與結果與答案,數學素養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公式的推導過程,就相當于掌握了數學學習的規律,在遇到相關題目時,學生也能在頭腦中快速形成解題的思路,然后在解題思路的指導下,慢慢分析推理出題目的結果。而且在這樣的過程中,學生對于規律的認知將會越來越深刻,不斷的拓展自己的思維方法,同時學會將不同的思維互相結合應用,提高了解決問題的能力,不僅對于學生學習數學有很大的幫助,也會幫助學生解決現實中的問題,逐漸養成理性嚴謹的處事態度[1]。
(三)更好地認知客觀世界
數學是人們智慧的結晶,代表著人們對于客觀世界的認知,比如空間形態、數字結構等,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可以提高學生對于客觀世界的認識能力,讓學生能夠透過事件的表象,發現本質的、規律性的東西。這不僅有益于學生的數學學習,對于學生一生的個人成長都是非常重要的。
三、高中數學教學中核心素養的滲透的方法
(一)完善教學模式
在傳統的高中數學教學中,為了應付考試,教師基本使用填鴨式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讓學生不斷的刷題,很多學生并沒有真正理解數學的規律,即使做大量的習題,也只是停留在表象的運算中,依然不能夠準確的把握邏輯推理能力,不僅數學能力得不到有效的提高,還逐漸消磨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讓學生不斷的產生挫敗感,覺得自己不是學習數學的材料,而逐漸放棄數學。但是如果教師可以深入的了解學生思維的規律,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設計合理的教學模式,就可以逐漸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提升學生的興趣,促進學生數學成績的提升。教師的實際的教學中,除了利用傳統的演算推理之外,也可以利用現實中的一些例子,或者教具等,甚至可以讓學生通過身體的動作去深入感受數學。比如在高一必修的空間幾何體的學習中,教師就可以讓學生之間相互配合,共同圍成一個圓,然后再不斷的變換,學生對于空間、距離、點、線、面就會一個更加直觀的感受,雖然通過黑板、教具也可以實現這樣的教學過程,但是經過身體的體驗,學生對于空間的感受會更加的深刻,就像重新認識新事物那樣,會有好奇和求知的意愿[2]。
(二)側重數學思維的培養
教師在教學的設計中,要把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放在首要的位置,主要把握以下幾點:一是在遇到一些較為抽象的問題時,比如高一必修中的集合,教師就要盡量將思路具體化,并且結合現實,逐步的引導學生由具象思維轉變為抽象思維,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有明確的教學目的,并且有節奏地進行教學,在課堂上注意觀察學生的反應,根據學生的思維狀況循序漸進進行教學,對于一些思路較慢的學生,教師要有足夠的耐心,并且反省自己的教學方法,找到問題,不斷改進,以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要盡量放慢講解的速度,即要將簡單的思路聯系實際講解的非常深入,又要將復雜的思維簡單化,并且以學生可以理解的方式進行教學。三是為了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在教授數學公式的時候,教師可以試著用比較藝術化的方法進行教學,比如加入更多的繪圖,而不僅僅是一味的計算,只有將公式的推導過程簡潔明了的呈現給學生,學生才能更好的吸收和消化[3]。
(三)注重解題的過程
解題的過程代表這人們分析推理問題的方式,可以很明顯的傳達出一個人的思維狀態,為了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就要重點關注解題思路的教授,在這個過程中,將推理的方式展現給學生,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推理問題的能力。首先,教師要注意公式推理過程的呈現,因為數學中的公式代表的是數學學習的規律,在教授公式的時候,教師絕對不能只是將結果甩給學生,而要有節奏的帶領學生進行推理,直至得出最終的公式。二是教師要注意觀察學生的解題思路,即使學生將某個題目做錯了,教師也要耐心的詢問學生的思路,然后根據學生的思路進行引導,直至學生明白正確的推理方式[4]。
四、結束語
以上是在高中數學中滲透數學核心素養的基本方法,需要注意的是,核心素養的養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師長期的堅持與努力,有節奏、有目的的對學生進行引導,幫助學生逐漸養成數學的核心素養。另外,在實際的教學中,需要教師大膽的創新,甚至進行藝術化的教學,讓數學教學的課堂活躍起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數學的學習促進學生整體素質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陳麗.關于高中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核心素養的思考[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8,No.1020(5):29.
[2]徐曉敏.在高中數學解題教學中,運用設問滲透數學核心素養[J].祖國,2017(22):221-221.
[3]胡智.基于高中數學核心素養的滲透教學——以“等差數列”為例[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7(9):115-115.
[4]陳宏.解題教學中的設問——滲透數學核心素養[J].新課程(小學),20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