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翠玲
【摘要】群文閱讀是指在一定時間周期內,同時閱讀多篇類似文章,通過分析和思考找出文章的內在關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基于小學語文核心素養教育要求,合理開展群文閱讀教學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小學生語文學習實力。本文基于核心素養視野,對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措施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核心素養;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措施
一、群文閱讀教學意義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時,部分教師沒有主動改變自己的教學理念與教學模式,仍舊秉持傳統的閱讀教學方式,即針對某篇文章開展理論解讀,引導學生對該文章進行學習。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沒有開展科學、有效的拓展,沒有很好地突出學生語文主體,導致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受到限制,無法全部發揮學生的閱讀潛力。
基于具體的教學問題,教師應主動學習、接納群文閱讀教育理念,改變自己傳統的閱讀教學思想。在群文閱讀教學模式構建時,教師首先需要對以往的教學方式進行反思,找出自己的教學不足與短板,不斷彌補學科教學的不足。同時,深入研究小學生閱讀實際學習情況及教材內容,圍繞“教材”與“學生”雙主體設計群文閱讀教學方案,科學、合理地突出學生語文閱讀學習主體性,從而使小學生的閱讀思維想象力得到充分發揮。將課外閱讀資源與教材閱讀文章合理結合,可以形成群文閱讀教育資源庫,教師根據小學生的實際學習變化,及時選擇適當的群文素材資料,設計相關的教學引導計劃,確保學生可以在群文閱讀過程中,找出文章的共性,并對其進行深入思考和分析,挖掘文章的文化內涵與精神主題,以汲取更多的文章信息,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綜合學習實力。
二、教學措施分析
(一)群文閱讀習慣培養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時,為科學合理地提升小學生閱讀量,激發小學生語文閱讀潛能,教師可以嘗試開展群文閱讀。在具體課程閱讀教學引導時,教師應逐漸培養學生形成群文閱讀習慣。為此,教師需要合理引導學生開展課外與課內閱讀結合,基于小學生的閱讀能力,為學生推薦相關的閱讀書錄,依循小學生的閱讀興趣愛好,讓學生對定向的文章開展群文閱讀。在靈活多樣的閱讀學習環境下,逐漸啟蒙小學生的群文閱讀意識,引導學生自發形成群文閱讀習慣。通過對“群文閱讀”模式與傳統“填鴨式”教學方式對比分析可知,“群文閱讀”語文閱讀教學模式對小學語文教學產生了非常大的沖擊。群文閱讀教學模式的構建,遵循新課標教育改革的基本原則,圍繞教材與學生開展合理拓展閱讀,能不斷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為充分發揮語文閱讀教學模式的價值,教師需要主動深入研究該教學理念,深化改進和完善群文閱讀模式,確保該閱讀教學模式發揮其應用價值,推動我國小學語文教學水平的提升。
(二)問題情境的群文閱讀引導
為保證小學生群文閱讀學習的深度,教師需設計合理的閱讀問題情境,以確保小學生基于問題開展閱讀思考,分析多篇文章的內在關系,快速有效地完成教師設定的問題任務,以提高小學生的群文閱讀質量與效率。在開展群文閱讀引導時,教師必須對群文閱讀的對象進行深入分析,以確保多篇文章之間的關聯性,即學生通過群文閱讀可以發現文章的共性,便于學生對閱讀文章進行歸納總結,以深化學生對文章的理解深度,提高學生的群文閱讀質量。
基于群文閱讀與問題情境設計的關聯性,教師需對群文閱讀內容進行深入研究和分析,找出群文閱讀內容的共性,并以此設計問題情境。為貼近小學生閱讀學習的認識能力,教師可以嘗試從文章的“沖突性”“對比性”“遷移性”、戲劇性”等多個領域入手設計問題情境,以激發學生的閱讀思維創新力,在發散思維的引導下,思考解決教師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小學生的個性化群文閱讀,教師選擇群文閱讀內容時,應當杜絕進行“一刀切”的方式,避免弱化學生語文主體、忽視小學生學習差異性的現象。教師應基于學生的興趣愛好與學習能力,進行合理的分層設計,選擇針對性的群文資料,確保群文閱讀素材與學生興趣的相吻合,提高群文閱讀教學的實用性與可行性。例如,某教師開展小學群文閱讀教學引導時,選擇了三篇閱讀比較文章——《七顆鉆石》《農夫與蛇》《漁夫與金魚的故事》。通過對文章進行深入研究分析可知,每一篇文章具有很好的現實啟蒙和教育性,為此,教師圍繞多篇文章的共性,設計了以下三個閱讀問題情境,引導學生進行閱讀對比思考:
問題1:當自己幫助了別人,可別人沒有感恩,而在背后說你的壞話時,你會選擇怎么做?
問題2:假如你是農夫,遇到一條凍僵的蛇時,你會怎么辦?
問題3:如果你在馬路山行走,遇到有人摔倒后,你會主動上前幫助攙扶嗎?
在學生對相關閱讀文章完成閱讀后,教師則快速組織學生針對文章的中心思想進行分析,并分組討論教師設定的問題情境,以提高學生群文閱讀理解的效果與質量。在群文閱讀問題進行設計時,教師需緊密貼近群文的文章共性,同時為確保問題引導的社會教育價值,應當保證問題與實際生活的緊密關聯。通過引發學生的自我感受,觸動學生對某些問題的沖突點,引導學生正確辨知某些事物的對錯,以培養學生高尚的品德與正直的品格。在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工作開展下,教師需要對小學生的情感體驗、道德價值觀、思想感情、是否對錯意識形態等進行合理引導,以充分挖掘出群文閱讀教育模式的全部價值,促進小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
三、結語
基于小學生閱讀的特殊性,教師應主動反思以往教學存在的問題與不足,通過構建群文閱讀教學模式,改變以往的閱讀教學模式,打破應試教育的束縛,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提高學生閱讀學習的質量與效率。
參考文獻:
[1]楊艷.探析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開展群文閱讀模式的策略[J].學周刊,2019(8).
(責任編輯 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