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劍鋒
摘 要: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核心素養可作為學生數學素養的評價標準,可幫助教學樹立正確的教學觀,教育價值非同一般。為了在教學過程中滲透核心素養,進行教學設計時,教師應關注學生需求及思維發展,在課堂上,通過良好的師生互動,培養學生的思維品格,通過教學評價,獲取反饋信息,促進教學改進。
關鍵詞:高中數學;核心素養;教育價值;教學滲透策略
在素質教育背景下,高中數學的教育理念及教學模式逐步發生變化,其教育目標從提升學生學習成績,演變為全面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及綜合素養。在2014年3月,我國教育部印發的《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中,首次提出了學科核心素養的概念,發出了“要加快制定學生核心素養體系,并把核心素養落實到學科教學中,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的指示,為高中數學教學變革提供了指導,促進了核心素養在教學活動中的滲透[1]。
1.高中數學核心素養的教育價值
所謂數學核心素養,就是指在學習數學知識,并應用所學知識去解決學習、生活、工作中的問題,應具備的品格和能力。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應優化教學設計,在代數教學中,提升學生的數學運算能力,在幾何教學中,提升學生的直觀想象能力,并且讓學生借助生活經驗,去思考數學問題,提升其數學抽象、數學建模能力,引導學生通過類比、歸納、演繹等方式,去推導數學理論,提升其邏輯推理能力,通過統計學教學,提升學生的數據分析能力等。
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核心素養具有以下幾點教育價值:①作為學生數學素養的評價標準。數學核心素養,是學生在掌握了基礎數學知識后,應用數學運算、數據分析、數學建模、邏輯推理等能力去探究、解決問題的一種素養,是一種數學態度和思想方法,是數學素質教育的根本目標;②幫助教師樹立正確的教學觀。依據核心素養這一教育目標,教師能夠更好地理解數學的概念,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對數學表征詳細的闡述,促進學生對于數學基礎知識的理解記憶,通過課堂上良好的師生互動,引導學生進行抽象思考與數學建模,形成良好的數學觀,通過情景設置、層層設疑,引導學生自主探究,進行邏輯推理與歸納分析,理清數學知識間的關聯,形成正確的思維方式,構建完整的數學知識框架[2]。
2.高中數學核心素養的教學滲透策略
2.1教學設計階段,關注學生需求及思維發展
數學被劃分為代數、幾何多個模塊,不同的知識點在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中發揮著不同作用,教師應該利用自身對于數學知識透徹的理解,進行教學設計,確立教學目標,以提升學生數學知識水平及運用能力為目的,來展開教學活動。比如說,在進行高中數學一的教學中,涉及到集合與函數概念、基本初等函數、函數的應用等知識,在進行這些課程的教學設計時,應該以培養學生數學運算能力為核心,讓學生多做題,在做題的過程中思考、領悟,在實戰中提升運算能力,同時,通過函數圖像知識的學習,引導學生建立起函數與圖形間的練習,培養學生的數形結合思維,提升學生的數學建模能力,在做題時,引導學生以多種方式去解決同一問題,將問題適當變幻后,尋求新的解題方法,讓學生懂得靈活變通,提升其創新意識。并在此過程中,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尋找相關數學模型,從函數、幾何角度去思考問題,解決問題,提升學生的數學實踐能力。
2.2課堂教學階段,關注學生思維品格培養
在素質教育背景下,教師的角色從教學主導者變成了引導者,學生成為了學習的主人,所以,在課堂上,教師應該通過與學生的良好溝通、互動,將所知知識傳輸給學生,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數學觀及數學思維。為了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及探究欲望,在課堂上,教師可設置層層遞進的學習任務,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所學知識,例如,在學習到“兩角和與差的余弦的推導”這一知識點時,設置向量a=(cos105°,sin105°),b=(cos15°,sin15°),依次設計問題:①計算a·b=∣a∣·∣b∣cosθ,以及a·b=x1x2+y1y2;②比較兩次計算結果,得出相關結論;③你得出的結論適用于任意兩個角嗎?步步引導,讓學生學會自主解決數學問題,在接受挑戰的過程中,享受學習的喜悅,從而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并以此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問題解決思路。
2.3教學評價階段,以信息反饋促進教學改進
教學是一個教師與學生共同成長的過程,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為了促進教學質量提升,推動核心素養在教學中的滲透,教師應該重視教學評價環節,以接收到的反饋信息,來作為教學改進的依據。在實踐過程中,可采取課堂表現評價與課后作業評價兩種方式,教師可通過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與反饋,來發現自身與學生互動及核心素養教學層面的不足,加以改進,可以通過學生的課后作業成果,評估學生的數學學習水平,評估學生在數學解題方面的薄弱之處,在教學設計中,強化相關方面知識、技能的教學,幫助學生補助薄弱環節,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全面提升。
結語:數學是我國應試教育中的主要科目,在高中階段,它的學習內容是比較難的,一些新的數學概念不斷加入,學習維度趨于多樣化,思考層次逐步加深,內容區域抽象化,學起來比較吃力。隨著新課改的推進,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已經無法達成現階段的教學任務,必須進行教學改革,在教學過程中,提升對于學生學科素養培養的重視度,提升學生的數學運算、直觀想象、數學抽象、數學建模、邏輯推理和數據分析能力,讓學生通過在數學學習中擁有適應自身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求的素質[3]。
參考文獻
[1]許澤然,林琪.核心素養視角下高中數學教學模式的構建與應用——以“離散型隨機變量的分布列”單元復習課教學為例[J].中學數學,2019(05):14-16.
[2]任念兵.單元視角下的“拋物線的性質”課時設計——高中數學中觀教學設計研究之三[J].教育研究與評論(中學教育教學),2019(01):49-53.
[3]童永健.“對話”與“講授”并行設計促進高中數學課堂概念理解——以滬教版《反函數的概念》教學設計為例[J].中學數學研究(華南師范大學版),2019(02):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