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為傳統課堂的教學帶來了發展機遇,以信息技術為依托的微課給一直在創新政治教學的教師們創造了一個嶄新的教學平臺,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利用微課的方式詮釋教學理論,能大大提高學生學習道德與法治的興趣,將“單一式”教學變為“綜合性”學習方式,將“教師主導”變為“交互式”學習方式。
關鍵詞:微課教學;教學實效;有效應用
隨著科學技術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網絡的發展也越來越快,中學生也逐漸開始從網絡中學習新的知識,很多先進的教學手段也在不斷地運用到教學中。微課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應用,不僅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幫助學生樹立了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微課程的應用,可以連接實際,將課本上的知識靈活的與生活的實例結合在一起。因此,將微課程應用于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課堂上,有助于提升教學質量,對中學生道德與法治的學習也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道德與法治課擔負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素質培養的重要任務,在教學實踐中利用微課深入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激發學生學習道德與法治的興趣,提高教學的有效性。結合教育教學實踐經驗,淺談微課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的運用。
1.微課教學在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的應用
蘇霍姆林斯基也說過:“教師進行勞動和創造的時間好比一條大河,要靠許多小的溪流來滋養它。教師時常要讀書,平時積累的知識越多,上課越輕松”。微課教學是現代信息技術不斷發展的產物,我國教育技術學專家何克抗教授曾經說過:“改變傳統的教學結構和教學模式,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是目前最有效的途徑。”信息技術進入道德與法治課堂,通過其特有的融合與重構功能,提高了教與學的效率,改善教與學的效果,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微課以微視頻為主要載體,記錄著教師圍繞某一個知識點進行的詳細講解,是在課件及教學設計的基礎上加工而來的。
在課堂教學中,微課對老師教學水平和學生掌握知識情況有著重要的作用。在知識講解之前,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愛好與興趣合理的選擇微課所應用的素材,將其后期處理制作成微視頻,并將之導入到常規的教育教學之中,如此一來,學生的興趣就會提升,學生學習的效率也會增高。例如,在道德與法治的教育教學中,教師可以在導課的過程中播放一些違反道德與法治的社會案件以及法律處罰辦法的視頻,來引起學生的注意,并使學生學到一些相關的道德法治知識,為隨后的課堂教育教學做充分的鋪墊。這些被制作成微課的導課素材不僅激發了學生們的學習興趣,而且還會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在知識講解之后,教師們可以利用微課以習題的形式來鞏固學生學習過的法治道德知識。課程結束后,教師們可以將微課程的課件通過網絡發送給學生,讓學生能夠隨時隨地的學習、鞏固道德法治知識。
2.微課制作促進教師專業素養的發展
教師要虛心地學習信息化教學技術和手段,微課的運用不僅為學生學習創造了便利的條件,培養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也促進了教師的不斷學習和發展,創新教育教學理念和方式。利用視頻、圖片等形式導入課堂,既能有效提升課堂的教學氛圍,又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例如,在部編版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七年級下冊“青春的情緒”一課中,教師利用圖片和視頻導入課堂,學生可以直觀感受到不同的情緒,從而為上好新的一課做準備。又如,七年級道德與法治第三單元《集體生活邀請我》,這一課的重點是培養學生的集體意識,教師可以以女排在2016年奧運會上奪冠的視屏和照片為素材激發學生的集體榮譽感。教師還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做到心中有教材、備課充分、靈活運用,培養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創新性。
微課制作過程,要求要求教師對網絡教學的運作流程和相關教學軟件的操作技巧十分清楚。對于信息化教學知識薄弱、能力低的教師,可以提高他們對信息化的感性認識,幫助他們掌握將信息技術運用于課程教學的基本能力。培養教師運用信息化的研發能力,使他們能不斷開發出更加科學、更加完善的信息化教學能力,從而提升教師教學和研究的水平,促進教師專業素養的提高。
3.微課制作有助于師生間的互學互助
道德與法治課的實施有利于培養當代中學生的高尚品德和法制觀念,但是其中的概念、道理相對中學生來說比較枯燥,如果教師平輔直敘,照本宣科,就會使課堂顯得索然無味。這就需要教師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將課堂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模式生動化、形象化,推進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運用。
微課的制作,重點是為了處理學生的學習上問題,并能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因此要求制作微課的老師有較高的專業教育教學水平。而微視頻的錄制與制作要通過兩個或者幾個老師一起協作完成。例如,講到《師友結伴同行》的時候,師生間要形成互動,區別傳統的與新型的師生關系,充分利用新教材生動形象的插圖,并將知識點進行分解,錄制成小視頻,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通過分組協作,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競爭意識。同時,讓學生思考討論這些日常學習生活中常遇到的問題,共同探討解決問題的方法,幫助學生理解知識,并且主動思考。同時老師之間的交流和討論,也提高了老師的合作積極性以及專業水平。
總之,微課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突破了傳統教學方式,使學生不局限于固定教室、固定時間上課,可以利用網絡進行碎片化學習。將傳統課堂與微課堂相結合,更有助于激發學生的積極性,使傳統課堂“活”起來,提高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參與程度。微課對于教師來說,是對傳統教學方法的創新,促進教師盡快掌握信息化教學手段。微課對于學生來說,是一種充滿好奇、短小精悍、支持手機在線觀看的有趣的擁有海量信息的微型視頻,是一種新型的學習方式,順應時代潮流,定能受到廣大學生的歡迎。
參考文獻
[1]柳琴珠.微課在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成才之路,2018(10):21-22
[2]林潔.微課對道德與法治教與學的輔助作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8(15):151-152
作者簡介:陳芳(1967.7-)性別:女;籍貫:福建福安;學歷:本科;單位:福安市實驗中學;職稱:中學一級政治教師